家喻户晓的《弟子规》近几年已被列为小学生必读经典了,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很值得每一个人从小好好学习。
读《弟子规》,不能不提到它的来源基础,也就是《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内容如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为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即悌,对兄长应有的尊敬态度。入,指在家。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汎,同“泛”,广泛的意思。
这段话可以这么理解,孔子说:“弟子们平日里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要尊重师长。说话要慎重,做事要守信。对人要有广泛的爱心,要经常亲近仁德的人。在此基础上,要抓住一切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可以说,这段话是整部《论语》里孔子对弟子们做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它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做人的“出门七件事”,即“孝、悌(弟)、谨、信、爱、仁、学”。
而这七件事中学习是放在最后边的,前面六件是为人应有的品德修养。可见孔子主张人生在世,应该先做人,再做学问。
先看做人方面,孔子提出的这几件也是层递关系。孝悌为本,再言其它。
“弟子入则孝”是孔子首先提出的一点,他教育弟子在家里要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遵守孝道了,他才具有了做人的根本。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其它方面也就可想而知了。
漫长的封建社会,“孝道文化”一直受人们尊奉,古代就有“孝廉”这一官职,还有许多与“孝”有关的故事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流传了下来。记得小时候在村里看戏,当时不太明白戏的内容,只是经常会听到周围的爷爷奶奶们一个劲地夸戏台上的“孝子”们。
《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他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来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
古人还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孝”在国人的心中早已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虽说“孝”在今天仍是广大老百姓衡量人的基本标准,但几何时,这个标准已经悄悄地被淡化甚至被替代了。遗弃老人,虐待父母,目无长辈的现象层出不穷,亲情的淡漠让人寒心,养老问题也已经让社会惴惴不安了。
被金钱蒙蔽的现代人,被快节奏搅乱的众灵*,“孝”的影子已经渐行渐远。
“出则弟”是对兄长应该有的态度,也可以引申为对师长要尊敬。据说曾子曾经侍坐在老师孔子身旁,当孔子要跟他讲述深刻道理的时候,曾子马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前面恭恭敬敬地聆听老师教诲。这虽说是个小举动,却折射出曾子尊敬老师,非常有礼貌的品质特点。
相比之下,现在的学生在尊敬老师这方面做得怎样,大家心里都不含糊。各地出现的辱骂老师,打老师甚至刺杀老师的恶性事件,让人在感叹唏嘘的同时,不由十分怀念古人的淳朴和世风的纯净。
好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改变也在慢慢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相信孝悌总有一天会重新发扬光大。
“谨而信,汎爱众,而为仁”是从为人处世方面提出的要求,孔子教育弟子们平日里说话要慎重,该说则说,不该说的就要惜墨如金。做事要守信用,“人无信不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信用第一,这是为人之本。对人要有爱心,要经常接近有仁德之心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这样自己也会受到有益的影响。
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何必要想那么多呢?我这叫直爽!”“跟你开玩笑呢,怎么那么较真呢!”
我想直爽应该不是不管不顾,说话坦诚应该和不顾别人感受有所区别。而阴阳怪气,冷嘲热讽也应该和开玩笑不是同一回事。正常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谨慎守信、互敬互爱,有所为有所不为。
另外,为人要有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一个社会走向文明,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象征。令人高兴的是如今这样的人和事不断涌现,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越来越好。
一个有仁德之心的人,是我们应该靠近并学习的榜样。择友而交也是一个人靠近仁德,提高修养的重要条件。利益之交靠不住,品德高尚的人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结交的朋友。
“行有余力,则学文。”知识可以让人增加智慧,孔子教育弟子们一定要学习文化知识,但前提是学会做人。
孔子的主张对我们现代人很有启发,我们总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学习不仅仅指文化知识,拥有“孝、悌、谨、信、爱、仁”等为人的本分,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很有必要的学习内容。
没有好的个人品质,不会做人,学富五车又有何用?品行恶劣,思想堕落的人,学识只能是助纣为虐的帮凶。德行和才华比起来,前者永远排在首位。成为高学历的罪犯,不如做个目不识丁的好人!
孔子的话,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并认真对照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多一点思考,少一些迷茫,在先贤的智慧烛照中,提升自我修养,维护生活的和谐美好。
这两天有事耽误了,感觉再拿起来就有些生疏了,真是不可一日不读经典啊,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