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毕业倒计时17天看看复旦21位学霸们的
TUhjnbcbe - 2023/4/27 19:35:00

都说论文是写给别人看的,致谢是留给自己的。相比严谨的正文,论文致谢部分也成了很多同学表达谢意、展现情感的部分。

有人说,论文虽然还没有完成,但是“致谢部分”早就想好了。这次我们征集了论文致谢,一起来看看这些复旦人的致谢里都有谁吧!

1、经济学院级硕士研究生马雪巍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王健老师。他长时间悉心指导,不断鼓励我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在毕业论文开题后不久,他便检查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在确诊后的三四个月里,他一直在做化疗,身体状态也每况愈下。

即便在此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帮助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指导工作。那段时间,他已经不能正常上班,只能在家休息。为不耽误学生的论文进度,老师主动把学生叫到家里去辅导论文,而且一直很耐心,还不断鼓励我们要认真对待论文撰写工作。

上海的冬天特别寒冷,在老师身体最差的时候,在家里都要带手套取暖。在此情况下,他仍然拖着虚弱的身体在修改我的论文,连论文中的脚注都看得非常仔细。我深深地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在心里暗暗下决心,我要认真完成论文,不让老师为我烦心。

2、经济学院级博士研究生叶慧超

在整个博士论文上下求索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感谢我的导师唐朱昌教授,尽管已经退休,却对我的论文要求非常严苛但又不失慈父般的关怀。

忘不了一次次在其办公室和家里探讨论文的场景,一次次地斥责和关心彼此交融,阴阳调和,形成了我完成博士学业的强大动力。

另外感谢论文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沈国兵老师、罗长远老师、丁纯老师、陈建安老师、孙立坚老师、樊海潮老师以及朱宏飞老师,他们的指点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3、高等教育研究所级博士研究生*天慧

首先深深感谢我的导师牛新春研究员,您是我的人生榜样,您身上肩负的学术使命感和责任感深深感染了我,您对学术的专注和执着深深打动并影响着我。每次回想起来,我都会被您的那句“这件事情很重要,没有项目经费支持我也愿意自己掏钱做”所感动。

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地为我们示范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的高尚风范,让我懂得了:做人要有理性的善良;做事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做学问要严谨求实。

感谢您投入那么多的精力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您的专业外语课和教育统计课是我在复旦最有收获的专业课程。从您的课上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做规范的研究,如何开展数据分析这些课程相关知识技能,还学会了很多课程内容之外的实用技巧:如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汇报等。正是上完您的统计课和专业外语课后,才激发了我做学术的热情,以及出国进修学习的想法。同时您对教学的认真负责,激励我以后也要做一名负责任的老师。

感谢您手把手带我做项目研究,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您让我们投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使得我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当项目结束时,我能由衷的体会到自己在数据分析、口头汇报、文字写作规范方面的提升。

感谢您对我博士论文的认真指导。从博士生资格考、开题到最终博士论文完成,您一直源源不断地为我提供帮助和支持。在我没有方向,陷入迷茫的时候,很多个夜晚,您都在线上和我深入地讨论各种可能的方向。当您看到和我论文相关的文章,或者您有新的想法时,总是第一时间就及时与我讨论。

在officehour时,您总是不厌其烦地帮我理清思路,整理逻辑。是您给了我心理安全感,让我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平等地和您讨论学术问题,敢于和您对话。在论文开展的过程中,您不断鼓励我的想法,支持我前行,给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感谢您在我处于人生低谷时,一直没有放弃我,以最温和、最慈爱的方式把我拉出泥潭。在您身边的几年,不仅仅是我学术快速成长的时期,更是人格不断健全和发展的时期。每一次跟您的深入交流都能够引起内心最深切的自我反思和审视。是您让我明白了凡事不要总盯着结果,只要做好过程中该做的事,一步步踏踏实实,结果往往不会差甚至出于意料。

您高瞻远瞩的预见与用心良苦的教诲,教会了我遵从内心的感受,不受外界的干扰,努力做到从容、淡定与平和,从而让自己更加笃定、专注。

4、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级博士研究生吴还梅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卢洪洲教授!

卢老师作为一名医者,悬壶济世,厚德仁心;作为一位导师,他对学生总是和蔼可亲,谆谆教导,竭力培养。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虽然我已有HIV相关研究的实验室经验,但对于临床实践却知之甚少。

是卢老师给了我在临床一线学习的机会,让我真切地了解了抗HIV感染的治疗和应对措施,接触和理解了患者这一弱势群体,感受到当今社会对HIV感染者仍有或多或少的看法,更加坚定了我继续留在该领域奋斗的决心。

卢老师在指导和敦促我们课题研究的同时,总是鼓励我们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和资源,让我们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而他则呕心沥血奔走于世界各地,以身作责为全球抗HIV感染工作不断付出点点滴滴:一带一路项目的洽谈、贫困山区的医疗帮扶、国家指南和共识的拟写、公共卫生预防知识的宣教等等。

卢老师的这种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和为了广大患者的健康任劳任怨的坚毅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让我们积极奋进,乐于奉献。感谢卢老师为我做了很好的榜样,让我努力成为有更强自我激励的人。

5、公共卫生学院级硕士研究生李小强

撷芳枫林处,戴月东安口。

茫茫学海渡,惶惶浮桴游。

万年非以恃,须臾应勤修。

春水只流去,不待少年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耳边还回想着刚刚入学时恩师的谆谆教导,回过神已经在写论文的致谢。在复旦的三年求学时光就这样匆匆而过,除了即将毕业的欣喜,心头更多的还是对良师益友的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的就是导师徐望红教授。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尚未入学已听言不少有关徐老师的美闻,入组之后更是切身体会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受。

在学习上,3年里徐老师对我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无论是流行病学理论上的困惑,是实践中的技巧,亦或是学习方向上的迷惘,徐老师都对我有很大帮助。

在工作上,徐老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我在核实问卷中的每一处错漏、管理样品时的每一处细节、撰写论文时的每一处用词,都会有徐老师站在我身后为我的工作质量把关。

当然,除了严谨,我从徐老师那里学到的还有技巧。如何优化工作流程,如何在高效工作学习的同时劳逸结合,如何以工作人员的心态参与和其他机构的合作,这些都是以后工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感谢徐老师带着我一一跨过许多可能为我带来挫折的陷阱。

在生活上,徐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正是有这样的导师存在,才有了课题组内严肃学术活泼生活的氛围,才有了同门间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良好环境。衷心感谢您对我的悉心培养,感谢您面对给您带来诸多烦恼的我时选择了努力提携,而非放弃。同样感谢诸老师在美国对我的照顾和帮助。

同时也感谢孙老师在管理样品和问卷时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李泽锋在生物信息学技术上对我的帮助。

其后,我要感谢卫国荣老师在实验室和诸多事务上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您在处理和管理样品方面对我的帮助,也感谢您在财务报销方面对我的帮助,同样感谢您在其他方面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和您共处是很愉快的经历。

我要感谢刘晓娜师姐和闵行区疾控及新虹、梅陇、虹桥、颛桥社区的各位老师们在本项目上的努力。正是因为你们的认真负责和不计回报,我才能收集到优质的问卷和样品。

6、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张峥

在这里,想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陈明明教授,深厚的学养,严格的教学,宽厚的人格,给予了我一种言传身教的力量。

他在课堂上的点拨,擦亮了我写作论文的火花;他对学术研究的一丝不苟,引导和鼓励我一步步去完成自己的拙作。也暗暗告诉自己,要继续好好读书,好好用功,不负老师的教导和期望。

上课的日子过得很快,老师们的课堂令我难忘。记得每一位老师的讲课场景,说得出每一门课上的小小细节,感谢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谆谆教导,带给我那么多的感动、愉悦和沉思。

想感谢桑玉成老师,他的一问间接催生了我的论文主题,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毫无保留地给予我面对面的指点;想感谢扶松茂老师,在开学之初给我的勉励,让我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想感谢曾庆捷老师,校外的第一顿饭是他请我的,让我感受到了朋友般的亲和;想感谢潘伟杰老师,让我看到了一位复旦人的坚守和长情,在宽严相济中带着我领略法的精神;怀念钟杨老师,即使再忙,也会很快回复我的邮件,分享他对生死的理解,让我知道“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

能遇到这么多好老师,是一件幸事,带给了我莫大的幸福感。

校园生活无比美好。这份美好离不开MPA中心老师们的付出。

见到顾丽梅老师的机会不多,通常属于惊鸿一瞥,但她总是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不遗余力帮助我们解决学业和在校生活上的问题。熊易寒老师是被学术耽误的段子手,为我们的课堂和各项活动增光添彩。张平老师就像我们身边的同学,兼具“学霸”和“萌”属性。张洪彩老师充满了活力,总是事无巨细地将我们需要的信息传递过来,陪伴着我们的校园时光。谢余凤老师总是笑容满面,帮助我们协调住宿落脚事宜,免去了我们很多的舟车劳顿,也让像我这样心心念念校园的同学,再次过上了有趣的住校生活。史小葳老师、王美丽老师都是问不倒,总会耐心而快速地回答我的各种琐碎问题,让我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安下心来。

7、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级博士研究生王鹏翔

所谓致谢,无非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与表达。它让我们记住来时的路,记住生命中关于奋斗、关于情感的重要瞬间。

论文写到现在用时两年零三个月,时间不是很长,但每一天都很充实而精彩。这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学会了淡定、从容,学会了在孤独中、在台灯下与文字交流的那一种单纯而又美好的欢愉。正如导师告诉我的那样,博士论文不仅仅是学业学术的考察,更是一次性格的磨砺甚至是人生的升华。

要感谢我的博士导师郭苏建教授。郭老师是我适应博士学习的领航人,他会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告诉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会用自身丰厚的学识和国际化的学术视野来教会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逻辑以及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学者。

要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刘建*教授。刘老师是我进入复旦的领路人,也是我的人生导师。是他告诉我:复旦有丰厚的学术资源和人文资源,你要用在复旦的有限时间,充分地汲取这所学校的人文养分,然后内化为自己的品格。是他愿意身体力行地教会我如何在人文社科领域做学术研究,让我懂得了*治学人的家国情怀。也是他让我坚定了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在行走中感知中国、体味人生的信念。

8、经济学院级硕士研究生马雪巍

在这里,我也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法国一年的生活,使得我们之间建立了浓浓的同学情和兄妹情。在学习中,尤其是论文写作阶段,会经常遇到各种难题,或者是心理上的煎熬。

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一次又一次为我出谋划策,才有今日的成果。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扶持,是我在复旦收获的一份难能可贵的人生财富。

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在复旦结识的各个院系的朋友们。是他们,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是这么大,还有那么多的领域是我所不了解的。他们带给我很多新鲜的知识,也带我认识了这个多姿多彩又神秘的世界。

他们,还带我走进他们的朋友圈,带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在复旦的日子,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让我对“读书、实践、交友”又加深了理解。复旦的生活,能够给予每一位复旦人机会,去深深感悟,何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9、经济学院级博士研究生叶慧超

还要感谢我的师兄师姐,其中吴青峰师兄、霍明师兄、杨希燕师姐和丁骋骋师兄一直以来都关心我的论文进展,尤其在第一次盲审大修后给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让我渡过此劫。

10、公共卫生学院级硕士研究生李小强

我还要感谢一起学习、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感谢方圆师姐带着我一起学习SAS,感谢梦鸽在工作学习中给我的帮助,感谢国宝、王蕾和维妙以及其他师弟师妹,谢谢你们。

11、医学院级硕士研究生鞠惠惠

感谢我的师姐马瑞华小马姐呀!记得三年前刚面试完,导师说:“我有个学生和你感觉有点像,不知道你认不认识。”这一定是特别的缘分了~而那时候只是刚刚认识,后来和马师姐变成了师姐妹、室友和好朋友。同样的本科学校和专业,同样的研究生专业和导师,未医院和科室。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这11年我和师姐一定是进了同样的副本,师姐在前面打怪,而我在后面收经验…

12、经济学院级硕士研究生马雪巍

在这里,我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家,永远是我前行路上的能量来源地。最脆弱的一面永远都只是展现在了家人的面前,也是家人带我一次又一次走出脆弱。

在这里,我要真诚的感谢在我的前行路上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每一位家人、老师、朋友,或是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好。我,感恩这一切。

最后,再次感谢复旦大学,感谢经济学院。感谢在我的人生中,能够有这样一段时光与复旦结缘,并值得用一生去品味这里的人和事。

13、经济学院级博士研究生叶慧超

此外要感谢我的父母,很惭愧没有按时毕业,让他们早点解脱经济上的压力。他们的陪伴就像催化剂,让我的学术之焰燃烧地更加充分。

14、经济学院级硕士研究生马雪巍

转瞬间,毕业季已悄然来临。还记得年9月份踏进复旦校园,欣喜于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复旦人。我是复旦大学与法国昂热高等商学院合作项目的一名学生,很感谢复旦大学和经济学院给予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在研究生期间去欧洲学习一年。

在国外一年的生活,让我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也增长了见识,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生活。仔细一算,在复旦生活的时光尚不足一年。时间虽短,但我受益颇深。

15、经济学院级博士研究生叶慧超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匆匆五年如过眼云烟。曾经无数次想象过盲审通过后的情景,却依旧无法在看到结果的瞬间平抑内心的激动、亢奋和苦楚。

十一年前,我还是个懵懂小伙,踏上了高等教育的征程;十一年后,即将博士毕业于全国顶尖高等学府,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十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头顶的白发已经依稀可见(发际线还算较低),身体也不像以前那么矫健,性格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成熟许多......但不变的是对世界和生活的好奇以及对工作和学习的不断追求。

十年来我横跨三大专业,修读了尽可能多的学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积极参加了各种校际活动,在学术水平和综合素养方面尽力维持理想的平衡;十年来也走过不少地方,横跨三大洲,去美国做过志愿者社工,在英国留学两年并周游过欧洲大陆。这一切的一切,不仅仅为了当时的满足,而是为了更加丰富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有人说,很多事情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比如曾经的我登上珠峰大本营,周游欧洲10国,去冰岛看极光等等,但都比不上这五年来的积淀在我身上打下的深深烙印。

由于是跨专业读博,一开始低估了专业技能差距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障碍,恰逢翟天临事件,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生活中焦虑和压抑之中,最终失去了打磨学术论文和在业界实习的平衡。

蓦然回首,如今的我在金融中心上海靠自己的本领和运气找到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博士论文也终于破茧而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否极泰来”的内涵。

16、高等教育研究所级博士研究生*天慧

经历了四年的探索和追寻,博士论文终于完成。在博士求学的四年中,既经历过大海捞针似的无望、没有方向时的焦虑与彷徨(依稀记得坐在图书馆,眼泪止不住地流,把对面几位同学吓得不敢直视的场景),也经历过冥思苦想后发现新idea时的欣喜与幸福。

在这四年中,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提升,还收获了受益终身的经验和智慧。在这场旅行暂时告一段落之时,回顾在复旦的博士生涯,内心充满了满满的感激。

17、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张峥

来到复旦,成为复旦学子,像是一个梦。圆梦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要感谢自己的努力和不放弃,始终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工作与生活的间隙中,挑灯夜战,负笈前行,跌倒了,又重新起身,这才有了和复旦的这段缘分。

重回校园,学习于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每一个学期都令人期待,每一门课程都让我兴致盎然。每一位老师都像一位领路人,传道受业解惑,带领我们走进不同的领域,领略不同的风光。

在复旦,有缘结识了很多优秀且志趣相投的朋友。课堂内外的交流让我无比放松、心旷神怡,同学之谊业已深入心底,这同样是我在学业之外的一大收获。即便日子过去,也一定会让我常常惦念、终生不忘。

校园生活虽将告一段落,但复旦赋予我的印记已然留下。不管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矢志追求,还是“自由而无用”的淡定从容,都会成为我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指引,在不断前行中点滴呈现。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感恩复旦岁月,梦想还会继续!

18、管理学院级硕士研究生邓皓天

人生,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开始和结束中不断地循环往复。不变的是开始和结束,而改变的是在开始和结束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我们。

踏花归去马蹄香。在复旦的日子里,无论快乐或是忧伤,无论平淡还是惊奇,陪伴我走过这一切的人,都是我最感激的人。他们是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和挚友们。

19、经济学院级博士研究生叶慧超

毕业赋

昔日坎坷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国权泛海育经心,武东北苑渡韶华。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乘风破浪会有时,博学盛开笃志花。

20、文献信息中心级硕士研究生张艳然

祖父祖母之關懷,無微不至,令吾感激涕零,求學在滬,未可常伴其左右,實乃憾事。二老身強體健,免余後顧之憂,使吾方可專心著文。祖父雖年躋耄耋,仍筆耕不輟,常屬韻文,當此之年,猶如是者,尠矣。祖父好學之志,為吾之榜樣也。

祖父曾曰:“遊子如船,家若港灣,船疲可至港灣停歇,歇后復行,莫患風雨兼程”。我有高堂念遊子,遊子豈患風雨聲?吾父之寵,無以言表,舐犢之情,萬分慨念,養育之恩,謝無疆焉。雖雙鬢漸白,然大愛不曾稍減。慈父亦吾之摯友,喜怒哀樂無所瞞,皆與之分。他日倘得寸進,亦受父親之賜也。

論文今日之成,與古籍保護研究院諸師密不可分。

楊光輝館長殫精竭慮培育古籍修復後人,盡其所能充實吾輩之學識,聘請名師授課。趙嘉福先生、倪建明先生、沈津先生均年逾古稀,尚孜孜不倦,不遺餘力傳道、受業、解惑,窮其畢生所學,毫無保留,悉數傳授,吾受益匪。

趙師傳拓金石,使吾“知白守黑”;倪師雕刻“梨棗”,使吾領略版畫之美;沈師自比“蠹魚”,使吾探究版本之秘。

2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级硕士研究生汪登

承日月之光华兮,谓其名曰复旦。

历四载于江城兮,惟丙申吾以至观光华之巍峨兮,览燕园之隽秀,饮北苑之琼露兮,食旦苑之珍馐朝闻道于玉宇兮,夕抚琴于雅舍从师长之踵武兮,故继之以夜日叹九州之浩荡兮,悲余之鲜周游昔二载之笃学兮,勿康娱以偷乐。

初遑遑余郁邑兮,哀理弱而心拙众竞进以求索兮,法前圣之所厚忽日月之不止兮,恐暮年而不立路迢迢亦渺渺兮,又何处吾将安既朕车已难复兮,及年少其未央。

蒙恩师之厚德兮,传余道以解惑受严父之训诲兮,自幼时而修能感慈母之婵媛兮,顾衣食之翼翼惜胜友之缱绻兮,同矩矱而好修修吾服而远逝兮,焉莫怀乎故宇。

乘良驹以驰骋兮,终嘉名与其身约五岁以为期兮,携天地以为正。俟时至而俱反兮,酌杯酒以清谈夫临别以赋言兮,别诸君于此时。

论文致谢,致谢所遇之人,致谢助己之人。欢迎在留言区说出你的致谢,感谢那些帮助过、鼓励过你的人,最后祝愿大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毕业快乐!

来源:复旦研究生编辑:叶丹

1
查看完整版本: 毕业倒计时17天看看复旦21位学霸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