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即人文教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功不可没。何为“人文”?“人文即为人性的修养与人格的修炼,建构以人为主体的文化。”[1]“人文精神存在于人文学科之中,表现为‘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以及当代人文精神。’”[2]最近的一篇报道让人触目惊心:“北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患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3]高校出现这样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尽管高校中设置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但现实存在的问题却是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越来越多。显然,单凭这种外在的机构是无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当代大学教育中,过度强调了功利性的学习,多数学生把精力投注在各种考试上面,甚至一入学,有的学生就会问:老师,如何扩大交际圈子?哪些课的老师给分高?如何不挂科等等目的性极强的问题。他们把大学当成了为未来找工作的工厂,把老师、同学、课程视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忽视了大学最为重要的本质性内涵。心怀此种想法的学生,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的终日惶惶,在寻找,在猎获,殊不知,宝贵的时光就此匆匆流逝,将近毕业时才发现自己一无所获,更加无力面对茫然的未来,因此心理失衡,出现种种问题。“如果这时候没有人文情怀的浸润,没有历史文化的引导,内心荒芜的大学生们何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今的专业知识教育缺乏内涵,一味地充实专业技能,罔顾伦理道德,如果一种教育不能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效果,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5]。可见,人文教育的缺失是高校教育最大的问题,“关于现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中,折射出一个严峻的事实,我国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较为局限,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5]而同样让人担忧的状况是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的处境,大学语文“在更为高端的大学教育里却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无一席之地。”
[5]“这门课程,有些学校在新开,有些学校在削弱,有些学校已经停开,有把必修改选修的,也有把整个的课时量在压缩的,这些情况也不是太个别。”[6]把这种种现象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大学的课程设置尚存在着某些偏颇之处。本文以张铭远、傅爱兰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以其中编选的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为分析对象,谈谈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及教育意义。在讲授这篇文章时,笔者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提前布置了如下作业:请梳理出作者在文中思考了哪些问题?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本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本文对你的启迪有哪些?同时要求学生预习时细读文章,自己提炼问题,并进行思考,以供课堂上讨论。根据上课过程中师生交流情况,笔者将文章的人文性及教育意义概括为以下内容:一、明了生死——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生死问题,人生的终极问题,离我们很远也很近。“从终极关怀的角度来理解。袁进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生存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