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闭门期间,喝喝小酒想起了以前的一篇短文人
TUhjnbcbe - 2023/4/12 21:09:00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

文建华

一生不喝二两的人,很少。嗜酒到极致,就成了酒仙,酒*。腹中没点文化和酒量,成不了酒仙;人生没点波折,脑壳没得“包”,也成不了酒*。但成为平凡的普通的饮酒人,还是容易的,也是正常的。

酒,这东西,说起来故事就多了,再喝几口,脑壳热起来,那故事就更精彩了。我年轻时,能喝,因为那年月小家穷,国家也穷,除了水,也没啥饮料可喝,酒就是老少爷们儿日常能够奢望的饮料。富人品好酒,穷人和土酒。

今生都不会忘记的就是,同几个老家要好的“发小”,跑到村头的小卖部,称二三两炒花生,就在老板的破旧桌子上用手一拍,就是下酒菜。买一瓶两三块钱的瓶装酒,就干起来了。不用酒杯和酒碗,端着瓶子轮着喝,边喝酒,边在花生壳里面刨花生米。那份情谊,日久弥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酒香就成了淡淡的乡愁。

长大后,发现自己还勉强喝得酒,而且总是听到说某某因为会喝酒,就喝出了自己的事业,喝出了自己的职位,心里特羡慕,想老子也喝得酒,也巴望自己哪天也能因喝酒出众,搞出一番大事业来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并光宗耀祖。遇到几次喝酒厉害的人后,才死了这条心,因为人家那酒量才叫酒量,人家那嘴皮子说话才叫说话,我等凡人三五两不醉,算个屁。连小巫见大巫都说不上。

为了应酬,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还专门买了一本关于祝酒辞的书来看,心想喝酒不行,“扯酒”厉害,也可算饭局上的“一绝”,能令人刮目相看。在那本书里,我才知道了酒这个东西不简单,远比模样差不多的水厉害了。“酒能成事,也能败事”的神奇;“在酒杯里淹死的人肯定比海水里淹死的还多”狂野;“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氛围;“词如倒倾山下水,笔陈独扫千家*”豪迈;“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的情怀;“杯酒释兵权”的悲壮……酒的神奇和力量简直难以表述。

越是经历人生,对酒的了解越是深入。酒的故事本身就精彩,在岁月长河里荡来荡去就荡出了酒文化来。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和文学结合起来,只要和文人沾上边,想不精彩都不行。知道了一些酒文化,了解到一些酒的神奇,但我终归没有没能成为酒仙,也未成为酒*,仅仅就是在生活的惬意时,人生的低谷处,小酌而已。不为解忧,也不为壮胆。酒壮怂人胆,咱也不怂,无需酒来壮。

饮酒的时候多,但真正去认识酒的产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为一部乡愁的书写文章,到乡镇采访。乡愁多的是,最后我居然写到了一个老酒厂的故事。这时我才真正了解到酒的魅力和酒的故事。那个老酒厂在乡下。去厂子的沿途,道路两边隔一段距离就是几个大酒坛,看着上面那个大大的“酒”字,脑壳都觉得已经醉醺醺的了。

现在做酒都做得高雅了,在做酒的时候,把酒文化也同时做得精致。可以说酒厂是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落实得最彻底的。喝酒是文化,做酒也是文化。这个老酒厂的土法工艺造酒技艺,已经列为了市县非遗保护项目名录。酒好不怕巷子深,也在与时俱进。

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无论有没有意识到,在喝酒时,我们都与文化搭上关系了。

喝酒可以粗鲁狂野大口的喝,酿酒是一定精致细腻的做。酒文化本是一种雅文化。但一群赤膊的汉子,在蒸煮酒的作坊,豪爽地就完成了这种雅文化最原始且粗狂创作,随着热气腾腾的酒沼气弥漫在人世间。

进入酿酒的酒坊,伴着扑鼻而来的酒香味,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酿酒的天地。看着那些酿酒用的器具和高粱就矗立在眼前,真的就与酿酒零距离接触了。喝过酒的人多,知道酒是怎么来的不一定多,亲眼看到酒的诞生的绝对不多。到了这里,就能亲自看到从粮食到酒的嬗变全过程。喝酒有趣味,看酒诞生有意义。

酿酒的高手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的故事就像良酿酒的技艺一样曲折悠长。老版拿出一张图纸,上面用图示和箭头标注着“高粱、浸泡、初蒸、蒸煮、复蒸、糖化、发酵、蒸馏、储存、勾调、灌装、成品”的先后顺序。从地里的一粒粒高粱到最后餐桌上酒瓶里晶莹剔透的玉液琼浆,每一道工序都是必不可少且要精益求精的。出了一点差错,就会影响酒的产量和品质。

古法酿酒工艺大致是这样的:优选好酿酒的原料高粱,经过浸泡,初蒸、复蒸、糖化等程序做成酒胚子。做酒胚子很关键:将粉碎的优质高粱米粉,撒酒曲子,加水均匀拌合。在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后才能制作成酒胚子。酒胚子的质量,决定着酒的数量和质量。

酒胚子做好后,先在酿酒窖里发酵酒胚子。做酒胚子需要“营养泥”密封酿酒窖。不同档次品质的酒,使用不同的“营养泥”。营养泥下方藏着酒胚子。密封好之后,酿酒窖就进入了时间不等的发酵期——夏冬季节因温度差异而时间有长短不定。

发酵周期结束,酿酒师傅就会掀开营养泥,将发酵了一定时间的酒胚子装车。运到蒸锅附近。酿酒师傅守在蒸锅旁边,将运送过来的酒胚子装进蒸锅。一锅装满,盖上锅盖,再搬来一种叫“炮筒子”的管道,其实就是一个热传导装置——将锅炉房烧出来的热气通过“炮筒子”传导给蒸锅。蒸酒胚子,是自上而下的热气传导过程。

在蒸煮的过程中,接酒室的工人已经准备好了接酒罐子。酒胚子被蒸了一会儿,蒸馏出来的原浆酒顺着管道进入酒罐子,慢慢地就慢慢地装满一罐原浆酒。原浆酒按不同的度数调制后,还要逐一送到酒库。

文字描述是轻松的,实际操作要辛劳得多,复杂得多。每一道工序都需要酿酒工人亲手操作,尤其是拌合、装甑、摊晾……等等都是体力活,酿酒师傅们往往穿着背心短裤,更多的是赤膊上阵,挥汗如雨。正是师傅们不停地忙活着完成了一道道工序,才生产出来了一滴滴的玉液琼浆。

酒在酒坊里酿出来了,但这还不是我们饭桌上喝到的酒。这只是原浆酒,当然能够喝,但味道不一定好。原浆酒还得存库,也就是养酒。行业有话说,最好的酒不是酿出来的,是养出来的。

存放原浆酒的地方就是酒库了,酒库里面一般有木制、竹编和藤编的装酒器具。这些器具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名称,被称为“酒海”,而其他的器具只能叫酒坛子、酒罐子之类。调好度数的酒被装在木制酒海里进入“养酒”周期,时间长短不一。酒的品质如何,“养酒”的“酒海”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酒海”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酒海的历史是否悠久等。

“养酒”术来自古人的发明,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在地道的古法酿酒的酿酒厂或作坊依然在使用。

现代酒厂还使用塑料装、缸装、坛装。一般酒厂里最为常见的装酒器具就是不锈钢大罐子,这是一种临时存酒装置,其外形虽然庞大,但跟“养酒”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市面上销售的瓶装白酒在出厂前有的就储藏在类似的器具里。

还有就是把酒储存在天然的或者人造的山洞里面,然后提供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照,让装在酒罐里的白酒,悄无声息地养天地之精华,吸人间之灵气。随着时光流淌,酒的香味更浓和口味更纯。进入窖酒的山洞,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排排储存美酒的罐子。储酒的陶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都排列整齐,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伍。所有的酒罐子上面,用大红布包裹封口,在微弱的灯光照耀下,意境深远。看着这情景,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就涌起了:

九九女儿红

埋藏了十八个冬

酿一个十八年的梦

洒向那南北西东

永远醉在我心中……

酒,饱含了迁客骚人的含蓄温婉,英雄侠士的壮志豪情。只要说到酒,不同的人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恰逢一知己的话,那就千杯少了。酒,可以找对的人共饮,也可一个人独酌。清风阵阵,月光皎皎,无论是金樽清酒、兰陵美酒还是淡水薄酒,都能喝出自己的味道,自己的情感来。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酒里,有太白的抽刀断水、举杯消愁,有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杜工部的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还有说不完的文人情、侠客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喝的酒价格不贵,但酒的质量很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闭门期间,喝喝小酒想起了以前的一篇短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