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笔记题目是上古中医的世界观,核心是道生一,一生二(阴阳),二生三(精气神),三生万物(精气神化形而成万物),万物按照所化形之气质,分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描述了不同气质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今天突发奇想,我们常说三观(“三观正”、“三观不正”、“毁三观”),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古中医有这个世界观,那么上古中医除世界观之外的其他两观是什么样的?上古中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啥?
先温习一下三观的定义哈(百度了一下):
世界观: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那么上古中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呢?
寻寻觅觅,我从“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药王”孙思邈(公元年—年)出生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活着经历了南北朝的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
“人命贵于千金”是药王的理念,所以他流传千古的两本医学著作起名为《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大医精诚》就在药王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原文全文我放在附图的图2-5了,翻译成白话文后我放在附图的6-9。值得通读。
我摘一些片段如下:
所以学医的人一定要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说已经明白了医学原理。如果那样,就大大地害了自己呀!
凡是品德医术俱优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表现出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
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和摆架子的想法,像这样才能称作百姓的好医生。与此相反的话,就是人民的大害……
还是强烈建议有兴趣的伙伴们看一下笔记附图5-8,看一下原文的全篇译文。
孙真人去世已经年了。
学习中医以后,我有种强烈的感觉:唐以前的中国人类已经在上古到唐的几千年里把中医学发展到极致了,在我们最近的一千年里,只不过是努力的继承中医传承,千万莫要遗漏和遗失了。
附1《大醫精》原文
附2:《大医精诚》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