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想要认识世界
——是为了解脱。
人们又为什么想要解脱
——是因为烦恼。
烦恼又是什么?
——是令我们悲伤、恐惧、焦虑、嫉妒、愤怒、忧郁等种种不安的情绪和痛苦的感受。
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悲伤、恐惧、焦虑、愤怒、忧郁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影响着我们,那时,我们是否可以获得身心的解脱?
1.人不能脱离内心的感受认识世界
作为身处世界中的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感到困惑,也难免经受痛苦,于是自然产生想要认识世界的想法。每个人认识世界的动机并不相同,有的人是为了不再遭受痛苦,有的人为了寻找成功的捷径,有的人只是出于好奇的探索,还有的人则是为了寻找灵*的答案。不管为了什么,我们都已经认识到为了获得身心的解脱,我们必须认识我们身处的世界,必须认识这个世界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以便为自我服务。
为此,人类发明和研究了种种手段、方法、工具、理论来实现认识世界的理想。人们发明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分别从极微到无穷大两个方向来认识世界的构成,人们建立了哲学、心理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来分门别类的研究组成这个世界的各个领域。人们还通过瑜珈、宗教、占卜来探索灵*的秘密。然而世界如此浩瀚,纵使科技日新月异也无法穷尽认识。究竟要如何认识世界,这是一个宏大命题,看上去让人无从下手,也茫然无措。
让我们来看一看,世界究竟是什么?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世界只能是我们所感知的世界,那些我们无法到达也无法感知的世界,对于我们而言是不存在的,也是无法认识的。
那么被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吗?
答案并非如此,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无法知道哪一个哈姆雷特才是真实的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经由他自己的内心感受加工过的世界,我们不能脱离自己的内心感受去认识世界。
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自我的感受如何引发自我的情绪,进而影响着我们感知这个世界,那就如同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个世界却不自知,是永远看不出世界真实的面目。
从这个意义来说,只有认识自我,才能认识世界。
2.只有在关系中才能认识自我
自我只存在于关系中,脱离了关系的自我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认识自我,只能在关系中认识。在关系的互动中,人的反应就是一个人自我的动态显现,因此关系就是自我的镜子,不同的关系可以照出自我不同的角度,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不断丰富自我的认识,因而认识得更加全面。而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就如同丢掉了能照出自我的镜子,又何谈认识自我?
因此,认识自我没有任何局限。生活中、工作中的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可以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最佳时机是内心感觉波动不安时,此时是自我显现得比较清晰的时候,抓住这样的时机,追根溯源,就能事半功倍。
要怀着感恩的心态来看待那些带给我们痛苦的人,因为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自我的好时机,人只有在痛苦时才会愿意去认识自我,也才有可能认识自我。处在顺境中的人往往是不愿意、也有没有机会认识自我的,他们的眼中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是和自已的优越,自然也就丧失了成长的机会。
痛苦往往令人觉醒,因为实在不想再次重复这样的感受,不得不寻找问题的根源,在触及问题核心的那一刹那,就猝不及防地遇见了自我。当我们试着放下的自我,解脱就随之而来。
3.认识自我没有权威
自我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你无法积累任何关于认识自我的知识或经验,也没有任何理论、观点、导师能够教导你认识自我,因为所有知识、经验、理论、观点都是陈旧的,而自我是鲜活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不论是外在的权威,或是内在的权威都会成为自我认识的障碍。只有破除权威,才可能真正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不是昨日的我,是崭新的自我,而你却用看待昨天的自我眼光来看,这就好比你以为自己是在照镜子,但其实是在看自己昨日的照片。那个昨日的自己早已死去,而那个崭新的自我只能在心灵的镜子里看到。
镜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但却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镜子上可能蒙了灰尘,或是加了滤镜,这些都可能使镜子照出的自我不那么真实。因此,要擦去镜子上的灰尘,这需要我们以极清净的心来认识自我,就好像我们透过极干净的镜子照见自我。要祛除镜子上的滤镜,我们还要以极宽容的心来认识自我,这样就没有必要给自己加上美颜的滤镜。在去掉了灰尘和滤镜的镜子里,我们才有可能遇见真实的自我。
4.认识自我,就是认识世界
自我和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同吗?我与我之外的千千万万的人有什么不同吗?我可能脱离这个世界,脱离其他的人而独立存在吗?在强调个性的当代,我们不再强调人的共性,而是推崇人的个性,尊重人与人的差异性,体现了人文的关怀。但强调个性并非要以抹杀共性为代价,因为人与人的差异产生的前提是人与人的共性。在共同作为人类的前提下尊重人与人的差异事实,有利于我们完整地看待自我与世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人类的共性是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机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反应机制。当我感到难过时,这悲伤,与你的悲伤有什么分别吗?当我感到快乐时,这快乐的感受与你快乐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吗?我们也许会因为不同的事而悲伤,不同的人而快乐,但悲伤或快乐的感受是一样的。我们或许在面对同一个人时有不同的感受,这是由我们每个人过往的经历、知识、经验、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并非我们天生不同。当我们理解了我们过往的经历、知识、传统、文化、经验是怎样的影响着我们的喜好,从而引发自己的悲伤、快乐、愤怒、焦虑、恐惧,我们自然也就理解了他人的悲伤、快乐、愤怒、焦虑和恐惧。而世界不正是由我和千千万万个和我一样的人所共同组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