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关键词就是思,思虑的意思。不过不是简单的思考,而是用心考虑,是深思熟虑,有深刻反省的意思,要善思、正念,而不是胡思乱想。
君子随时要存哪9种思虑呢?“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要从视、听、色、貌、言、事、疑、忿、得9个方面去思虑,并且努力去做到。
01视思明
视,看;明,明白。“视思明”,就是看人或看事的时候,要思虑自己是否看得明明白白。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的名字的寓意就来自这里,可惜他思而不明,走上了邪道。
常言说,眼见为实。其实,眼睛看到的事实不一定是事情的真实面貌,有可能是假象,也有可能是片断,不是全面的事实真相。如果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一点,就容易被遮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曹魏大*直逼西城,诸葛亮在城中无兵可以御敌,无奈之下,他就大胆设下了奇计。他让士兵打开城门,自己却镇定自若地坐在城楼上抚琴。司马懿疑一向多疑,看到诸葛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以为他设有埋伏,不敢进攻城池,退了兵。这就是有名的“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在看事物时,要有穿透力,明察秋毫,善于洞察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透过纷杂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辨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不被假象所迷惑,不要被人骗。
有一些事情仅用我们的视觉不一定看得清楚,就要用心去思考。见微知著,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见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眼界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要想看得明,就是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凡眼变成慧眼。
02听思聪
聪是耳聪。“听思聪”,就是听的时候,就要想着听的是否清楚,不只是听话的内容是否清楚,而是话语传达出的信息是否正确。比如,善意的谎言没有听出来,调拨离间的话分辨不清楚。
人常说,听话要听音。有时候,说话的人是有用意的,说出的话并不是明面上的意思。比如,说话的人有些话不便直说,就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
听话的人不只是在听人说话,还要能听出弦外之音,就是这些话背后隐藏着什么的用意,这就必须用敏感的心去听,通过只言片语推测其真正的用意。
有些人听到一些话,不管信息是否真实,听风就是雨,就跟着瞎咋呼;或者信以为真,照着去做,吃亏受骗。所以,对于一些言语不能不加分辨,要用心去听,多想想为什么,要听得聪明,而不是被糊弄。
03色思温
色,就是脸色,是人面部的表情。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脸色也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往往都是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
“色思温”,就是与人交往时,要想想自己的脸色是不是温和。温和的脸色让人觉得可亲,具有亲和力,容易取得好感,愿意接近,特别是在调解矛盾时候,脸色温和,能够转变现场的气氛,对化解矛盾起到缓冲的作用。
如果脸色过分严肃,一副面瘫脸,没有一点湿润之色,让人觉得你这个人难说话,不好接近,就会敬而远之。
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只说自己内心很恭敬,还要体现脸色上要就是和颜悦色。子夏向孔子问怎样行孝,孔子就说:“色难。”对父母长期保持好脸色太难了。做子女的给了父母优厚的物质生活,让他们衣食无忧,可是整天吊着个脸子让父母看,心情肯定不会舒畅。
04貌思恭
貌是容颜、仪态;恭就是恭敬。“貌思恭”,容貌要想着是否庄重。无论是言谈仪态,在任何场合要给人一种谦恭敬尊重的感觉。
孔子的仪态给人的印象就是“温良恭俭让”。孔子对人温和慈祥,并不因为自己弟子很多而目中无人,对人傲慢;心地善良,具有悲天悯人之心,帮助别人料理丧事时,从来不放开肚子吃饭,不唱歌;外表庄重,对人恭敬,并不因为自己学问渊博而小瞧他人;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为人谦让,不张扬,不咄咄逼人。
恭敬也是庄重的一种的表现,不因职位高而傲慢,也不因位卑而对上位的谄媚。
05言思忠
言是言语,忠是诚实。“言思忠”,说话的时候,要想着自己是否真诚,不说违心的话,不说假话。
言而有信是做人的根本。常言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的话要掷地有声,对自己的话负责,要言行一致,先做再说,或者做了也不说。
最好是“讷于言”“慎于言”,说话要小心,不打诳语,不说别人的是非。
06事思敬
事是行事,敬是恭敬、认真。“事思敬”,就是做事的时候要思虑是否尽职尽责。也就是要敬业精神,对所做的事心存敬畏。
当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去行仁时,孔子说“执事敬”,内心都要保持认真敬重的态度,尽心尽力把事做好,并且说,这种做事的态度就到了不开化的地方也不能改变。
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在社会上行得通,孔子说“行笃敬”,做事忠厚、恭敬,做到这点,就是到不同的族群或者不同的国度,也行得通。
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对待,敬畏自己的职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尽职尽责去完成任务。
07疑思问
“疑思问”,意思是遇到疑惑的问题,要想着向别人虚心请教。
有了疑难的问题,要“不耻下问”。向师长、位尊的人学习,很多人都能接受,而向学问不多、年龄小、地位低的人学习,很多人抹不开面子,放不下架子。术业有专攻,不如自己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其长处,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要有可取的地方,都值得去学习。
08忿思难
忿是忿怒、发怒,难是灾难、祸患。“忿思难”,就是要发火的时候,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果,会不会给自己带来祸患。
常言说,“冲动是魔*”。由于冲动,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有的人忍不住一时气,一旦动怒了,往往会意气用事,不计后果做傻事,做出过激的行为,引发灾祸。
樊迟孔子如何辨惑,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有的人,为了一点小事,就怒火冲天,头脑发热,不顾后果地冲上去与人拼命,从而酿成大祸,还连带亲人受罪。孔子认为,为泄一时之愤怒,不计后果,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就是一种迷惑。
《礼记》:“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对人说话不恶言恶,不说无礼、中伤人的话,别人就不会因忿怒怨恨的话伤及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先要保持冷静,克制自己的情绪,三思而后行。
09见得思义
“见得思义”,遇到可能得到的利益、好处时,要考虑自己该不该取得。
君子爱财,爱财要取之有道。“见利思义”,面对利益时,考虑是否正不正当?要明白什么能取,什么不能取;“义然后取”,该取的取,不该取的绝对不能取。
孔子说自己也喜欢富贵,如果能让自己富贵,就是为别人赶车他也愿意,但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这宝贵来的不是正路,不是通过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他就把它当作天上的浮云一样。
结束语
孔子所说的9种思虑,是紧密相关的。
“视思明,听思聪”,就是要耳聪目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得明白,听得清楚,对事物才能准确判断,不会被蒙蔽。
“色思温,貌思恭”,看透了事物,才会心态坦荡,不会焦虑,不会引起情绪的大起大落,表现在仪容仪态是平和的,庄重的。
“言思忠,事思敬”,心态平和,说话就不会急躁,用着不用谎言为自己掩盖,做事也会谨慎不懈,本分尽责。
“疑思问,忿思难”,有了疑问,会平心静气去向别人请教,不会乱发脾气,招人怨恨,惹火烧身。
“见得思义”,最能检验一个人的修为,见得要思考是否合宜,不该得的,坚决不取,方显君子的品格。
孔子提出的“九思”,这9种思虑包括人生的方方面面,也是伴随人的一生。他告诫人们要随时随地地对自己存一种敏锐的警觉,仔细体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出现不应有的过失。如果把“九思”谨记在心,落实到行动中,将会终生受益。
朋友,你能做到几思?
#论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季氏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思虑看清楚,听的时候要思虑听清楚,脸色要思虑温和,容貌要思虑谦恭,说话要思虑真诚,做事要思虑敬业,有疑处要思虑发问,生气时要思虑祸患,见利要思虑该不该取。”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