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读书,探寻人生的第三只眼读书我
TUhjnbcbe - 2023/3/27 19:59:00

「本文来源:中国日报网」

当时间的大幕再次从落幕到开启时,新的一年如约而至,而刚落幕的一年并不能被我们立刻抛之脑后。因为我们需要回望,需要总结,更需要对新年有着展望。年末,众多app的大数据年度总结轮番上阵时,我们是否有一份安静且厚重的书单总结呢?

1月2日,CCTV-3播出了特别节目《读书我的》,给观众交上一份特殊的书单。《读书我的》邀请文学界的李敬泽、徐则臣、世界冠*邓亚萍、指挥家吕嘉、考古学家王巍、地质学家刘嘉麒,在现场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不仅如此,还有云端出镜的叶嘉莹、常沙娜、潘镜芙、王红阳、刘伯明,真诚为观众献出了一份从读书中获得的人生思考。

以书会友,用阅读的方式建立共鸣,节目《读书我的》虽是总结年,却也是对年的阅读生活作了开篇。

读书,读不同人的不同书

在近90分钟的节目中,我们能看到各式各样的书目,如鲜有人知的《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雷圭元图案艺术论》《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这里是中国》,还有经典名著《静静的顿河》《约翰·克里斯朵夫》《居里夫人传》《小王子》《鲁迅小说全集》《论语》等。

当嘉宾们开始畅聊推荐的书籍时,毫不遮掩地倾诉出旧时的感悟和当下的新知。在节目中,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徐则臣推荐了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他分享道:“它对我这几年的写作影响很大,每个人的推荐可能都跟自身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有关系,这个小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就读过。当时主要是看它里面的爱情。格里高力、阿克西妮娅、娜塔莉娅他们的爱情,非常地凄美动人,主要是追着爱情跑。”

随着阅历的增长,他在不断重读这本书时有着不同的感受,徐则臣写过,“在重读的过程中,我牢骚全无。我似乎又一次发现了原生态的故事,可能具有的非凡格局、境界和魅力。铅华洗尽,就这么诚恳质朴、从容自然、平常心地娓娓道来。在万花筒般喧嚣浮华的世界,沉默者的故事依然可以有这么巨大的力量。《静静的顿河》让我心生感激,肃然起敬。”

与徐则臣一起分享书目的是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与徐则臣不同,她推荐的书和厚重的《静静的顿河》大相径庭,却给她带来了极深厚的感悟。邓亚萍推荐了《小王子》。小王子与狐狸的对话,让邓亚萍想到了运动员与教练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

不论是写作抑或是读书,似乎和生活都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节目有趣的地方。推荐书目的嘉宾没有局限于作家这一职业,而是将两个看似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结合他们在读书或生活中相似的地方,去探讨读书对他们所产生的意义。

一如徐则臣在节目中所说,“读书,是我们的第三只眼”。

读书,不仅限于书

读书,是探寻人生的“第三只眼”,因为书中富有万物。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院士曾去过世界七大洲、五大洋,十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考察过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认为不仅行万里路,也要破万卷书。他推荐了《这里是中国》,书中记录着中国的风土人情,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这片土地,更加热爱中国。该书序言写道,“地理科普首先需要的是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因此,读书,并不仅限于书,而是经由书中的文字和图像,让读者有更全面的认知。

“科学和艺术,二者不可分。科学可以指导艺术,艺术又包装科学……”刘嘉麒讲道。坐在他身边的嘉宾是作家李敬泽,他们二人同样是极为有趣的组合,都认同书和路都特别重要。李敬泽恰好也推荐了一本关于科考的书籍——《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对于李敬泽来说,书就是路,就是漫长旅程,通向原野,通向新的地方、陌生的远方。

李敬泽曾写过《跑步集》,他从跑步中有所感悟,他在节目中分享道:读书可能和跑步一样,我们也需要克服智力和情感的惰性,把自己向着广阔的世界、向着无边的可能性、向无数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敞开。于是在阅读中,我们就不再是原来那个小的、封闭的我,我们变成更辽阔、更丰富,更好的我。这就是读书,它是跑步,是飞翔。

读书,让你成为你自己

节目中,不仅只聊了读书。他们经由读书说开去,也聊到他们各自的人生之路。

《读书我的》还有一个特殊的环节,在云层之上分享读书感悟。

航天员刘伯明名副其实地是从“云端”而来,他在“太空出差三人组”中曾每天看16次日出,像极了邓亚萍推荐书籍中的小王子。而他在节目中却分享了自己独特的读书经历,他在太空旅行中真正找到了《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一书中的景象,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手”造就了*河、四川盆地等地貌景观。刘伯明还分享了自己手写的《银河感悟》,用文字绘就了他所感受到的无边宇宙。

叶嘉莹、常沙娜、潘镜芙、王红阳通过“云出镜”,为观众献上了各自宝贵的经验。

被誉为“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的潘镜芙已有92岁的高龄,至今还在感慨着鲁迅作品《伤逝》中子君与涓生的遗憾;91岁高龄的常沙娜先生推荐了她的艺术启蒙宝藏《雷圭元图案艺术论》,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之路;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科学家王红阳院士拿出了《居里夫人传》,她因这本书而受到鼓舞,去部队做医生,和居里夫人有着时空中的巧妙连结……

同样,98岁的叶嘉莹先生回到了自己的儿时,想到了自己受教育时的情景,那时她读到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视频中的她还现场开启了课堂模式,给观众科普了《论语》的读音,并讲解着“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的“道”指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要铭记并解其意,要读书和实践。

不错,节目的设置体现着读书的作用。经过他们一次次的回忆和推荐,我们便有迹可循,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是因为读书的重要性。一本本书籍,无论厚重或轻薄,不论高深或简单,亦不论它们的有用或无用,“书”就像是人生的积木,读过的一本本书像是乐高积木,搭建起每个人的内里和外型,最后不断地凑成一个完整的“我”。

我想这便是读书之意义,也同样是《读书我的》所体现出的魅力和作用。如果节目中的这些书在年结束之前还未读过,不如就让它们成为年的一份计划书单吧,期待着这些书籍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最后,送上赫尔曼·黑塞的一句话:“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探寻人生的第三只眼读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