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画出自己的认知轨迹,表达出自己独到的思想感情方式,是散文写作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在年的散文阅读中,我们看到了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印记,作家们运用质地丰富的精神世界,自信、自觉地面对历史文化现场的嬗变和张力,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历史之间建立起更新的联系。支撑这些情感和认知的,是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以及随着这些变迁而不断变化的我们精神世界的全部。年的散文创作呈现出开放的发展态势,我们从中读到如指纹一般质地的记忆与时代,如河流一样宽广的现实与心灵,如前路一样发展的创造与反思,连同所有这些写作本身,也正在创造着属于散文自身的美学。
01时代的指纹
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散文创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或从自我出发,将自己的脚步与祖国前进的步伐相联系,或将自己的心路历程与我们民族的精神史相镜照,呈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担当。樊锦诗的《厮守一眼千年》、于魁智的《与祖国同行与京剧同辉》、周令钊的《为新中国而设计》等写自己亲历的生活与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他们将自己的事业奉献给人民,他们的生命与祖国同在,在他们平淡、从容的文字中,我们能读到荡气回肠而又温情似水的珍贵年华,并从中感知到自己的血脉流淌。
贺捷生的《幺姨的灿烂年华》用真切感人的笔调,回望真实而曲折的历史,既饱含崇高、坚定的信念,又宽厚温暖,就像我们的父辈、祖辈们走过的红色岁月,因他们的赴汤蹈火而光芒灿烂。梁衡的《将*几死却永生》用简洁的笔触描画出张自忠将*的一生,折射出大历史的变幻莫测。金仁顺的《高丽和我》、次仁罗布的《就这样被牵绊》等为悠久的民族传统和广阔的历史画卷提供了真诚、直观的美学镜像。
一般作为写作背景出现的生活环境,在散文写作中,也常常被赋予成为实体性的存在。叶兆言的《南京传》以南京建城为起点,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递进,描绘了南京城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在城市的兴废与时代的嬗变之间,在丰厚的文化景观和幽微的历史经验中,南京作为传主的精神*魄凸显出来,我们从中读到的不仅是南京,而且是整个中国历史变动中的恒常与坚守。彭程的《家住百万庄》用干净、内敛的语言敏锐地观察到百万庄小区在悠长时光中的变与不变,交织在时光中的记忆能唤起人最大的共鸣。韩小蕙的《协和大院》医院的人与事,着力勾画和彰显“协和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
亲人间的经历和遭际最能孕育感悟,常常成为散文写作的丰富源泉,其中有关生与死、希望与绝望、命运与苦难的诘问,作为厚重的背景,有力地烘托和映照着这一主题。陈福民的《与你遥遥相望》中的母亲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一生由失败拼凑而成,固执地相信贫困与真诚和美德之间有神秘的关系,这个并不是超人的母亲形象却分明让我们读到了作者的赤子之心。孙郁的《劳我一生》、无为的《我和父亲未解的心结》等都执著于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或者说是困惑。只有凭借时间的力量,慢慢积攒起对人的复杂性的更多的体认,才有可能慢慢将宽容、理解编织进爱的纽带。
同样母题的作品中,陆庆屹的《四个春天》让我们看到久违的最简单朴实、最日常生活、但是也最动人的温情。他的纪录片《四个春天》在年初上映,记录了四个春节期间他和父母在贵州独山县的生活日常。同名书《四个春天》可看作是电影的补白或是注脚,里面那对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多才多艺、幽默达观的《我爸》《我妈》,他们家庭中的诗意,感动之余让人觉得余味无穷。
02心灵的河流
作为一种美学追求,散文通过看世界、观自我,成为写作者的精神和心灵来路的见证,它帮助我们驱散焦虑、澄明信念,所以散文里常常是一面倾诉、一面反思。实际上,在这些追求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独一无二的秘密:为了了解自己。
贾樟柯在《穿越乡村的时间》里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对文学是什么、文学和电影、文学与时代和自己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这是一位电影导演的朴素告白:文学是我们与世界相处的共情方式和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确认真实的自我、保存自我记忆的途径。同样抓住自我与故乡、乡村的关系展开记忆追溯与思考的,还有孙慧芬的《在故乡识别安详》、南帆的“村庄笔记”系列专栏、刘亮程的《月亮在叫》、刘琼的《格桑花姿姿势势》、黑孩的《故乡在路上》、林纾英的《大椿树》等。
刘汀的《东北偏北》则另辟蹊径,写的是他个人“与东北的发生学和交往史”,这样个人化的东北形象写作,与其说是在写作为地域文化的东北,不如说是写出了作者个人对东北的复杂感情。龙仁青的《他乡故知是麻雀》通过留鸟指代城市化进程中的“进城”和“留乡”。不仅立意新颖写法考究,最终落脚到麻雀是人人的“他乡故知”,令人心生暖意。袁凌的《寂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