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袁枚有诗名《苔》,其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角落的苔花虽然渺小,却常在孤寂中绽放,而法院人就像这苔花一样向阳而生。入院以来,我曾获评最高法院案例分析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三等奖、上海法院系统三等功、浦东新区机关公务员三等功、致远英才班优秀学员等荣誉,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等发表调研文章数十篇。从邂逅上海,到逐梦浦东,再到扎根新片区,六年工作时光白驹过隙、让人难忘。
邂逅上海:人生若只如初见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描写蟋蟀跳跃时光的地方,就是生养我的故乡—陕西彬州。曾经,我跟着父辈们,在这块*土地上劳作,春天小麦锄草,夏天收麦打场,秋天鞭牛播种,冬天则牧羊于雪野。父辈们在秋收冬藏里,教会我踏实务本的道理。司法工作同样需要庄稼人的这种精神。而在入职浦法之前,我和上海似乎没有交集。唯一的连接点是只木柜子,那是九十年代父母结婚时请人打造的,柜面写有“上海”的汉字和拼音。虽然字迹早已斑驳,但这些柜子还在老家使用。
直到年在北京读研时,才知道了上海的司法改革试点、“法治燃灯者”邹碧华法官、还有“宇宙第一大法院”。那时我常在想,既然学习了法律,为什么不去司改的前沿呢?寻寻寻觅觅之间,我最终于年成功入职浦法大家庭。虽然现在还是只会说“虾虾”一句上海话,但内心不再像入职时忐忑与不安,很是庆幸当初的邂逅与遇见。
逐梦浦东:直挂云帆济沧海
进入浦东法院后,我成为一名法官助理。在工作中,我从事案件审判辅助,探索创新审判思路,重视司法调研工作。
首先,我善于发掘案件共性问题。入院以来,我辅助办案余件,独立草拟裁判文书余份。我拟稿、申报的身份关系协议效力认定等案件获评上海高院第号参考性案例、上海法院百篇优秀案例。所撰写的二手车买卖欺诈“退一赔三”规则适用等案例获评最高法院优秀案例分析二等奖和三等奖。所撰写的“套路贷”等类案分析,获评上海法院司法统计二等和三等奖等。我还曾参与撰写浦东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等。
其次,我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不同主体的思辨交流,会产生智慧碰撞的火花。我所撰写的延期开庭管控的论文获评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上海法院优秀奖、全国法院系统三等奖。所撰写的人脸识别场景中个人面部信息保护文章,获得“第八届新兴权利与法治中国”全国二等奖。所撰写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实践检视文章获评“德州杯”家事审判论坛优秀奖,论文中有关家暴证明标准等论述在年最高法颁布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解释中得到了体现。
最后,我重视课题的系统化集成。通过课题系统化研究,强化知识储备的纵深。我曾有幸参与撰写最高法院“执行社会化”重大课题,撰写上海高院民间借贷审判类案重点课题,相关研究成果顺利出版。我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等发表或合作发表文章数十篇。
扎根新片区:风景这边独好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南汇新城法庭是浦东法院辖区面积最大、距离最远的派出法庭,也是我在浦东法院工作的部门,它管辖涵盖了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大部分面积。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在这里,我积极辅助审判工作,通过主动参加院庭事务彰显司法担当。
入院以来,我担任全国法院优秀期刊《惟实》编辑,参与策划编辑七期刊物;担任浦东法院《人民法庭》期刊通讯员,积极提供素材并投稿;担任院“法进社区”宣讲团讲师并开展普法宣传。担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