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贵,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兼任江苏省儒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朱子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韩国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东京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宋明理学、儒佛关系、20世纪中国哲学等。出版著作《中西文化之会通》、《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法问题》、《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天道与人道》、《儒学的形态与开展》、《哲学的解释与解释的哲学》、《宗教、伦理与文化》、《生生的传统——20世纪认知中国传统哲学范式研究》等10余部,主编《阳明学研究新论》(第1辑)、《阳明学研究新论》(第2辑)、《阳明学研究新论》(第3辑)。编撰《孔子语录全景》。在海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7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摘。
钟纯,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儒学
本文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年秋之卷(9月初刊发),如有转引,敬请注明出处。
摘要:建国70年的儒佛关系研究,约分三个向度:其一为以思想观念之向度,即主要通过对概念、命题的比较以考察儒佛关系;其二为儒士佛教观向度,即主要借助儒家学者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以考察儒佛关系;其三为高僧儒学观向度,即借助高僧对儒学的认知、理解和评价考察儒佛关系。此三个向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深刻、准确地认识儒佛关系,且对推动新时期的儒佛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建国70年儒佛关系思想观念儒士佛教观高僧儒学观
佛教进入中土之后,便与本土的儒学相互攻讦、相互赞美、相互排斥、相互吸收,从而演绎出绵延千余年错综复杂的儒佛关系史。如此,儒佛关系便成为学者们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