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这些人平时从来不联系你,可能见了你都要装作不认识。一旦遇上点什么事需要求助于你的时候,瞬间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又恭敬又有礼貌。
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
那这里的“三宝”指的是哪三宝呢?为什么说无事就不登“三宝殿”呢?
王阳明:“无事不登三宝殿”这里“三宝”指哪三宝?为啥没事就不能登呢?
“三宝殿”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白娘子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去做什么?”。
这里的“三宝殿”指的就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个主要的活动场所。佛指的是释迦牟尼、法指的就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的是继承和宣扬教义的僧众。
清代学者王有光表示:在“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话中,“佛”指的就是佛教徒登场办事的场所;并不单单指大雄宝殿,如果寺院的规模较大的话,也会供奉西方三圣,也有单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观音殿”,或是供奉其他佛的佛殿。
“法”指的是佛家珍藏经书的楼阁,通常指藏经阁。佛教中所讲的佛经也是十分圣洁的。一般人想要去庙里买一本佛经,也不能称之为“买”,而是应该说“请”,请一本佛经。“僧”指的就是和尚睡觉的禅房。
为什么“无事不登三宝殿”
首先,大雄宝殿、藏经楼、宁静禅房这三个地方,都是清净高洁的地方。在过去是用来供奉佛的,僧人们就在寺院中清修。寺院内要保持清净,宁静。外人的出入会打破这种宁静,会打扰到僧人们清修。所以,在当时外人是不可以随意出入的,进出的大多都是佛门弟子。除非是有特殊情况或云游八方的僧人们。
其次,除了僧人与佛门弟子外,专程赶往寺院来的,大多都是一些想要到寺院祈福,或者是希望寺院中的法师做法事的。又或者是遭遇了战争、天灾人祸等,来到寺院躲避灾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浒传》中的鲁达,在打死镇关西之后,为了躲避灾祸,跑到寺院中,最后当了和尚。
最后,来到这些地方的人,大多是遭遇了一些困难或需要法师帮忙的人,一般人谁会希望自己遇到不好的事情啊。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讲究一个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所以,没什么事人们也是不愿意到寺院中去的。
去寺庙祈福别太随便
虽说现在很多寺院允许外人前来烧香祈福。但是对于一一些没有敬畏之心,不懂规矩的人。还是十分抵触的。到寺庙烧香,有几点还是要注意的,不能太随便。
1、别从寺庙大门进入
寺庙一般会有三个门:中间的大门与两边的小门。大门称为“空门”,这个门我们是不能随便进出的,只能从两侧的小门出入。尤其是带着小孩的香客,是不能让孩子踩着门槛入内的。
2、不要乱拍照
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走到哪都掏出手机来拍张照记录一下,但在寺庙中尽量不要这样做,这种行为被视为是对佛的不尊重,甚至还会损害到这些佛像。
3、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寺院中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说脏话,随地吐痰这种行为,更是十分忌讳。不仅仅是在寺院,不管是在哪里,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是坚决杜绝的,且不说对其他人怎么样,主要是对你自己极大的不尊重。
4、穿衣打扮要规范
在寺庙烧香拜佛的时候,尽量还是不要穿得太花里胡哨,以简单朴素为主。也不需要太隆重,干净整齐就好。
现实意义
“无事不登三宝殿”放在今天,多用来指那些没有重要的事情时从不登门拜访的人。以此来表示人情的冷漠,但也用来指某人所要办理事情的重要性。
在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人情社会中,谁都会遇到难事,基于友情或亲情而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得寸进尺。能帮的还是要尽力而为,帮不了的也不必勉强。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王阳明心学中粗浅的认知罢了!
学一学王阳明,人生就能少走一段弯路
王阳明虽然已经远去,但他创建的“阳明心学”却风靡海内外,影响至今。近代的曾国藩、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等名人志士,都很推崇他;日本明治时代的“*神”海*元帅东乡平八郎更是在自己的腰牌上刻了七个字:“一生低首拜阳明”。
在日本,王阳明的《传习录》是大众读物,上到老人,下到孩子、家庭妇女,都对它时常研读。
王阳明心即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已深入人心,并且当代众多名人、大咖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创造了不菲成绩。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越发孤独。
阳明心学高扬的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初心,洒脱的胸怀,从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意义,让疲惫脆弱的内心重新获得强大力量,在浮躁的氛围中获得内心的宁静,是修身养性的良好指导思想。
同时,王阳明心学对个人发展,思想解放,事业、仕途的开拓进取都有着有益的启示,为此,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杜维明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王阳明的一生,读懂阳明心学,从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在了解王阳明的一生、哲学智慧方面,莫过于读他的传记、语录故事,下方横条《知行合一》+《传习录》两本书,不仅全方面描写了王阳明的一生,还有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的传习录,对知行合一、致良知给予了细致的讲解,使读者更容易吸收理解阳明心学的哲学智慧。
《知行合一》这本书,还以小说敏锐的触角探及王阳明的内心世界,解开了有关于王阳明思想的诸多谜题,让读者了解到一代先哲是如何在大明王朝的风云变幻中,达到“立德、立功、立言”的至圣追求的,这不仅是一部“从凡至圣”的励志书,更是一部全面了解阳明心学精髓的作品。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