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是在教人临
TUhjnbcbe - 2022/12/7 14:20:00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舒缓)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01

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阐明贵柔雌的思想。老子认为一切都是自然安排好的,人只能随顺自然,不要去争什么,也不要说什么,这样不会吃亏,有所作为倒会招来不利的后果。

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论。主要论点是阐述贵柔的主张。刚强人胆大,对于事敢干。柔弱人胆小,对于事不敢干。老子认为:敢干是死亡的道路,不敢干是生存的道路。他的理论根据是:天道厌弃敢干,维护不敢干,人们是不能抗拒或逃避的。他指出天道“善胜”、“善应”、“自来”、“善谋”、“恢恢而不失”五个特点,来说明它不可抗拒,不可逃避。

02

两*交战,冲到最前面的死得最快,停滞不前的却能保住性命。这个比喻可能不恰当,但却能说明“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意义。老子讲,“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也是相同的意思。

对于与敌作战来说,英勇杀敌者为上士,怯懦后退者当杀。我们能据此说老子是在教人临阵逃脱吗?经文接着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所以,老子所讲的勇于不敢,决不是临阵退逃,而是指不以争战的方式赢得胜利。圣人治理天下,从来就不会使用战争来解决争端,所以也就谈不上英勇杀敌和临阵脱逃的问题了。

老子反对战争,认为它不合乎天道。圣人依天道治理天下,就不可能会有战争的发生。没有战争也就不会有英勇和怯懦的表现了。所以,“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讲得是统治者敢于发动战争必然要招致灭亡,勇于以不争而赢得胜利的,就能使天下太平长久。天下得太平清静,就意味着天下大治,兵戈不兴。

老子在七十六章中也阐明了类似的道理,经文中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了。树木生时植株是柔软脆弱的,死后就干枯坚硬。通过这些现象,老子总结了如下的规律:坚强是死亡的特性,柔弱是生命的特征。

根据这个规律,老子做出了这样的推论:兵强马壮,以武力称雄于天下者没有不失败的,越是坚强的棍棒,越是容易被折断。接着老子又更进一步推论说,强大处下,而柔弱处上。所以,天道以柔弱为用,不争为德。道守弱小,以虚无空洞的形式,居于万物之下之后,却能成为万物之主。

而侯王们以武力称雄于天下,但却没有见过不会失败的。所以,争则必败,不争反能王于天下。所以,“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讲得还是道无为具体表现。有为有以为,无为无不为。

03

勇于敢做则死,勇于不敢为则活。这两者有有利,有有害,天所厌恶的,谁又能知道其中缘故?天的道理,不争战但却总能取胜,不言语却善于应答,不召唤但总能及时来到,坦坦荡荡却心思缜密,善于谋划。天就像一张广大而无边际的网,网眼虽稀疏,但从不失漏。

参考资料:

《老子绎读》任继愈著

《老子注译》高亨著

1
查看完整版本: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是在教人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