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难以解决世俗的冲动,整日忙碌无暇,对人生的意义也来不及思索,殊不知一旦停下脚步静座独思时,便会发觉一种平静之感慢慢由心而发。
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所倡导的,恰好是这生在独坐观心中的平静。
那么,即然生在尘嚣中的我们一时难以解决俗世的念头,为何不学习王阳明,以其独坐静思之法给自己的浮躁心灵养一方净土?
01
修静,以入心之境
静,则入心境。王阳明以坐入静的要诀在于二:
其一:“息思虑”,也就是让自已的心进入空寂境界。
让心空,是佛家和道教的至高之境,道教的“知行合一”“贵和尚中”,佛家的“空身、空心、空性”讲的恰好是此理。
王阳明常说的“息思虑”则是根据暂时的放下,去寻求心里真正缺失的为何物。
其二“省察克治”,也就是以心为镜,观照自身。
人活于世不乏欲念,而欲念不外乎:好色、好货、好名。孔子常说君子正身之法便是“自查不惑而内自省也”,王阳明修静最重要的一点儿也就在这里。
人心的不静来源于人心的不净,因而,根据独坐不断地反省,这也是帮助自已了解心里的迅速方法。
02
意诚,以树心之正
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诚心,便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心给你的答案,一个念头出现,良心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心。
王阳明说,诚心便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意为:喜欢善如喜欢美色,厌恶恶如厌恶恶臭一样!
这虽然听上去非常简单,做起来却实属不易。我们知道不义之财是坏的,可有时候却禁不住诱惑去取了。一旦取了,这就不是“好善恶恶”的心了。
恰好是由于我们总不诚,所以心里往往常出愧疚,自然没法得到应有的平和静谧。
03
谨独,以严心之律
谨独,便是慎独。
原意是:即使自已一个人的时候还要注重自已的行为,严于自律,我们静坐时便是谨独时。于王阳明而言,谨独其实便是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包含了诸多要素,王阳明说,静坐时只要把这种要素一一排列,便是谨独了。
首先是分析,我有什么欲念;
第二是目标,我想要根据什么方式克掉这种欲念;
第三是信心,我想要坚信自已能克掉这种欲念;
第四是毅力,必须拥有强大的意志力,一日不成就两日,两日不成就三日,不能急于求成。
第五是心态,在克欲念的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能为克而克,更不能想克掉欲念的目的,一旦有这种心态,便是新的欲念了;
第六是学习,说白了学习只是根据各种方式光明自已的良心,以良心的强大力量来帮助自已完成自我约束;
第七是检验,当你确定自已把欲念克掉后,要去实践中检验。
第八是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欲念,这一欲念产生的基础是啥。你只有思考到位,才不容易再犯相同错误。
王阳明心即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已深入人心,并且当代众多名人、大咖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创造了不菲成绩。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越发孤独。
王阳明心学高扬的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初心,洒脱的胸怀,从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意义,让疲惫脆弱的内心重新获得强大力量,在浮躁的氛围中获得内心的宁静,是修身养性的良好指导思想,对个人发展,思想解放,事业、仕途的开拓进取也都有着有益的启示,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王阳明的一生,读懂王阳明心学,从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在了解王阳明的一生、哲学智慧方面,莫过于读他的传记、语录故事,《知行合一》《传习录》两本书,不仅全方面描写了王阳明的一生,还有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的传习录,对知行合一、致良知给予了细致的讲解,使读者更容易吸收理解阳明心学的哲学智慧。
《知行合一》这本书,还以小说敏锐的触角探及王阳明的内心世界,解开了有关于王阳明思想的诸多谜题,让读者了解到一代先哲是如何在大明王朝的风云变幻中,达到“立德、立功、立言”的至圣追求的,这不仅是一部“从凡至圣”的励志书,更是一部全面了解阳明心学精髓的作品。
当心里浮躁的情况下,当碰到窘境的情况下,不管何时,读读王阳明,自然而然是能更上一层!何乐而不为呢?
对喜欢历史,喜欢文化的人来讲,王阳明是必读之物!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十分有价值的!收藏或者送朋友,都非常值得!
如果您感兴趣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即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