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提醒:人这一辈子,不过是在求个“安稳”,该看透这3件事
人活一世,最终的归宿很简单,一方土壤一木盒,简约到了极处。
生活也从来都是越朴素越高贵,越简单越幸福。牵挂太多费心劳神。
在社会的快节奏中,最好的修行就是断舍离。
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也曾提到: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
为了寻求圣贤之道,王阳明曾遍寻于佛、道、儒各家,直到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告假回家之后,才做到真的“不求而自得”,也才能最终悟道。
佛家说,人生有七苦,其中一苦就是求不得。
王阳明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在官场浮浮沉沉中,王阳明告诫后人:人这一辈子,该看透这3件事,不过是在求个“安稳”。
一、家庭不在富有,和睦就好
家庭不需要多富有,只要和睦就好。幸福的生活不在明天或者后台,而在你眼前,家和才能万事兴。
王阳明少年娶妻,老年丧妻。在这十几年的夫妻生活中,二人相濡以沫,鹣鲽情深。这段婚姻看似完美,却也有个不难言的苦衷。王阳明的妻子无法生育。
古代人普遍的婚姻价值观,便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人无后,更是犯了七出之礼。
王阳明并没有这么做,为了守护妻子,竟然连纳妾都从未考虑过。他过继了一个孩子延续自己的香火。接着和妻子好好过日子,就足够了。
王阳明不仅是个忠诚可靠的好丈夫,更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他曾经屡次上书,要求回家侍奉双亲。
这是一份感恩之心,更是一种责任心。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并不是它在世俗的眼光中是否完美,而是和睦,温馨。
二、朋友不用太多,知心就好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王阳明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真心,古语有云“一两重的真诚,胜过一吨重的小聪明”。在生活中真诚的人往往更受人欢迎,喜欢耍小聪明的人,没法让人信任,也不足以深交。
正如陈佩斯的一句话形容朋友的,从来不曾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世上的朋友就像台球桌上的球,用三角聚在一起,其实不知何时一竿子就能打散。所以,且交且珍惜。
人生中两三个知心朋友,山间小林,小酌几杯,谈古论今,一大幸事。
三、金钱不必成山,够用就好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王阳明
自在洒脱的秘诀,就是不断减轻自己的物欲,钱也不用太多,够花就好了。
有很多人操劳一生,丢了健康,舍了家庭,换来的却都是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
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物欲迷失了本心,成了金钱的奴隶。
《儒林外史》中有一个吝啬*严监生,到死都要竖着两根手指头,操心着两根灯芯要多烧掉多少灯油钱。生死无常,祸福难料,功名利禄转眼就能成为过眼云烟,为了逐利而迷失了本心,划不来。
“明清第一牛人”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建议每个人读一读他
年,日本*神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击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后,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作家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的思想大多集中在“修心”上,即“心即理”也,同时也强调“知行合一”。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而言是很有意义的。
如今王阳明虽已远去,但他的“阳明心学”却风靡海内外,并影响至今。近代的曾国藩、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等名人志士,都对他赞不绝口;日本明治时代的“*神”海*元帅东乡平八郎更是在自己的腰牌上刻了七个字:“一生低首拜阳明”。
王阳明心即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良知修养论已深入人心,在他的指导下,当代名人和人们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精疲力尽的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贫瘠,灵*也越来越孤独。
王阳明是修身养心、强调内在力量、追求本心自由的良好指导思想。它对于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让疲惫脆弱的心灵重新获得强大的力量,在浮躁的空气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此同时,王阳明也心学对个人发展,思想解放,事业、仕途的开拓进取都有着有益的启示,为此,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杜维明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王阳明的生平,读懂他的阳明心学,并从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在了解王阳明生平和哲学智慧方面,可以阅读他的传记和语录,下方这套《传习录》+《知行合一》升级版,除了有王阳明的智慧,也有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更像传记。关键是这两本书都是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的,所以当我们看它的时候,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使用。
现在做活动两本只要85元,其实也就一顿饭钱,有意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