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安然无事的时候,要常常如同面临大事一样警觉提防,小心谨慎,才可以弥补意外发生的变故,不至于临时仓卒、手忙脚乱。
老子说:“其未兆易谋。”事物在还没有显示出明显征兆时,则容易图谋。
无论是任何事情,在稳定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维持;事情还没有出现变化的迹象时,容易被谋划;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分解;在微小的时候容易消除。
所以,要使事情保持稳定,少出问题,就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变化时就把它做好,要在动乱还没有发生时就把它治理好。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见微而知著,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先兆,把问题和动乱解决在萌芽状态。
北宋苏辙说:“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事变没有发生时能深忧远虑,才能当事变发生时毫不畏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要具有忧患意识。平安无事之时能居安思危,预作准备,当事变发生时,自然不会惧怕。
若平日无忧无虑,事起突然,毫无心理准备,则必然惊慌失措,不知应对,产生畏惧心理,处事就先输了一着。
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平安无事,尤其是春风得意时,尤其容易放松警惕,甚至放纵自己,很容易招惹麻烦,所以,还是保持谨慎警醒为妙。
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慢慢他在天下“无事”的状态中没有了忧患意识,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有事如无事
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当有事情来临的时候,要常常如同安然无事一样镇定从容,保持冷静理智,才可以消除局势中的危机,不至于心慌意乱、决策错误,造成更大的危机。
清朝康熙皇帝写有一篇《庭训》,用来教育皇子,以培养未来的皇帝。在《庭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三藩之乱的时候,清*主力和吴三桂的部队决战,半个月了还没有前方的消息。北京城里人心惶惶。
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勤*的康熙居然一反常态,把公务扔在一边,带着身边的人跑到景山上去玩了。
有人说,如今形势危急,*国大事那么多,皇帝怎么能到处游玩呢?康熙一概置之不理。
康熙借这件事情告诫自己的儿子们:临大事须有静气。
当时的局势确实很危险。北京城里,忠诚的人都没了主心骨,心怀叵测的人跃跃欲试,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看皇帝。
结果皇帝根本就不着急害怕,还有心情娱乐呢!于是忠诚拥护的人就心里有底了,想作乱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相反,这个时候如果执掌全局的人也和大家一样惊惶失措,那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静气是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是冷静观察、刻苦思索的过程,是镇定自如、沉着应对的意志,是从容不迫、永不言败的信念。
涵养静气的过程,就是追求一种平衡,抱着一颗淡然的心去面对一切;营造一种和谐,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积蓄一种底蕴,成就一种境界,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本质。
浩然处世,静气养身,在平凡的生命历程中发掘真我,为平庸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身在红尘之中,事来则应,事过则无,如此便好!
养一点静气,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静下来,试着去了解自己,读懂自己,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什么是生命的累赘;将思绪梳理一下,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轻松上路,去看你不曾看过的风景。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做人,简单就好;生活,宁静就好。无事此心不空,有事此心不乱!
王阳明心即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已深入人心,当代众多名人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创造了不菲的成绩。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也越来越孤独。
阳明心学高扬的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初心,洒脱的胸怀,从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意义,让疲惫脆弱的内心重新获得强大力量,在浮躁的氛围中获得内心的宁静,是修身养性的良好指导思想。
同时,王阳明心学对个人发展,思想解放,事业、仕途的开拓进取都有着有益的启示,为此,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杜维明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王阳明的一生,读懂他的阳明心学,从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
而在了解王阳明的心学智慧方面,莫过于读他的语录故事,下方横条这套《知行合一》+《传习录》升级图解版,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思想给予了细致的讲解,使读者更容易吸收理解王阳明心学的哲学智慧。
而且现在做活动,不到一顿饭钱,喜欢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