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习53岁攻读博士的聂海胜学长,在交大
TUhjnbcbe - 2022/11/9 21:01:00
肢端型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lx/151121/4730447.html

年9月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作了题为《以苦为乐,做有志气的交大人》的讲话,深情寄语级新生。以下为讲话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医务员工对全体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培养你们的父母和师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今天起,大家将在交大展开新的人生篇章。你们大学毕业后,有了自己的专业,增长了阅历,开阔了视野,对中华之兴和世界之变,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入研究生阶段,你们将掌握更加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夯实内功、练就本领,开启报国逐梦之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内功和本领从来不是天生的,不经砥砺成不了“一等”人才。交大的研究生要求高,素有“高温炉”之称,你们首先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不仅要学好课程,更要学会做研究。

难度再大的课程,都会有标准答案,而做研究则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难免有挫折和失败,特别是要研究国家亟需解决的真问题,就必须肩负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历经千辛万苦,承担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吃苦越多,就能收获越多、成长越快,只有不畏艰苦、以苦为乐,才能成为更有志气的人、更有创造力的人、更有社会价值的人。因此,在你们入学之际,我就围绕以苦为乐,做有志气的交大人与大家分享三点体会。

第一,以攻坚克难为乐,有解决国家紧迫需求的志气。

叶剑英元帅曾写过一首题为《攻关》的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指出了科研创新必须靠迎难而上、攻关苦战的朴实道理,鼓舞了新中国几代科技工作者。希望你们要敢啃硬骨头、勇担硬任务,在解决国家紧迫需求的实际问题中,找到科研创新之乐。

正在执行空间站建设任务的聂海胜,是我校航空航天学院博士毕业生。他既是三度飞天的航天英雄,也是一名乐于攻坚克难的航天专家。聂海胜作为航天员大队长,承担航天员训练的管理工作。他知道,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任务的复杂度、工作量和持续性不断提升,如何使航天员更可靠、更高效地在太空工作,成为了亟待突破的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需要依靠人因工程学的理论支撑。然而,太空场景下的人因工程学研究,是少数国家独自掌握的尖端科技,属于高度机密。面对国家的紧迫需求,聂海胜在53岁时毅然攻读博士学位,潜心研究太空极端工作环境下的人因工程学。他在高强度训练之余,以钻研高难度、跨学科的理论问题为乐,突破了多项技术难题,出色完成了博士学业,成为了载人航天领域的人因工程学专家,超龄被选拔为神舟十二号飞船的指令长。

同学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领域,还有许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有的涉及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有的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和福祉,有的是发展以后出现的新问题,这些都应该成为你们的科研选题,也是你们施展才华的大好舞台。希望大家要有解决国家紧迫需求的雄心壮志,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我们的志气、骨气、底气,收获开拓者、攀登者的喜悦。

第二,以追本溯源为乐,有挑战世界科学前沿的志气。

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对未知奥秘的好奇和探究。李*道先生曾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简明而深刻地指出了求学问道的真谛:做学问,就是要刨根问底。攻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就要有一颗好奇心,善于提问,敢于追问,勇敢探求人类认知的“未至之境”。求索之路也许充满荆棘和迷雾,在日拱一卒的不懈坚持下,你们一定能进入豁然开朗的新境界,收获追本溯源之乐。

材料学院届博士生王言博,就是在探究科学前沿中找到了钻研的乐趣。他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稳定性,这是一个世界前沿科学问题。读博的前两年,王言博沉下心来深入思考、细致观察,踏实积累,奠定了挑战前沿的学术功底。探索过程中,他没有因为寻找初选材料的功亏一篑而气馁,而是不断尝试,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材料。他也没有因为取得预期实验成果而停下探究的脚步,而是继续深挖现象背后的机理,在经历了十余次猜想与否定的循环后,最终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实现了工程实验与科学理论的完美闭环,他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世界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53岁攻读博士的聂海胜学长,在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