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临床意义的科研就如镜花水月,没有科研指导的临床是拿来主义”,本期采访嘉宾这样说。
尹萌辰,一位医学博士、一位临床医生、一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的科研工作者、一位世界著名刊物的审稿人。
从他的多重身份不难看出,这是一位励志做好科研的临床人。在采访中,他提到,自己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临床和科研中间寻找平衡。
他用每天的碎片时间查阅文献,下班后还要保证两个小时的科研时间,用常人难以做到的坚持精神对待科研。
他说,他想做一个具有科研思维的临床医生。因为单纯做临床医生,没有科研思维的加成,就只是在单纯地重复别人的工作。只有有了科研思维,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才会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尹萌辰,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现任上海中医院骨伤科医师。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临床访问学者。师从上海中医院骨伤科莫文教授,医院著名脊柱肿瘤专家肖建如教授。从事颈腰椎病等各类退行性脊柱疾病及脊柱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
五年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相关研究结果研究成果发表在ArchPhysMedRehabil、ClinNeurolNeurosurg、BMCMusculoskeletDisord、Medicine、WorldNeurosurg等国际期刊上。《ClinicalSpineSurgery》、《InternationalJournalofSurgery》、《Spine》审稿人。主持省部级基金1项:年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主持市级课题3项。
看文献,申请访问学者
Q:医院工作,期间还曾两次作为访问学者访学国际顶尖高校。历经不同的人生阶段,您对科研的感悟发生了哪些变化?
A.初衷会有些变化。最开始刚上研究生的时候,对科研、发表文章的看法还是有点功利性质的,比如为了拿奖学金、评荣誉、找工作。
工作之后,初衷会有点变化,不再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而是真正地从自己处理过的临床疾病出发,为了解决目前还没有解决的临床问题而做科研。
Q:在哈佛和哥大的科研生活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虽然我个人访学的时间不是非常的长,但这段经历对我整个人的临床思路和眼界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
我觉得最大的影响是接触到了中美两国在脊柱外科诊疗思路上的一些差异,这可能跟文化、经济水平、教育理念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关系。
在访学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西方学者在工作模式上与中国学者的不同,比如随访的体制,有一些模式我也希望能借鉴到自己的工作中。
Q:就您的经验来说,后辈想要申请到国际顶尖高校的访问学者机会,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A.我觉得主要是要了解自己可以选择的大学。以我自己为例,当时没有师兄师姐可以帮我引荐,所以我就自己去看文献,看我所在的领域里有哪些顶尖的研究学者,通过这个途径我锁定了想要申请的学校,发了简历过去,很幸运地通过了。有的同学所在的实验室与国外的一些高校有长期合作,那么情况将会便利很多。
Q:您师从上海中医院骨伤科莫文教授,医院著名脊柱肿瘤专家肖建如教授。您是如何与他们二位结缘的?
A.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通过招生目录查找可以报考的导师,再通过师兄师姐和网上查询,获取老师的相关信息,包括为人、学术地位、发表过的文章、主持过的科研项目等等。
医院的导师名单之后,认定了莫文教授是我想要报考的导师,就勇往直前地考上了他的研究生。
医院的客座教授,刚好他的方向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亚专科方向。所以我在硕士第二年的时候通过导师与导师间的关系,到肖建如教授那边去学习。
Q:如何看一个老师适不适合自己?
A.有的老师能给毕业生解决工作问题,那么对于有这部分需要的学生来说就很适合。有的导师能够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给到很多关怀,这也是好老师的一种表现。主要看你的需求和老师能够给予到的帮助是否匹配。
Q:导师对您的科研生活产生的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A.首先肯定是影响我的科研方向,他们是我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在专业上有启迪,让我对研究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
另外,他们所牵头的科研项目让我能够从头开始从事科研工作,逐渐地在此基础上我也能申报、主持一些课题,这也非常关键。
发表SCI,时效性很重要
Q:您的第一篇SCI论文是关于什么的?还能回忆起当时的写作过程和发表过程吗?
A.记忆犹新。就像我刚才说的,当时发论文的目的还是有点功利的,想用套路的办法把文章发出去。
所以我人生的第一篇SCI的体裁是一篇meta分析,就是一个系统评价,因为那个时候meta分析还是特别热的一个体裁。
导师很早布置了整个硕士的课题方向,所以我就立刻报了班,围绕我的硕士课题研究的疾病查阅文献、做数据统计、撰写文章…...
当我写完这篇论文准备投稿的时候,在PowerMed上发现了一篇和我的想法完全相同的文章见刊了,这对当时的我是非常大的打击。我只能重新选题,以不同的角度重新修改这篇文章。
Q:近五年,您先后发表了20篇SCI论文,这一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后辈?
A.第一点是要不停地跟踪文献,保持科研思维不要落后。
第二点是一旦发现你的想法具有很强的创新性的时候要立刻抓紧时间点把文章写出来,时效性很重要。
Q:作为多家世界知名刊物的审稿人,对于一篇稿件,您最看重它的哪些方面?
A.最重要的是创新性,它是科研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看到一篇文章没什么新意,是在重复其他人的工作,无非就是样本量大一点,随访时间长一点,从审稿人的角度来说,对这篇文章我会留下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
反过来,哪怕在方法学上有一点创新,或者切入的角度有点创新,就算整个临床研究的样本量不是很大、随访时间不是很长,只要有一个创新点能够吸引我,这篇文章也会给我很大的好感。
第二点是文章撰写的规范程度。无论是样本量的计算,还是随访指标的一些体现,整个撰写过程中的规范性其实也体现了科研思路与科研训练的过程。
语言方面肯定也非常重要,有些文章一看就是Chinglish,那么至少在语言上要寻找专业的机构、老师,把语言润色一下。
Q:发表一篇SCI论文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很多人会为此有较重的得失心。在取得这个目标之前,您是如何调整您的心态的?
A.我觉得得失心肯定人人都有,写了一篇论文肯定是希望它能发布在很好的杂志上。但是有些文章需要很好的科研平台才能发到很好的杂志上,当自己的科研平台不是特别好的时候,那可能就会经历很多次投稿被拒、很多次修改。这个时候就要调整自己,得失心不要太重,要平常心看待。
我在写文章遇到阻碍或者写不下去的时候,会跟同学打打游戏。另外我有一个小爱好,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喜欢一边放《甄嬛传》一边写。给自己规定,《甄嬛传》从第一集放到最后一集,我的文章也要写出来了。
在临床和科研间,寻找平衡
Q:您的典型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入院做医生之后,如何协调时间做科研?
A.除了完成基本的临床工作,包括手术、门诊等日常工作外,我会在手机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