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明语文教育研究所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1]的经典名言,引来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无数的解读与论述。这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笔者是一个俗人,当然不能免俗,也来凑凑热闹,谈谈语文教材的“例子”问题。
谈语文教材的“例子”问题,本应该谈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如何经典,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钻研教材,谈如何“挖掘教材”,寻找“教点”和“训练点”,如何教学好这些“范例”;可笔者谈不了这些高深的东西,并且觉得这好像是“教教材”或“教课文”的翻版,才决定谈谈专家学者都不谈的“例子”的功能问题。
“例子”的功能问题是最简单最基本的问题。或许是因为太简单太基本,就如人们大都会吃饭,大都是把饭送到嘴里,而不是送到耳朵眼里一样习以为常;太习以为常的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研究或注意。“文选型”语文教材堆砌的那许许多多“例子”,它们的功能什么?是谁的“例子”?多方面查找却毫无结果,好像没有人研究过。这是不是属于太习以为常的问题?
或许是因为用途太广泛,“举例子”的方法不但经常用于说话、讲话当中,而且广泛用于各种文体的写作当中。虽然俯拾皆是,但为了便于说话,把话说明白,我们还是觉得要精心挑选几个金光闪闪、光彩夺目的例子为好。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这一条意见,就是*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节选自《为人民服务》,作者毛泽东)
②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节选自《中国石拱桥》)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孟子》)
例①是段“讲话”内容,围绕“我们应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而展开。一共5句话,第4句是举例子。运用“我们”采用*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的意见的例子,说明如果“我们”有缺点,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批评,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例②为了更好地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现实存在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等特点,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的认识。
例③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个出身下层的人物在逆境中发奋图强终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事例,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证明有成就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生动形象地论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
上述“例子”,例①中有一个例子,例②中有三个例子,例③中有六个例子,从例子本身看,只是一个个例子,没有什么功能;但是,把例①中的这个例子运用到“讲话”中,就具有了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的功能;把例②中的三个例子运用到说明类文章中,就具有了具体形象地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等特点的功能;把例③中的六个例子运用到论述类文章中,就具有了生动形象地论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观点的功能。“例子”本身只是载体,只有与某种观点、某种事物的特点等发生关系,才能具有一定的表现效能。由此看来,要使例子发挥某种功能不能没有载体,也不能没有对象,某种要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某个要论述的观点就是“例子”发挥功能的对象。从上述三个“例子”不难看出,无论是“讲话”,还是说明类文章,抑或是论述类文章,其例子都是有其“载体”的,也都是有其“对象”的。
口语交际、任何文体的写作,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更好地说明什么、论述什么、表现什么,才需要列举一些事物或事例作例子,发挥例子的功能的。事物、人物事例等可以作“例子”,诗文是否可以作“例子”?是否隐含了“例子”的功能?看以下几个例子:
④“韩孟”,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并称。韩孟是“元和体”中以“奇诡”和“矫激”著称的两家。孟郊年长于韩愈18岁,而韩愈说要“低头拜东野”(《醉留东野》),作《双鸟诗》比喻二人一鸣而万物皆不敢出声。孟郊也有“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戏赠无本》)的话。二人联句,达13首之多。这是两家诗并称的一个来由。唐人有“孟诗韩笔”之称,则是指一诗一文而言。宋人梅尧臣始以韩孟诗并称。《读蟠桃诗寄子美永叔》说:“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偶以怪自戏,作诗惊有唐。”是专就诗而言。大抵两家诗艺术上的共同点是“用思艰险”,不同处是韩诗雄富,境界壮阔,孟诗清苦,风格瘦硬。(节选自《韩孟诗派有何特色》)
⑤文章的高下,反映的是作者思维能力的高下,而课文中蕴含的思维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内容之一。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就有很多课文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维方法。如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人生,以一种心理试验来表达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曹文轩的《前方》是从人内心的矛盾来重新认识故乡,于是对故乡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而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则从山、狼等自然物的角度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把这些文章的思维方式运用到作文中去,学生就能够写出构思新颖的作文来。(节选自《浅析学生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
⑥跟课文学习文章的结构。大家的作品结构往往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特点。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一篇议论文,但其结构却是有着鲜明的个性,文章先破后立,先提出“拿来主义”的对立面:“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然后提出中心论点“拿来主义”,而在论述“拿来主义”时,又是以比喻论证的方式,先从反面论证“拿来主义”的三种错误做法“孱头”、“昏蛋”、“废物”,然后又以比喻论证的方式提出正确的做法“占有”、“挑选”,最后指出实现“拿来主义”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学习其中的论证结构,先破后立,先批驳错误现象、错误做法,然后再从正在论证,就框架而言,我们的议论文写作就不一定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节选自《努力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
⑦渲染气氛。这一点在小说、戏剧中很常见。《生命的意义》一文用“冷冷清清”、“阴森森”的景渲染了刚刚遭受白匪屠杀、严重破坏的肃杀气氛;用“苍翠的小树”、“挺拔的青松”、“如茵的嫩草”又渲染了战胜白匪后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气氛。(节选自《高一语文期末试卷解析》)
例④在介绍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风格特点时,该文段列举诗作说明两位诗人的异同;例⑤列举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曹文轩的《前方》和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三个例子,论述“课文中蕴含的思维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内容之一”的观点;例⑥以鲁迅的《拿来主义》的先破后立,先批驳错误现象、错误做法,后再从正面论证的方法为例,论述“跟课文学习文章的结构”的观点。例⑦以《生命的意义》一文渲染气氛的方法为例,说明什么是“渲染气氛”的表现手法。这些例子虽然没有具体引用出整篇文章或整首诗词,只写出篇名或引用部分内容,但也不难看出,无论是整篇诗文,还是诗文的某个方面、某一部分,都是可以作为“例子”的。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2]这段名言中的“语文教材”,不是指教材本身,而是指“文选型”教材中的主体——选文。这段话是强调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具有典范性,也强调了选文用作教学内容的本质。在选文为主要内容的情况下,语文教材的确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在语文教材缺乏应有的知识与能力系统,没有确定的教学内容的特殊情况下,只能让“例子”顶上去,让他们承担起教学内容的作用。然而,这就来大问题了。
功能是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例子”缺少“对象”,就像人没有了“灵*”,没有了灵*,就是行尸走肉。“文选型”语文教材中的那一篇篇课文,没有针对何种(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就是一个个这样的“孤立”“僵死”的“例子”。“由于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独立完整、容量广博的课文,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与操作过程都从属或依附于一篇篇课文中,所以由编者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那些知识体系和训练系统还是被一篇篇课文支离破碎了。”[3]张巨宏先生在论及语文教材现状时所说的这段话,虽然是针对语文教材缺乏体系来说的,但也指出了“对象”对“例子”的“依附”关系。本来应是“例子”依附于“对象”的关系,现在却颠倒了过来。本应有依附体的“例子”没有了依附体,就是游荡的孤*野*,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这些“例子”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更承担不起其“依附体”所具有的责任。由此不难看出语文教材中的“例子”的荒谬性。
“例子”的错位必然造成语文教材没有明确内容可教的状况。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自然也十分迷茫和困惑:“面对这一篇篇的课文,我们到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就连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也感到无所适从,有一种‘不会上课’的感觉。”[4]在“教什么”上不确定,“用什么去教”的设计便不会有合适的着落,结果必然是教学内容的笼统和混乱,必定使语文教学产生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语文#语文教材列出许许多多的“例子”放在那里,是简单、潦草、不负责任的行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将语文教材形容成“例子系统”,这或许是无奈的揶揄。许许多多的“例子”堆在那里,能有什么“系统”?即使按照小说、散文、说明文等分文体、分单元“堆放”,仍然是“砖头”“瓦块”“钢筋”“水泥”等的分类堆放,是不能称作真正的“建筑物”的。语文教材这个宏伟的“建筑物”,不是随便堆砌就可以建筑起来的。它是人们为了满足语文教育的需要,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利用科学的物质技术手段,根据一定的美学法则组织起来的知识与能力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要有知识内容序列,也要有典范的“例子”序列作支撑。教材是教与学双方使用的基础性阅读材料,如果不具备这些特质,都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教材。“现在教材不像是一本语文书,它不是一个教材,它很像一本‘人文杂志’,一个个单元就是一个个杂志的栏目,然后按照这些栏目来选文章。”[5]这话说的一点不为过。不知道是谁的“例子”,语文教材不像教材,是造成语文教学诸多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语文教材的知识与能力系统所包含的各个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是语文教学所要学习和训练的对象,它需要古今中外那些典范的文章作例子。“语文教材中的例子不是孤零零、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而是有一定的量,一定的格,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设置的。”[6]编入语文教材的哪些典范的文章,应真正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设置的“例子”,其功能就是形象、生动地“说明”“论述”“表现”这些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教科书编写应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7]让教材中的“例子”真正发挥“例子”的功能,防止“例子”角色错位,才是称其为真正的语文教材。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版,第页.
[2]苏平利.教材无非是个例子[J].国培计划研修论文.
[3]张巨宏.对中学语文教材体系序列化现状的分析与展望.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