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伟分享假设一种生活的态度和行走的姿态
TUhjnbcbe - 2022/8/2 18:37:00

这几天,为河南教师成长书院的学院们讲“课题研究”。就我看来,我们可以用常规的方法去做无难度、无新意或者不值得花精力去研究的事(凭借经验做一件常规的事);可能采用探索性、尝试性的方法去做遇到带来新的问题、自己有了新的想法、或者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的事,也就是用研究的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用研究的方法做出一件事,或者完成一项研究);还有可能去解决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有一定的规范要求,需要一定的研究基础,最好有一个研究团队的课题(完成需要申报、并经相关部门同意、管理与验收的课题)。逐渐递进,相应的要求会不断增高,其完成者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也会越来越小。

就课题研究而言,自己并不特别感兴趣。尽管自己在绵阳市涪城区牵头主持的“校本培训研究”获得过教育部师范司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试验区项目成果一等奖”,并主持完成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教育案例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但终究自己现在没有学校科研的压力(可以通过文章、著作完成不求进步的科研工作量),也不太愿意因为课题要求而受约束,所以就课题研究,自己不如很多同事和许多优秀的中小学教师。

在河南教师成长书院杨雷老师邀请我为“课题研究”班导师的时候,想过谢绝。后来一想,总还有些基础,还可以得到锻炼,于是当成一次学习和整理机会,终究还是有点被“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今天(7月19日)上午和学员们讨论“课题选题、变量和假设”的话题,分享结束是交流。结束前,有老师留言:

尽管自己未必能讲好,但想对学员负责,这里先想想回应一下。

就我看来,人就生活在假设中,在《教师思维

关于教育假设》(可链接)一文中,我有过这样的表达:

恩格斯曾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乔治.奥尼尔认为:“‘假设情况’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我们自身及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看法,是我们假定或认为真实的东西,也是我们凭借独一无二的直觉能理解的事实。”人是有意识的,但对未来的意识从本质上是假设的。而人是需要假设的,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头脑中建蜂房就是实践之前假设建蜂房的过程。可以说,假设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人生活在对世界的假设中,我们总是基于假设而行动。

在面向未来的时候,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存在某种可能性的中间地带,我们不仅需要假设,而且也只能假设。教育面对的是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具有种种可能性,谁也不能绝对肯定自己对教育的“知”一定正确,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教育预测一定能够出现,谁也不能为计划中的教育未来“打包票”,……面对实践,教育的“知”只能是假设,教师同样需要教育假设的思维方式。

我以为,假设本身表明了一种尝试的、审慎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研究和反思的生活实践。回望自己的教师人生,自己较为得意的是尝试地对“观课议课”“课程”“教育假设”“文化”“经验”进行了别样的理解,自己自觉地进行了相应的生活改善的实践,分享出来,也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认同和接受。

可以说,研究假设是研究者需要证明的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假定,研究假设限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下列两例:

以“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为例,研究假设是“创造性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能具有影响”,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创造性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否存在影响?可能在哪些方面存在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

“开展创造性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研究”的研究假设则是在假定“创造性教学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下,研究某些准备付诸实践的创造性教学措施(自变表)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怎样和在多大程度上产生了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假设本身需要研究,形成和提出假设本身就是研究的过程。这里试以中医诊治为例。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的研究可能提出对患者身患疾病的假设,基于假设这样的假设又可能有某种处方可能对症下药、能帮助患者的假设。基于这样的假设处方并让病人服药,然后观察处方能否药到病除,是检验病症判断(假设)是否恰当。这里的假设就是一种研究,它需要借助经验和认真的比较;如果是西医,可能就会会采用相应的仪器对人体的某些部位(或分泌物)进行检测。

就教师的行动(实践)研究而言,我以为有这样的过程:观察到的相关状态和现象(犹如患者的病症,这可以看做需要改变的因变量)——对现象分析,找出存在的关键和重要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是一种假设,有问题找准没有的差异,犹如对患者病症判断)——根据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假设,可以看成自变量,其表达为“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某种现象得到改变”,犹如某种药方可以治病救人)——进行变革实践(这是操作自变量,犹如处方和让病人服药)——达成某种现象改变并对相关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检测(因变量观察,犹如病员的身体康复情况观察)——证实或者证伪假设(某种方案对改变某种现象有效或者无效)。

教育是复杂的,一种改善的行为可能导致多种改善的结果,而改变一种现象可能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这一方面增加了相应自变量与因变量分析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决定了教育改革不能只考虑单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自变量、因变量和教育假设的处理:一是要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给出操作性定义,自变量的具体有哪些?从哪些方面入手?会怎么做?因变量从哪些方面考察和观测?都需要操作性定义。二是因为因变量本身的多样性,所以,每一项研究都可能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一组假设。比如,我要借鉴某种理论能起到指导作用,我需要有“某某理论能对指导和解释某种研究的假设,然后要做一定的论证”,再如关于工具的“某种工具对研究、改善某种自变量有意义有价值”,关于方法的“某种方法能引起自变量的理想变化”,关于某种实践方案的“某种方案能引起自变量的理想变化”,关于路径和模式的“某种路径和模式对解决某一问题有效果”……这样的理论发现、工具发现、方法和路径发现体现了研究和探索,是假设生活的一种表象。

生活随时在假设,随时在验证。研究更是时时有假设,时时有验证。研究在建立假设、验证假设中进步和发展,这样一来一项研究就会有或核心或相关、或主要或次要的很多的假设。为简明扼要,在表达时可以就最核心的、有一定新意的假设做一论证和交代,不必面面俱到地说出来和写出来。但做研究,通过做什么得到什么的手段与目的,以及某种主要手段可能达成某种特别目的的假设是一定要清晰的。

说到这里,欢迎批评。如何借用,说明出处。

下面几张图片是留存纪念和自我表扬的,不用看哈,谢谢积极参与的老师们。

人物介绍

PROFILE

陈大伟

成都大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

致力推动创造教师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观课议课变革实践,慕课“教师职业道德”在“中国大学MOOOC”上线,被誉为教师教育的“桥梁专家”。“观课议课”的实践和主张在《人民教育》刊发,年第9期列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共33件)。曾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获得成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篇论文在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全文复印,已出版《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影像中的教育学:从电影中体悟教育与人生》24本著作。

本文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伟分享假设一种生活的态度和行走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