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作者简介: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著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程翔与语文教学》《课堂阅读教学论》《说苑译注》《〈论语〉译解》等。《论语》是儒家经典中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钱穆《论语新解》称:“《论语》一书,乃孔门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称:“《论语》为中国第一书。”)。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读《论语》就没有资格谈论儒家学说,就没有资格谈论孔子,甚至就没有资格谈论中国古代文化。可以说,《论语》是中国读书人不可绕行的文化经典。中学生读一读《论语》是完全必要的。“论语”作为书名,最早见于《礼记·坊记》。“论”读lún,是编纂的意思。“语”就是说的话。《汉书·艺文志》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意思是说,“论语”这两个字就是编辑孔子及其弟子们说的话,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整理而成的。这些话充满了丰富深刻的含义,反映了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的生活和思想,再现了当时弟子们跟从孔子学习的情景,记录了孔子和他同时代的一些重要人物交往的史实,展现了春秋末期复杂的社会背景。可以说,作为语录体著作的《论语》其文化价值是极其重要的。要想读懂《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的生平。《论语》共20篇章(采用杨伯峻《论语译注》章节的划分),并不是按照孔子从青年到老年的时间顺序编辑的,如果不了解孔子的生平,理解这些篇章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当然,要想了解孔子的生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孔子传记,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钱穆的《孔子传》,匡亚明的《孔子评传》,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鲍鹏山的《孔子传》,还有其他人写的孔子传记小说等。中学生课业负担很重,不可能把这些传记都找来阅读一遍,笔者以为《孔子的故事》最适宜中学生阅读。一、孔子生平简介孔子(前-前),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的祖先本是宋国人,后避难来到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因立有战功,以勇力闻名。叔梁纥先娶施氏,生有九女,没有儿子;后娶妾生一男子,叫伯尼(又名孟皮),但有残疾。于是叔梁纥在66岁时又娶了颜氏女——颜徵在。她在鲁襄公22年夏历8月27日(公元前年9月28日)生下了孔子。孔子3岁的时候,叔梁纥就去世了。于是,颜徵在带着儿子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内的阙里居住,那里是颜氏娘家住地。孔子小时候的生活是贫困的,但在母亲的教育下,得以健康成长。《论语·子罕》中记载孔子回忆少年生活时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干过下苦力的活,像是放羊,放牛,做吹鼓手,等等。20岁后,他做过“乘田”“委吏”这样的小差使,帮人家管理牛羊和仓库。孔子从小善于学习,尤其喜欢演习周礼。孔子曾经拜见郯子,向他学习官制。孔子进入太庙,虚心好学。他还到周天子的都城雒邑(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学习周礼和古代文献,并向老子请教。孔子还曾向师襄学习音乐。当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子都认真学习。除此之外,孔子还广泛学习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并融会贯通,为他后来整理“六经”奠定了基础。他回忆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持之以恒的勤奋学习,为孔子奠定了坚实的学问基础。可以说,孔子求学的经历对中学生颇有借鉴意义。孔子从30岁到50岁,这个时期主要在鲁国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孔子的著名弟子,大都在这个时期受教于他。期间,孔子曾经到齐国谋求发展,齐景公打算任用孔子,由于晏子的反对,没有成功。在齐国,孔子听到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大约有两年的时间,回鲁国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50岁以后的四年里,孔子在鲁国做官。他先是做中都宰,即中都县长;后又做小司空、大司寇,位列上卿。当时的鲁定公并不掌握实权,国家大权掌握在季孙氏(季桓子)手中,所以孔子要向季桓子负责。定公十年(公元前年),孔子随从定公参加与齐国国君会盟的夹谷(今山东莱芜市南)之会,并担任司仪。在会盟中,齐国制造混乱,想要乱中劫持定公。孔子大义凛然,怒斥对方,折冲樽俎,迫使齐景公有所收敛,维护了国家尊严。夹谷之会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孔子的威望,赢得了定公和季桓子的信任。于是在孔子54岁的时候,代理季桓子处理国家*事,成为国家的第三号人物,这也是孔子一生中所担任的最高职务。孔子对季桓子的专权行为早就不满,对孟孙氏、叔孙氏这两位权臣也很有意见。孔子想利用手中的权力削弱“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都是鲁桓公儿子,所以称“三桓”。季孙氏任司徒,孟孙氏任司空,叔孙氏任司马。季孙氏权势最大。)的势力,于是在公元前年提出“堕三都”的主张。“堕”通“隳”(huī),指拆除城堡的城墙。“三都”是“三桓”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的城堡,派家臣管理。这些家臣盘踞城堡中搞独立,“三桓”对他们已经失去控制,他们可以越过“三桓”直接干预国*。这就是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见《论语·季氏》第2章)。在孔子看来,这是国家*权制度中极不正常的现象。鲁定公苦于没有实权,所以完全支持孔子“堕三都”。“三桓”鉴于对家臣失去控制,也同意“堕三都”。“三桓”起初并不明白孔子的真实意图,可以说,孔子充分利用了国君与“三桓”的矛盾和“三桓”与家臣的矛盾,使他们都同意并支持孔子的提议。“堕三都”起初比较顺利,叔孙氏的郈都(故地在今山东东平东南,郈,读hòu)和季孙氏的费都(今山东费县西南,费,古读bì)先后被拆除。但是到了拆除孟孙氏成都(在今山东宁阳)的时候,孟孙氏突然明白了此举对他不利,便改变了态度,致使季孙氏和叔孙氏也如梦初醒,开始反对“堕三都”了。这样,孔子的计划遭到失败,他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动荡生活。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大夫、家臣的僭越行为普遍存在。孔子推崇周文王、武王那样的圣王,幻想实行仁*德治。于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出现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道鸿沟决定了孔子的主张必然行不通,必然到处碰壁。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也就是孔子从55岁到68岁,他离开家乡,在外辗转漂泊14年,到过卫、曹、宋、陈、郑、蔡、楚等国家,在卫国的时间最长,其次是陈国。流浪期间,孔子遭遇多次险情,险遭宋司马桓魋(tuí)杀害,还曾断粮于陈、蔡之间达七天之久,师徒饿得面带饥色,连站立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在郑国东门口,孔子和弟子们走散了,他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那里,有人看见后对子贡说,东门站着一个人,疲惫不堪,无所适从,就像一条丧家狗(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流浪期间的凄惨情景由此可见一斑。公元前年,已经68岁高龄的孔子接到季康子(季桓子的儿子)的邀请,回到鲁国,从此结束了流浪的生活。孔子晚年主要整理古代文献(经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有《诗》《书》《礼》《易》《乐》《春秋》,号称“六经”。),编修《春秋》一书。公元前年夏历二月的一天早晨,孔子拄着拐杖,站在家门口,轻轻地唱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唱罢,对着门坐下,长叹一声,说:“予殆将死也。”七天后,就是鲁哀公十六年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73岁。孔子19岁结婚,妻子是宋人亓官氏(李零教授据汉《礼器碑》考证应为‘‘并官氏’’),生有一子孔鲤,字伯鱼(《孔子家语·本姓解》记载:“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生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鱼年五十,先孔子卒。)。孔鲤的儿子孔伋,字子思,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治家和教育家,同时还是文献整理家和音乐教育家。孔子的伟大贡献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自汉代以来历代王朝所尊奉的圭臬,《论语》一书也成为中国人的“圣经”。叔本华说过:“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谁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李天纲《圣经一百句》第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年版。)今天的中学生,亲手触摸那久远但仍然鲜活的文化原典,切身感受哲人的思想和情感,用来滋养自己的心灵,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孔子教育他的儿子伯鱼时说:“不学《诗》,无以言。”笔者认为,不读《论语》,人生大憾!孔子的思想和情感,能让读者感受到一股股清明的泉水在心底流淌,请同学们掬一捧清泉润泽一下自己的心灵吧!二、关于“仁”学术界普遍认为,“仁”是《论语》中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字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都没有出现。《尚书》中出现了一次,《诗经》中出现了两次,含义并不清晰。到了春秋时期,“仁”字逐渐多起来:《国语》中出现24次,《左传》中出现33次,基本含义是“爱人”。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次,含义也丰富并清晰起来。第一,“仁者,爱人”,即尊重人,重视自身修养。这在《论语·颜渊》中孔子有清晰的表述。第二,“礼”是“仁”的外在表现。“礼”字在《论语》中出现了75次,它与“仁”是表和里的关系。第三,“仁”体现社会伦理观念。《论语·阳货》中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第四,“仁”从“孝”始。孔子提倡“孝”,并成为他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忠恕”是仁学的重要内容。《论语·里仁》有: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第六,“仁者,人也。”这是《礼记·中庸》中记载孔子的话。这句话最能体现孔子“仁”的含义。孔子认为,“仁”体现人的精神品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人具有道德性,追求精神生活,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论语·里仁》中记载了孔子在对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的一段话: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中学生阅读《论语》,既要弄清“仁”的基本含义,又要弄清“仁”的引申含义,结合语境来灵活把握“仁”的内涵。三、关于“礼”“礼”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75次,仅次于“仁”,也是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礼”?它源自周礼,指周朝传统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等,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它体现周朝的*治、经济、文化的面貌。周灭商后,周人一统天下,周礼也就成了维护周朝统治的法宝。孔子十分推崇周朝的社会制度,盛赞周公的文化建设成就,幻想回到周公时代。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他还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孔子对周公的崇拜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经常在梦中见到周公。一旦不能梦见周公,他就有一种失落感,就感到上天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说“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具体来说,“礼”包含以下意思:第一,“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第二,“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是统治秩序。第三,“礼”是国家典制,是一切活动的准则,是人际交往的规范。孔子是“礼”的提倡者,也是实践者。《论语》中多处记载他遵循“礼”的言行。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人如果离开了“礼”,就寸步难行;有了“礼”,这个社会才是和谐的,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那么,“仁”和“礼”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仁”的本质是一种人道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谅解、关怀、容忍,也强调广大人民生活的安定、祥和、富裕、有教养。怎样才能保证“仁”的实现呢?这就必须用“礼”来加以保障。“礼”具有制约作用,使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为做事言谈。因此说,“仁”是内容,是本;“礼”是形式,是表。四、关于“君子”和“小人”《论语》一书中,“君子”出现了次,经常与“小人”对举。因此,阅读《论语》一定要清楚“君子”和“小人”的具体含义。《论语》将“君子”“小人”对举的地方很多,下面举例说明: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这些例句中的“君子”主要指有地位、有道德的人。“小人”主要指地位低下、修养低下的人。在孔子看来,这个社会要想有进步、有发展,须依靠正人君子,他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培养人的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成为“君子”。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对“君子”的精神追求,对“君子”的道德水准,对“君子”的修养,都有具体的阐述,提出了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的概念,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内容。当然,孔子对“君子”的论述,会让读者感到他是追求十全十美的理想境界,这种理想境界在现实生活中谁能够做到呢?不可否认,“君子”一词的确寄托了孔子的美好理想,从某个角度讲,孔子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正是有了这样的理想,才使人们有了追求的目标,有了奋斗的方向。儒家思想就是让人们在一生中不断奋斗,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人类生生不息,繁衍发展,靠的就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我对孔子的理想主义情怀甚为感佩,奉为楷模,激励自己,战胜困难,百折不挠。五、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大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创办私学。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普通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孔子首创私学,把教育推向民间。孔子从30岁开始收弟子,一直到去世,历经43载,培养了大批弟子。司马迁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后人通过他丰富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了他重要的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说:“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说的“无类”,过去人们理解为不分贵贱贫富,现在有人指出是不论聪明愚笨。都讲得通。孔子的弟子中,有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这样的贵族子弟,也有家境贫寒的穷人子弟(占主体)。这种平等教育的思想,冲破了学在官府的藩篱,十分可贵。有人说孔子的“无类”是相对的,他把二分之一的女性排除在外,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笔者以为,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孔子招收女弟子,我们不能拿现代观点去要求两千年前的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的教育不用固定模式,而是根据他们各自特点对症下药,这就有了针对性。《论语·为*》记子游和子夏都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不相同的。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56页,中华书局年版)再比如《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性情勇敢但卤莽,孔子“退之”;冉有优柔寡断,孔子“进之”。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教育场景啊!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之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孔子还注意到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教师的教育行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