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音高等音乐教育研究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利可共而不可独”(曾国藩)。
知识共享,欢迎学习转发交流。
原文载《中国音乐学》年第1期
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文丨郭小利
摘要
本文以国内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重要事件、重要观点为切入点,梳理音乐教育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总结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分析当前存在的瓶颈与问题,并就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前景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具有很长的学科前史。早在先秦,思想家们就已经从人生、道德和社会等哲学高度论述乐教或者礼乐教育。20世纪初期,受西方影响,中国学术界出现美学和美育研究之风,关于音乐教育的思考,大都依附于大艺术教育概念下的美育理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由于美育并不仅仅包括音乐教育,美育的研究主体并不是音乐教育者,且没有触及到音乐教育问题,还不能称之为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本文试以国内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重大事件为依据,将从如下六个方面进行梳理评述。
一、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成果的零星初现
年,廖家骅先生发表了《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1],这是我国第一篇音乐教育哲学文章。作者倡导“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音乐教育观是音乐教育哲学的核心内容。音乐教育观包括音乐教育本质论、音乐教育价值论,以及音乐教育目的、任务、方法的研究等。当音乐教育观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时,就具备了音乐教育哲学的学科品格。他认为,音乐教育哲学作为理论,具有指导音乐教育实践的作用,应加强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建设。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美育的手段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马克思所指出的关于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借鉴美国学者贝内特·雷默的思想,也认为音乐的本质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音乐教育的本质属性。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音乐与音乐教育均属上层建设,具有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和阶级性。音乐教育是双重性的文化复合体,既有人类社会的共性,也有国家和民族的个性;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时代的现实性。国际化的学术视野、音乐教育比较研究,有助于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
廖先生发表上文之后,陆续有学者对音乐教育哲学进行探讨:朱琳从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包括构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借鉴外国音乐教育教学经验等)、音乐教育学哲学基础的思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张帆将普通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从人的发展角度论证音乐教育的价值。胡健认为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强调其审美属性;辩证看待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的本质属性(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成,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应;音乐是以运动着的乐音为构成物质材料的一种艺术);构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音乐教学法等。齐易认为音乐的辅德、益智和健体等功利性功能并不能直接实现,而是以间接的方式起作用,并具体阐述了这些功能的具体实现路径与效应。[2]
二、北美音乐教育哲学译介与研究热潮
20世纪90年代,桂勤、谢嘉幸等是较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