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论语道德经丝布精装版人生最好的
TUhjnbcbe - 2022/6/2 21:54:00

中国人,没有不读《论语》和《道德经》的。

林语堂曾说:“中国人得势时都信儒教,不遇时都信道教,各自优游林下,寄托山水,怡养性情去了。”

不懂的人会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但其实,这是中国人不为外人道的处世智慧:以儒为表,以道为骨。仕途顺利时要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浮沉,失意之时,又能放得下,才称得上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咱先说《论语》。古今中外的高人,谈起这部经典,已经不再是读没读过的问题,而是一生读了多少遍。

○朱熹终其一生都在读《论语》,不断的完善修订他的《四书集注》。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他九十多岁时,仍在读《论语》。

○马云说,重复看的书只有三样:《论语》、《道德经》、《佛经》。

当你站在一定的高度时,想要洞察人心、处世游刃有余,就得懂点儒家的处事哲学。

▲年,《论语》已被教育部列为高考必读书目。

今天我推荐的《论语》版本,熟读多遍的人看了,也会觉得别开生面,对以前一知半解的问题忽然豁然开朗。

对于第一次读的人,它又十分浅显好懂,读一次像读五次,忘都忘不了。

这本书是两千年一遇的珍奇善本,其中所收录的,正是跨越多年时空的豪华阵容:

公元前多年,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论语》

年,明末高僧蕅益大师为《论语》写注释《论语点睛》

年,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亲笔手写《论语》

年后,郑板桥创作兰、竹、石等绘画作品

年,近代教育家江谦撰写《论语点睛补注》

没读过这个版本的人,很难说自己搞懂了《论语》。因为“儒”不是光从文字里读出来的,更是靠感悟出来的。

这版《白话论语》,集原文、注释、补注、书法、国画为一体,让你在品字、赏画的过程中慢慢感悟“儒”的真意。很多人读过后不由惊叹:不愧为是中国人的圣经!

该书所收录的《论语》,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手写书法作品。

他的书法自成一格,用隶体掺入行楷,世人誉之为“板桥体”。

这版《论语》全文,更是古今罕见的《论语》全篇书法长篇巨作,风骨清健峻拔,不群古今。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从郑板桥的字中不难看出竹子的味道他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

书道即是大道。阅读此书,不仅可以领略《论语》的微妙经义,还可一览书法之美,一举两得。

蕅益大师,明末四高僧之一,是数百年间难得一见的博学高僧。

《论语》迄今有上千种译注:朱熹的注解侧重义理,钱穆的注解则考据全面,南怀瑾的注解偏向修行,杨伯峻的注解侧重文译理解……

而蕅益大师的注解,则借用佛家的视角读入世之经书,不泥几千年的旧说,文字凝练,直入心源,会给你另一种角度的见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再熟悉不过的话,竟也有另一番禅意生动的高见:

学而不思即有闻无慧。思而不学即有慧无闻。罔者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也;殆者如增上慢人,堕坑落堑也。

郑板桥除了板桥体,他画的竹、石、兰更是为人称道。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他画的竹、石、兰,坚定不移的风骨,与《论语》中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君子气节最为相和。赏画间,书中思想也慢慢明晰。

本书44幅插画皆出自郑板桥之手,精选其竹、石、兰等题材画作,世所罕见,极其珍贵。

▲本书页的墨竹图(又称竹石兰蕙图)在年曾经以万元的拍卖价成交。

江谦先生是民国硕儒、近代著名教育家,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始人。他早年皈依民国高僧谛闲法师和印光法师,和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很要好的朋友。

他有深厚的儒学功底,又通晓佛法。他在蕅益大师《论语点睛》的注解上用白话补充,让读者更明白大师的微言妙义。

从《论语》中觉悟出世之道,其补注也堪称精彩绝伦。

▲扫描书封上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语道德经丝布精装版人生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