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四大生涯理论个人发展的底层逻辑
TUhjnbcbe - 2022/5/29 14:09:00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8/6314286.html

关于个体进化

分享个人成长的底层逻辑、思维模型、方法论。

●原创:仅有7%的公号仍坚持原创

●增量:新观点、新视角,提供信息增量

●深度:不产瓜、不从众,分享深度思考

这是生涯系列的第1篇文章,主要介绍四大经典生涯理论。

我写的所有内容都围绕这个主题,探讨一个人如何加速成长、跨越阶层、获得新的体验,而生涯理论是在具体场景中解决个人发展问题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因此,了解生涯理论对个体进化非常重要。

总体而言,学理论有什么用呢?学理论可以防止你犯傻。

比如,掌握了万有引力定律,你就不会跟地心引力作对,不会幻想自己一跃而起腾空万里。

比如,掌握了概率论,你就不会去买彩票,交智商税。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四大经典生涯理论。

01特质论

年以后,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晚期的时候,城市中有大量专业职位空缺,于是有大量农民涌到城市工作。根据农民们的不同个性和性格把他们进行分类,然后去匹配不同的工作岗位,这就是特质论。

特质论背后的隐喻是:钟表与齿轮。

也就是说社会的职业体系是既定的、固定的、不能改变的,像一架钟表。而个人作为齿轮,要根据自己的半径、形状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嵌入这个系统,让这个钟表系统正常运转起来。

特质论的主视角是企业,是企业根据自身所需挑选它想要的零件。作为个体的齿轮是无法窥见钟表的全貌的,个体的工作状态往往是单调乏味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生产流水线。

02生涯发展论

年以后,全球的人文主义运动兴起,人们渴望稳定与幸福,所以将视角从企业转移到了个体身上,生涯发展论按时间维度将人的一生划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0-14岁:成长阶段。

14-25岁:探索阶段。

25-45岁:建立阶段。

45-65岁:维持阶段。

65-80岁:卸任,养老阶段。

生涯发展论背后的隐喻是:树。

一棵树从种子到树苗,再到茁壮成长,再到参天大树,再到枯死凋零,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人亦如此。

03学习适应论

年以后,新生事物、新的行业、新的岗位层数不穷,就像今天雨后春笋般的互联网企业一样。只要你的学习速度足够快,你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节奏,进而获得职业成功。

学习适应论背后的隐喻是:适者生存。

你最先学会了电商,你可以适应第一波电商发展大潮,成为头部电商品牌。你最先学会了拼团购物,你可以打败传统电商。你最先学会了直播带货,你又可以打败传统电商和拼团购物。

04建构论

年以后,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急剧攀升,类似疫情全球爆发这样的黑天鹅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在迷茫的主基调下,开始追问自己,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建构论背后的隐喻是:探索人生的可能性。

人生就像一张空白画布,关于这幅作品你可以有无限的想象力。

你看,并不难吧,关于生涯的四大经典理论是很易于理解的,但学理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理论的边界,也就是说,你要知道这个理论适用于/不适用于什么场景。

特质论的本质是找到最佳定位,也就是解决如何做选择的问题,它不适用于选项不充足的情况。

比如,一个大学生本来就不好找工作,可选项很少,却用特质论分析一通,这个工作跟自己性格不合,那个工作跟自己三观不匹配,最后没得选了,只能失业。

发展论的本质是走通最优流程,它能够帮你从很长的时间跨度中分析出现阶段的重点是什么,它不适用于火烧眉毛的情况。

比如,高考前就别思考长期的人生意义问题了,先把高考考完才是最重要的。

适应论的本质是掌握关键技能,解决发展慢、缺乏竞争力的问题,不适用于定位错误的情况。

比如,一个内向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人非要去做销售。

建构论的本质是寻找工作的意义,解决工作没动力、工作无感的问题,不适用于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

比如,不工作立刻入不敷出,就别天天寻找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了,填饱肚子最重要。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生涯的四大经典理论,这只是生涯系列文章的开端,后面我会继续分享关于生涯的实操技巧,欢迎围观。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大生涯理论个人发展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