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传统育儿观二育与教的不同,传统育儿的
TUhjnbcbe - 2021/7/29 16:44:00

一、育与教有什么不同?

我们总说教育孩子,其实,教与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也有明确的顺序区分,我们今天很多教育上的出现的问题,都是家长没有理解教与育。

我们先说教,《礼记·学记》中记载: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过来人纠正后来者,是一种规范引导,或者纠偏修正的过程。那么,反过来说,能够规范引导我们,纠偏修正我们行为的人,都可以是老师,这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

而育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概念,育,指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磨炼孩子的意志,并用高雅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一个孩子所养成的气质、素质,就是通过育而来的。

我们举例例子说明教与育的不同,我们都知道电脑要装系统才能使用,育就是电脑系统,电脑性能的好坏,根本原因都是系统的好坏;而教就像系统上各种软件,有了绘图软件,电脑就具有绘图功能,有了文本编辑软件,电脑就有了文字编辑功能,当软件出了故障,我们就会使用杀*软件,这些都是教的价值。

所有人在成长初期都先育后教,逐渐过度到边育边教,再到后来价值观固定后,只能教,无法育,所有的改变都需要通过自悟来修正。

二、古代精英阶层怎样培育孩子?

孩子从四岁左右开始发蒙认字,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书籍,不仅是认字,先建立模糊三观,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认字以后,大概六岁左右开始读经典,《孝经》、《大学》、《中庸》,建设基础三观。每天必须先温习旧书,能背诵串讲则过关,旧书温习完以后,开始学习新书内容。

八岁左右的时候,要过学、庸、论、孟四书关,不仅要熟读、背诵和会引用前面的《大学》、《中庸》,还要深度学习《论语》和《孟子》,建设深度价值观和人生观。

先读孝、学、庸,后论、孟,这个先后顺序一般不能颠倒。

然后是更专业的学习过程,大概在十二岁左右学习五经,顺序是:《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建设高阶世界观。这个五经学习是基础,每个人都必须学,同时也可以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深度研究,生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像现在的论文一样,这样就能体现个人的优势。

经过这个过程,年龄大概都在十六七岁,可以承担部分家庭事务,或者进入社会选拔体系。

三、如何快速培育?

我们当下大家都希望快速高效,那么有没有快速高效的培育孩子的方法?培育孩子最怕快速高效,我们都学过拔苗助长,大概我们今天的家长,多数人都是在拔苗助长。

能毁了孩子人生的,不是社会,不是学校,而是家长。

如果没有能力培育孩子,古人也提供了解决方法,这就是传统经典蒙学书籍《弟子规》。

《弟子规》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学和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传统读物。

《弟子规》融读经与识字、为学与为人于一体,教导儿童读诵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它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待人处事的道理与具体方法。

对于3~7岁的儿童比较容易去理解,还有助于脑部的发育。它语言流畅,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接近白话,读诵时朗朗上口,有利于儿童培养语感,陶冶情操,为学习其他经典和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特别推荐有孩子的家庭,让孩子熟读或背诵《弟子规》。

基于传统育儿观,解读与分享古人的育儿经验与方法,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性格、学习等方面的困惑,欢迎探讨与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育儿观二育与教的不同,传统育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