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命运早已注定吗论语浅说
TUhjnbcbe - 2021/7/9 23:30:00

讲述

虚空先生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与人主动谈及“利”、“命”、“仁”。为什么呢?首先说“利”。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性总是趋利避害的,圣人所以不常讲“利”,是担心人们一心求利,违背道义。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交往做事,难免怀有功利之心,即便是父子母女也难出其外。

比如很多父母爱孩子,为其倾其所有,时间、精力、金钱......这本是人世间最无私与美好的事,但大多父母多少会有些期待,即便无须物质上的回报,也至少希望得到孩子的一句感恩与感谢。

然而世事常与人愿违,从求学交友到婚嫁生子,子女们难免有自己的心意取舍,如果父母认为子女没能顺从自己的意愿,或者没能按照他们期望的方式回报自己,便容易心生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你居然这样对我?没想到你这么不孝顺,我真是白养你了!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婚了!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怎么会辞去工作?”

言语无形,却比刀剑伤人,有时候,一些话一经出口,便是有天大的恩情,似乎也一并抵消了。人心所以冷漠,人情所以淡薄,多由此些私欲、利害而起,不论大小。

事业上也是如此。很多人遭遇困境,在企业中无法立足,生意失败,会认为是由于自己欲望不够强烈,动力不足导致的。实则不然,正是由于他们私欲过重,才让自己陷入困局的,因为当我们被私欲所缚时,极易受利益驱使,做出违背道义的事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即便前期侥幸赚到一些钱,也终会因最终的失败散失出去。交朋友也同样,如果别有目的地与人交往,他人必然可以感受到,友情也不会真诚和长久。

《大学》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德此有财。”修身是根本,无论是生意工作还是情感关系,皆是果,皆是“末”。如果平日注重涵养德性,有道则进,非道则退,所思所想皆是如何贡献自己的价值,帮助他人,一切不假外求,自会不请自来。

命。夫子为何不谈天命,因为人一旦认同“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便容易放弃努力,听天任命。实际上命中有定数,亦有变数。样貌美丑、天赋高低、家庭出身,从出生便已既定,如同牌局已开,摸到什么牌已无法更改,此为定数。何为变数,一副牌如何打,权看自身,有好牌打败的,也有烂牌打成的,看了开头,未必知道结局,所以仍需努力。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事物成败除了需要内因,仍需外缘,不全由己定。但如果手中的牌,本就不好,又不努力,成事便几无可能。

想赢一局牌需要熟悉游戏规则,想赢得人生同样如此,所谓“就有道而正焉”,不明事理,不明天道循环的规律,则为人处事便难免悖理而行,如人想去某地,却总入歧路,终难到达。所以要想改变命运,明道、明理是前提。

仁。熟悉《论语》的朋友可能会认为,明明《论语》有很多篇幅谈论仁,为何还说“罕言”呢?实际上关于“仁”的部分多是对答,不是主动谈论的。

为何不去主动谈呢?因为人们无论是学习还是修行,常常容易陷入名相当中,不可自拔。一旦被告知“仁”是什么,便容易掉入概念当中,误以为自己懂了,而不去践行。如同看了菜谱便以为自己会做菜,看到一个道理,还未去做,便认为自己懂了,实则差之千里。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没去践行的知,不是真的知。

然而孔子虽很少主动谈“仁”,但其字字句句皆有“仁”在。如答子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能够推己及人地做过去,自然可以体会到“仁”为何物。夫子不谈“仁”,如同老子难言“道”,因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须力行便好,功到自可成。

本浅解记录,取自虚空先生直播的音频,由于直播中穿插有听众问答,稿件冗长,虚空先生未能过目,编排和整理是在确保先生解读原意的基础上,由热心听众完成,舛误难免,恳请读者海涵指正。

整理

虚空婷婷

校对

虚空婷婷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每日直播

每晚20:00,虚空先生通过平台讲解修行之道

抖音

快手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命运早已注定吗论语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