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这样逐句读《论语》的方法似有不妥,难免不能统观圣人思想的全貌而有失偏颇。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这么啃,根本就无法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
就跟小学生识字一样,急不得,还是慢慢来吧,等到终于能通读全书了,或许会另有感悟,到时再说吧。
学习不可攀比,读书更得按自己的频率来,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匆匆过一遍,还不如不读。
今天来看一句很熟悉的话,“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句中“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在此处指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孔子的意思是:满口好话,满脸堆笑,很少是“仁”啊。
仔细分析这句话,我们可以读出三层意思:
1、不要被花言巧语所骗,说话好听,态度好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2、不要以为讲究“仁德”就必须违心的说好话、装笑脸、讨人欢心。
3、也不要以为外表诚恳谦和,不说甜言蜜语的人就一定是“仁德”的。
先看第一点,我们身边总有些人特别会说话,“巧舌如簧,口吐莲花,妙语连珠”之类的词语就是专门用来形容此类人的。有时候,我们可能还会因此而自愧不如,自己怎么就没有人家那两下子呢?
可是时间长了我们往往会发现,说话漂亮的人不见得做事就好,态度恭顺和善的人不一定就有好的德行。看人说话,见风使舵,唯利是图,两面三刀的人,往往口才都好,但你愿意做这样的人吗?
被花言巧语蒙蔽的事实多不胜数,让甜言蜜语欺骗的状况层出不穷,前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做派屡见不鲜。因此,人们不得不提醒自己和身边人,提防巧言令色的人,小心花言巧语之类的糖衣炮弹,防备慈眉善目掩盖下的陷阱和迫害。
孔子千百年前就为此敲响了警钟,他的见解剖析了人性的复杂,他的提醒十分必要。
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应该是孔子最主要的意思。他提醒弟子及后人,我们自己也不要做巧言令色,缺少仁德的人。
儒家崇尚质朴自然,提倡言行一致,力戒夸夸其谈。所以孔子主张不要为了取悦他人,而装出一幅恭顺谦和甚至卑微的样子。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说违背内心的漂亮话,空话和恶心话。
然而,我们谁没有过无奈取悦他人的时候呢?为了求人办事,必须做出谦恭友好甚至可怜的样子,以博取对方的欢心好感,甚至同情。因为生存的需要,也许你会在老板上司面前,不得不违心的迎合妥协,注意说话的方式,保持好的态度。
这样算不算巧言令色呢?这种为活着而放低姿态,违背内心的做法,是不是就失去了仁之根本呢?
这当然不算!孔子绝对不会认为,普通老百姓为了求得生存,采取合适的处事方式是错误的。而且在许多时候,讲究说话艺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办事效果,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
只有那些心怀叵测、阳奉阴违、口蜜腹剑的人,那些为了谋权夺势,丧失人格,丢掉自尊,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奴颜卑膝到令人作呕的人,才是孔子所不齿,也是令世人唾弃的失掉仁德之心的人。
孔子主张为人处事要说到做到,先说后做。他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人。因此只是外表做到了和颜悦色的人,不能说他达到了仁的境界。
可能又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么从不夸夸其谈,说话很少甚至不会说话的人就具有了仁的修养了吧?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论语·颜渊篇》里的一个故事。原文如下: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斯,即就。??)
这段话的意思是: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细读这段,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那么说,主要是针对言多语躁者的。而能做到不躁不狂不轻浮,也是不容易的。
而能做到的,确实在朝仁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但是却并不能说明说话慎重,不狂不躁的人就一定具有仁德。
也可以说,这依然只是表象,表象能准确断定一个人的内在吗?惜字如金者就真的比口若悬河者人好心善吗?盗贼嫌犯作奸犯科时,恐怕也不会喋喋不休吧?玩弄权术,耍尽手腕的人,他们谨慎小心的程度不也令人刮目相看吗?
所以说,仁德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精神,表面的善谈和木讷都不足以说明是否仁德。具有“仁者”之心的人,必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现在回头再读“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我们应该就不会那么简单的理解为第一种意思了吧!
孔子用他的睿智告诉我们:不要被花言巧语所骗,我们自己为人处世也尽量不要做巧言令色之人。一个人是否具有“仁”之心,不要只看他态度怎样,说话怎样,一定要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综合去判别,如此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芸窗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