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苇一航
默默努力的追梦少年
相信早晚会有一个属于你的机会
个人简介
石腾,男,汉族,出生于年9月,预备*员,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级学生。
据最新消息,石腾同学已被河海大学录取为研究生,专业为新能源工程。
过往成就
曾获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校一等奖学金
校“三好学生”
“优秀共青团员”、技能标兵等称号
1
2
3
4
在校期间:
共申报专利4项(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两项发明专利均已进入实审);
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
获得3项国家级竞赛荣誉证书;
主持参与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并取得结项证书;
获得多项专业技能证书和校级荣誉证书。
”
专利
证书
专利
实审
论文
两篇
荣誉
证书
结项
证书
生活不易,且行且努力。他深知父母培养的不容易,更明白大学只是现实社会的冰山一角,要想在人生的舞台上脱颖而出,就必须时时刻刻做好吃苦的准备。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DILIGENT
学习无非“勤奋”二字,脚踏实地才是王道。为了尽快适应新能源专业的学习,从零起步追上同伴的步伐,他在大一过上了“苦行僧”般的生活,把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课程学习上。
遇到
学习路上的“拦路虎”
高数学习
遇到解不出来的极限题目,他会查资料来求解也会向高中同学请教,后来也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考研群里有挺多数学学霸,后来他就以一名“数学小白”的身份“混迹”于考研数学群中,谦逊地向他们请教,“这个极限问题用泰勒公式或者洛必达是否更简单一些?那个数列极限问题能不能用单调有界准则做出来?怎样才能更巧妙的运用数学归纳法呢?”这许许多多的问号都在讨论中一一化解。渐渐地,他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技能,也感受到一群互帮互助的研友之间的力量,或许这个偶然的契机为他以后的考研之路打下了基础。
PPT汇报
他深知自己不擅长制做PPT和汇报展示,有一次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项目汇报时,紧张到语速过快,吐词不清,后来每逢汇报就头疼不已,害怕发言。为了走出舒适区,补齐短板,他选择观看辩论赛、超级演说家之类的节目,慢慢地他懂得展示最重要的就是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其次是要用关键词代替长篇大论,用具体数据支撑内容,同时图文并茂,提升展示的吸引力。唯有如此,才能从容奔赴每一个讲台和赛道。
团队合作,风雨同舟
COOPERATE
年10月,在学院秦燕老师的带领下他第一次接触到团队技能竞赛——全国智能电力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竞赛。赛前培训期间他和队友们都抱着一颗求知的心,训练时争分夺秒,老师也时刻督促和鼓励他们。他清楚地记得为了实现组态王软件编程的部分延时程序,整个团队斗争了几个晚上,一起查资料,一起改程序,一遍又一遍的调试,“硬着头皮扛到底”,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延时程序攻坚战他们打赢了。
团队
竞赛
幕后小花絮
在比赛检录进场时,秦老师一边嘱咐他们静下心来完成每一项任务书,一边为他们加油打气。模拟和实战终究还是有区别,比赛时他负责组态软件方面,发现平时训练和比赛时任务书有差别,但是还是静下心来慢慢完成。他们团队在比赛时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时间观念,没有做到及时通电检查,三个小时的比赛时间过的很快。虽然比赛时间很紧迫,但是他们团队成员争分夺秒进行组态界面的绘制、抄录参数表、CAD绘图检查,组态的脚本语言编写,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给自己、老师和学校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科研
逐渐掌握研究方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科研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积累的过程。起初主持《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项目时,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实践经验的欠缺,他经常面临学习新知识、阅读文献、思考设计方案等多个任务齐头并进的局面。尽管常常焦头烂额,最终和团队成员凭借着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逐步积累经验,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试错、不断的反思才能逐步掌握科研的流程。
蜗牛精神,追梦少年
DREAM
他崇尚蜗牛精神,因为它总是默默努力,然后惊艳众人。
萌芽
梦想的种子
在初中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有一颗小小的种子: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出一个有利于解决垃圾污染问题的东西呢?
契机
遇到启蒙的老师
梦想的力量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他向前走。他很开心能够在大学时光里真正领会到科研的魅力,对于他而言,第一次接触科研的契机是在大二时的一节电路实验课上,课间休息时他向任课老师询问到:“老师,我有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的小想法,能不能和你谈一谈呢?”后来老师耐心回答了他的疑问,在老师的教导下他接触到了许多学习软件,学会了阅读文献,更让他有信心坚持去钻研垃圾分类这件小事。
论文
不断学习找到方向
回忆起写期刊论文的过程,他感触良多。因为文字功底不太好,很多语言总是不够简练,也经常出现表意不明的问题,幸好他遇到了卢卫萍老师和戴成*学长,体会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每次看到卢老师为他批注的密密麻麻的论文,他总埋怨自己太笨,后来他暗下决心,静下心来去阅读相关文献,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文章的框架结构等,在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摸索后,他逐渐找到了方向。他也渐渐懂得:研究往往始于小小的发端,从了解相关背景,阅读文献,寻找创新点,理论计算,设计建模,最后到仿真验证结果,每一个步骤都少不了科研者的钩深索隐。
钻研
解决项目中的难题
研究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在“风光互补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项目中,如何才能使垃圾识别分类的精度更高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最终,他想到由金属探测器、红外对射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X光速射线管等组成的识别系统结合机械转盘装置,初步实现对垃圾的有效识别与分类处理,然后通过图像扫描识别与声音频率对比识别相结合,建立不同垃圾种类击打声音频率特性数据库的方法,再次提高对垃圾种类辨别的准确度。
执着
无视他人的质疑
他也遇到过质疑,他很感动朋友的鼓励:“在努力的时候肯定会受到意见不一致的人的嘲讽,不用在意,做自己的事情,胆小的人才会说异想天开,认真的人只会踏踏实实克服困难。”他带着朋友的鼓励和梦想的力量从一点一滴开始学起,学习如何查找文献,如何绘图,如何写论文,如何申报专利。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年5月,主持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一般项目“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年优秀结题;
年5月,参与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光伏供电智能鱼缸控制系统”,年结题;
年11月,参与发表的论文《风力机叶片检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分析》在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三届会议上宣读,并入选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三届会议论文集;
年4月,以第一作者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一种风光互补智能垃圾分类箱的设计》。
其他荣誉
学习之余他还参加了*装暖人心活动、“牵手工程”活动,曾担任通理工台球社社长一职,认真勤恳做好本职工作,组织举办了“新生杯台球大赛”等校园比赛。他在年3月荣获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年6月作品《风光互补智能分类垃圾箱》获得科技作品展三等奖,年11月参加全国智能电力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技能竞赛“伟创晶杯”荣获全国三等奖,年5月荣获高等数学竞赛二等奖,年8月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赛迪环保杯”荣获全国三等奖,年12月参加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大学生优秀科技作品竞赛荣获全国三等奖,他还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创业精英训练营,获优秀学员证书及结业证书。
浪漫的理想家,现实的追梦人
DREAMPURSURE
对未来即将进入或者已经进入通理工的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
做时间的主人,学会自律,有清晰的目标,并为之付诸实践。
劳逸结合
学会放松,缓解学习和科研的压力。坚持锻炼身体,通过运动保持活力,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每一天。
对知识充满热情
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不断充实自己。学习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拓思维。
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学习、科研、竞赛中敢于去尝试,学会做最坏的打算,更要做最充分的准备去应对。
不要固化自己的定位
不必太在意常理常规和大众眼光的约束,大胆去追逐想要的生活,大胆活出想要的人生。
大学很短,希望大家都能明确自己的定位与目标,细化各项学习工作任务,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在南通理工学院实现自己的成长,能够做一名浪漫的理想家,现实的追梦人。
在科研学习的路上,他特别感谢遇到卢卫萍、秦燕、卿晓梅等三位老师,他们教诲他要踏踏实实做事情,更让他懂得:科研的道路纯粹,峰回路转皆是趣味;人生的道路多彩,青春游历间尽是光芒。
谈及未来,他会坚持新能源专业方向,希望自己能够为风电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他时刻告诫自己不骄不躁,做一只默默努力的蜗牛,始终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朝着目标奋斗下去。少年敢梦,未来可期。
END
素材来源
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
排版
*菁雯
初审
陈丹丹
责编
施凤燕
复审
宣传统战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