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作文命题路径初探
——以年全国卷三作文命题为例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涂韶华()
高考写作表达命题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设置不同的任务、对象和目的,着重考查学生语言策略与技能水平。命题通过“意义解构”“主体在场”“语文取向”“情理共生”“发展素养”等路径,实现新课程目标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等语文学科素养。
高考评价体系写作表达命题路径
教育部中心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时,阐释了高考对写作能力的要求:熟悉各种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的特征及写作常识,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能根据写作的具体情境和要求,正确选用文体、语体,灵活使用语言文字和各种表达手段,构造完整语篇;掌握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能按语篇功能和写作目的,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符合文体和语体的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对写作的终极目标运“运用语言文字构建语篇进行表达和交流活动的目的”。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多元化特点。具体到写作的过程上,无不关涉学生的多命题材料的审题审题与立意、拟题与点题、选材与架构、语言与表达、思辨与思维等维度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结论:写作命题通过“意义解构”“主体在场”“课程取向”“情理共生”“发展素养”等路径,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着重考查学生语言策略与技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水平。以年全国卷三作文命题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1)意义解构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深入与高考评价体系的确立,高考作文命题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水平测试”范畴下固有的特点,其中通过“意义解构”路径便是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也就是写作要求的“结合材料的内容或寓意”。写作就是对命题材料的“意义解构”,将表象化的内容进行“解构”性解读,以达到命题生成的“意义”主题。
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题要求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题目材料分三个部分,首先是引导性材料,“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意在提出一个社会现象:从生理功能上说,人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个方面,看到的只是一个“不完整”的自己。这一提示语给了考生关于人与社会的启示:人与社会相处时片面地看待自己,做不到“全面”地看清自己、认识自己。第二层提示语引导考生在与世界相处时,必须要时时审视自己,寻找“镜子”来观照自己的不足。对于“镜子”这个材料语境的内涵把握,正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要在镜子的客观作用即“反射”人像的基础上理解为一种标杆或榜样,这种标杆或榜样可以是某种精神、品质,也可以是人物(包括群体)。我们可以是从“榜样”身上,可以“看到”自己“不完整”的一面,以及需要学习的东西。“自画像”是相对镜子而言的,可以理解为是对自己的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审视,应该对自己形成全面的认知,认识自己优势和不足,特别是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要做到观照“镜子”,以求自我修正与提升。为了避免考生审题的泛化或游离,命题角度上作了思维的示范,从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诸如问题引导考生拓展对“镜子”与“自画像”内涵的理解,实现了对材料内容寄寓的哲理话题,由“眼睛”到“镜子”由“不完整的自己”到“自画像”,由感性到理性,这样从自我到社会,又从社会回到自我。在这一循环之中,提升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品质,全面把握材料的核心“镜子”与“自画像”。这种对内涵的展开,同时又丰富了考生对其外延的把握,写作的立意可以选择以上问题提示作深入的思考:①人贵有自知之明;②认清自我,方能行稳致远;③以榜样为镜,自画美丽人生;④自省以修己等。
这种“意义解构”与命题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在通过对命题材料的“解构”进行深入阐释和解读命题式的行文过程,究其本质是对于“美”的鉴赏与创造,即“意义解构”是命题指向“美”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以“意义解构”为路径的作文命题更能趋向于学生的精神实质,也就是说“意义解构”是更趋近于表现学生精神实质的一种方式。从这一层面来说,作文命题无论是文本材料,还是漫画形式,都是通过“意义解构”这一路径,呈现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审美鉴赏素养。
(2)主体在场
研究者一般把写作主体作为一种“写作者理想化、人格化、审美化的精神自我形象”,是写作行为过程中,写作者的表达能力、思维方式和策略智慧以及思想观念、道德情感、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人格修为等精神层面的综合体现。
题目第二部分是写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包括写作情境、写作主题、写作文体、写作内容等。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写作情境,即“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在这一情境中“毕业前”与“高一新生”的限制,要求“你”只能以“高中毕业”的学生身份写信,即“我”所写的信对象是“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信的内容是以学长的身份与新入学者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目的要通过“写信”的方式以毕业生的身份分享“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给即将进入高一的新生提出建议等。写作文体要求在行文形式上一定要符合书信体格式;在写作过程中要明确“你”的身份、对象;表达方式要符合“信下这一特定情境的富有表达交流情感性,要真诚亲切地与学弟学妹交流。其次,写作主题要求“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里有三层意思,其一是“如何”,即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实现目的。其二是“为自己”,即具体对象。其三是“画好像”,即具体的内容。结合这三个方面来看,写作指令要求分享“你”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怎样向榜样学习,如何审视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等以及“你”的建议或看法等。具体来说,“如何为自己画好像”有两个基本内容,其一是选择“镜子”以及理由和意义等,其二是从反观现实生活中“审视自我”过程,完成“自画像”。从“镜子”写起,目的在于“自画”,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扣题或引述作文材料中的提示性问题。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这两个关键词语的内涵,就可能使“你的分享和思考”深刻起来,也更能揭示题目的核心内涵。
在高考命题过程中,不管是综合立意的材料作文,还是指定任务驱动作文,命题侧重写作者与文本的直接交流或与文本某一人物(行为、言论等)以特定的方式交流,即“主体在场”——明确要求写出“你”的感受或认识或想法或建议或评判——对写作者(考生)思维取向与写作目标引向真实的写作情境,把写作主体与这个文本指向的事件或现象的时间场域给予了“共时”(不管发生在何时,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场”(不管发生在何地)“共鸣”(基于材料阐明观点、立场)的命题意图,这正是写作主体在场的超越性体现。总而言之,高考作文命题的立足点,正是主体的写作过程要体现“在场性”。
(3)课程取向
高考作文命题突出“语文取向”的属性。命题基于语文课程目标、设计写作情境、聚焦写作知识、表现学生表达能力与技巧、生成学生写作素养而设置,有别于其他学科领域研究获取相关知识性的研究类写作。简言之,高考作文命题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对写作提出的要求和目标,设计情境任务,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中聚焦写作知识。
作文命题第三部分是考场写作的惯性要求部分,“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这些具体的行文要求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