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视频39min,这期节目在中秋当天发布于b站,结果坏了世人消闲的心情。如今假期行将结束,喝下这碗汤,正好以*攻*)
1、节日是观念真实,你也是
简化世界启发你,欢迎来到汤质看本质。
这两天是中秋节,我们来聊哲学。
中秋节和哲学有什么关系?还真有点关系,有一个话题,我想不出有什么时候比今天更适合聊了,这个话题在《看本质》这个节目中频繁出现,但似乎从来没有彻底讲明白过。
它叫做:「观念真实世界」。
中秋节就是典型的「观念真实」的存在,你能在世界上找到一个叫中秋节的东西吗?可你我现在都享受着中秋节假期,家庭因为中秋节而团圆,商家因为中秋节而赚取利润。赫拉利在他的书里说:「知道某事只是人类的制度」和「相信某事物本身有价值」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别,这既是人类世界最有趣的地方,也是它最令人费解的地方。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提到波普尔,哈贝马斯、拉康都曾在各自的理论中把世界分成了的三个维度,虽然具体的划分逻辑不同,但都能看见观念真实世界的影子。之所以把「观念真实世界」当作主线,是为了让大家多一个角度来克服简单的物质与精神二元对立的偏见,多了这么一个角度,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会变的更加立体——以前无法看见的东西,能透过它被你看见,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能通过它得到解释。之所以不理解,是因为看不见、看不全。当我们能逐渐把「曾经相信的价值」,还原成「如今知道的制度」的时候,世界在你眼中会显得更加“温顺”一些。于是,前面的节目里,我们透过「观念真实世界」这个取景器,重新审视了人类历史、概念、逻辑、现代性、存在、权利、财富,甚至是“科学”。今天,我们玩个大的。我们将目光收回来,我们来审视取景器本身,甚至,审视取景器屏幕玻璃上映射的那个“你”。节目的最后,我们会得出结论:中秋节和“你”,同为观念真实世界中的一员,根本没什么区别。有意思了。古希腊人说要认识你自己,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天底下最难也最重要的事。你自己就是最重要的观念真实,却也是最难把握的观念真实。你可以认识一个对象,但你如何既是主体又是对象?“自我”你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也最不了解的对象,也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原初的误解,之后的一切烦恼皆由此而来,一切纠缠也因此而起,当然,一切解脱之道也和它有关。这么重要的问题,当然值得大聊特聊。所以这期我们会拜会一些心理学家、哲学家、甚至宗教领袖,我们从欧陆出发,途径北美,最后回到东方。2、节日,时间与系统的命令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现象聊起:当我说「节日」是因为共同相信才存在,你往往会认同。但我说宗教、公司、家庭、民族、国家、货币、甚至“自我”这些也并不真的存在的时候,你一时会难以接受。下面我们由简入繁,我们先简单讲一下「节日」的发生和演变,借此来阐述一下观念真实的基本特征。观念真实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始于生存需要,且反向塑造生存形式繁体的“節”是竹字头,对于古人来说,节是一种自然的刻度,是一种获得时间感的方式,为什么要获得的时间感?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开展生产,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确定感。上期讲过,「生物的本质就是一系列关于时空的磋商」,我们的时空眼镜是摘不掉的。于是,我们要让时间在我们面前“现形”。确定性来自规律,我们必须要让自己生活在规律中,我们也必将受其囹圄。咱们中国有一个词,叫节令。节气时令,节律就是生机,时间就是命令,跟着这个节奏来,你才能生存。而这个命令不仅来自自然,也来自我们的“系统”世界。譬如,中国很多节日,其实都是为了巩固和维系宗族本位的世界观而诞生的——清明、端午、重阳、春节、包括我们今天正在过的,中秋。中秋最早起源于古人对月亮的祭祀和秋收庆祝,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演变成了团圆的象征和命令。中秋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这节点上,我们需要团圆,让我们的心智重新沐浴在“家本位”的文化之中。要知道,正是这些规律与命令,维系了我们民族的向心力。这种影响是超国界的,它辐射了整个儒家文化圈,直至今天,中秋节在韩国还是法定节假日。上面说的是始于生存和反向塑造,观念真实的另外一个关键特征是“无中生有”,准确讲叫“因信生有”——因为集体相信而“真实存在”。不过,这种「有」并不是坚固的,而是不断流变的。这很好理解,有点年纪的人会发现,今天中秋节和十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种流变,呼应了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自身运转方式的变化。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生活世界」的主体意识从家本位变成了人本位;商业和科学的发展也使得「系统世界」的运转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们从「生产者社会」进入了「消费者社会」。系统的要解决的课题也从「如何生产出更多的物资」变成了「如何生产更多的消费者」,福特给他的员工发高薪,是为了让他的员工买得起汽车,企业存在的终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消费者。这个背景之下,节日“变味儿”是必然的。你父母在意的节日带来的团圆,这是传统宗族本位心智遗留;你在意的是节日带来的假期,这是现代性个人主义的体现;系统在意的是节日能凭空创造出消费者,节日凭空创造了意义,我们为了意义而消费,简直像巫师的魔法一样有效。有没有人愿意统计一下,现在电商平台上一年有多少个被凭空造出来的节?多个得有吧?3、法国弗洛伊德与镜中自我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观念真实」的基本特征——始于生存,反向塑造,因信生有,不断异化,意义魔法你可以把节日替换成“家庭”“国家”“公司”“货币”“语言”“文字”,它们都是始于生存,反向塑造,因信生有,不断异化,能塑造意义的魔法。「自我意识」也是。现在我们就将对象从最容易处理的「节日」,切换成最难处理的「自我」。好玩的来了。关于自我意识是无中生有的观念,你可能听萨特和佛陀说过了,但哲学家和宗教领袖的话总是有点可疑,所以我今天要向你介绍理论来自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兼哲学家。他就是号称法国的弗洛伊德的「雅克·拉康」。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收回来,看看印在取景器屏幕玻璃上的你的那张大脸。欢迎进入拉康的镜像世界。前面提到,拉康也把世界分成了三个维度——想象界、象征界和实相界,你会想当然的认为,自我在这三个世界里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自我是想象,自我是象征,自我也是实体。你这是一种肯定和建构的逻辑,正相反,拉康是以否定和解构的姿态来理解“自我”的——想象界存在的是「伪自我」;象征界存在的是「赝主体」;实相界存在的是我们永远无法触及的「不可能的存在之真」。你认为的那个「自我」是不存在的,自我是披着象征性人皮的「空无」。这是怎么回事?按照拉康的说法,我们其实身处一个虚无的镜像世界,想象界对应着自我之镜与他人之镜,象征界对应着符号之境,这三面镜子分别贯穿了我们的幼年、童年和成年,我们就是在这三面镜子中找到我们「自己」的。准确地说,不是「找到」,而是我们在这三面镜子中「误认」了「自己」。当然,这里的镜子是个隐喻,镜子泛指一切「他者」,指一切不是你的「东西」,你的目光投向这些他者,他者映射出的那个幻象,就是你以为的「你」。4、自我之镜与他人的目光
在幼年阶段,自我之镜映射出了「伪自我」。要知道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是有一个原初存在的自我的,它介于本能(本我)和超我之间。本能是动物性的,超我是道德性的,只有自我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它是人的系统,控制着人和现实世界互动的机制。问题是,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个原初自我,为什么我们会对所谓的现实有大量的误解和错判,出现各种疯癫和失调?拉康认为问题根源在于,自我从一开始就是个伪的、假的、虚幻的,一切疯狂都源于我们最初的误认。对于一只猴子,一旦明了了镜子形象的空洞无用,整个行为也就到头了。而孩子身上则大不同,立即会由此发生出一连串的动作,他要在玩耍中证明镜中形象的种种动作与反映的环境的关系以及这复杂潜象与它重现的现实的关系,也就是说与他的身体,与其他人,甚至于周围物件的关系。
……
一个尚处于婴儿阶段的孩子,举步趔趄,仰倚母怀,却兴奋地将镜中影像归属于己,这在我们看来是一种典型的情镜中表现了象征性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我突进成一种首要的形式。以后,在与他人的认同过程的辩证关系中,我才客观化;以后,语言才给我重建起普遍性中的主体功能。
《拉康选集》拉康说,一只猴子对镜子里面形象是没有感觉的,而婴儿在6个月之后就会和镜子里面的镜像进行一连串的互动。我们每个人都是早产儿,刚生下来时,完全不具备任何行动能力,世界一团混沌,物我不分。正是这种「镜像」帮助婴儿确认了自身,使的婴儿在一种「外在性」中逐渐获得了完整感,由此,也构建起了“他”最早的自我意识。因为主体借以超越其能力的成熟度的幻象中的躯体的完整形式是以格式塔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在一种外在性中获得的。
《拉康选集》接着是第二面镜子——他人之镜,这个镜子的本质是他人的面容和目光。拉康说,6个月到2岁半的这段时间,「他人意象」开始主导我们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人的面容之镜和目光之镜包围了我们的世界,我们就是在这些镜子的包围和「侵凌」下逐渐认识“自己”的。这个过程将持续整个青少年时期。自我一直只是主体的一半;并且是他在找到时丢失的那一半。人们由此明白他很珍视这个自我并且试图在自身或他人那里所有显得时重复了他的地方抓住自我,以及试图在所有在形象上与他相似的地方抓住自我。
《拉康选集》所以你会发现,越是成年人越喜欢说:「一定要变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因为整个青少年时代,我们都在心里说「我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在成年之前的“样子”,都是在他人的目光和面孔中反射出来的镜像。长大之后,情况变好了吗?可能更糟糕。自我之镜和他人之镜,都发生在「想象界」,当我们脱离了成长环境,成为了社会化了的成年人之后,我们便进入了「象征界」。5、受困象征世界的成年人
什么是象征?象征就用来是替代被象征的事物的“别的东西”。我们去上厕所,会看见象征着男女的指示标,你能瞬间理解它们的意思,不需要有个保安大爷在门口引导。但你看到这个象征的时候,你脑子出现的并不是什么女人和男性的性征比较,而是「男人」「女人」这对词语和概念。真正的「男人」是不在场、远隐的,拉康说:「象征物成为从现地解放出来的『词语』,在这个存在中象征获致了『概念的永恒性』,词语是以不在场组成的在场,以词语为中介,不在场可在一个初始时刻得到名称」。是词语的世界创造出了事物的世界《拉康选集》所谓象征界,就是由语言交流所构成的意义世界。可想而知,它是虚无之上的虚无。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等等,结构主义语言学又是个啥?我们分开来看,所谓结构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