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山海关外,艳阳高照
TUhjnbcbe - 2021/4/7 19:0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59.html

这里有每个人用尽生命描述的经历

根据真实故事撰写,姓名作化名处理

《他们的故事》专栏

戴上耳机边听边看文章

素材提供/望京希拉里

作者/望京希拉里

联合作者/northernwood

本文约字,阅读时间12分钟

1

王灿灿.沈阳

姚升还记得,王灿灿在毕业后信誓旦旦地说要回到沈阳。说着的时候,眼神里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爱。仿佛沈阳的天是马尔代夫的碧蓝,沈阳的人宛如里约热内卢那般热腾。

王灿灿是沈阳人,户口后来随母亲迁到大连。要说灿灿虽是女生,却也有少见的故乡情结,老说女大不中留,可灿灿却总铁了心要回辽宁。当然,沈阳和大连在她心里永远是最亲切的家。

北师大本硕毕业后的王灿灿也通过了CPA考试,姚升对灿灿说,你就留在北京或上海,肯定大有作为,而且校友那么多。作为灿灿的同校师兄,姚升始终不能理解灿灿在毕业后的一周毅然回到沈阳。她放弃了校企招聘中早几个月发来的offer,每个都是强公司,其中有2个offer的HR高管还都是北师大毕业的。

她说,她想家,不想离他们那么远。如果在沈阳能找到工作就先做着。姚升问要不要帮忙,还说东北办事没关系肯定不行。灿灿说,沈阳是大城市,还是省会,肯定没事的。末了,笑着补上一句,我可是北师大的,才不会给学校丢脸。

姚升也是东北人,他是哈尔滨的,各种巧合让这两个同是东北的外乡人在北京尤为合得来。虽不是男女朋友关系,却更像是灵*伴侣或者是知心。

灿灿很少对别人说起过家里的事,诸如父母离异后随母来到大连。母亲在大连改嫁后从事海产品经销生意。早年生意还是不错的,接着,母亲和继父经常为了生意三天两头往返烟台及威海。

渤海的对面是山东,灿灿只知道继父是烟台人。至于何时和母亲遇见,又怎么认识她并在一起,对于这些她不在意。她只觉得离开故乡的心总有隔阂,在她看来唯有读书才是唯一走出这里的途径。

但人生也很奇怪,小时候总想着离开,长大了却想回家。大连对于灿灿来说总像是一个过场,而那幼年就离开的沈阳更似一个远方的召唤。那里有家的记忆,有多年未见的父亲,还有奶奶那辈的亲戚。

沈阳铁西拔地而起的居民高楼

2

年后,沈阳哀鸿遍野,整个东北都在下岗潮中阵痛。你不敢想象一座城市因工业崛起,却在轰然间因工业而褪去色彩。王灿灿的老师曾在授课时自豪地说,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在她印象里,铁西那一根根冲天的烟囱和大批涌入厂区的工人,他们两者一起编织成共和国曾经最繁华的重工业城市,她的光辉盖过上海,北京,在东北的腹地璀璨着。

那年之后的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里出现了:我不下岗谁下岗的段子。灿灿的父亲已下岗在家3年,母亲也有4年。那句台词就像一口屎塞住了所有下岗的人,不止灿灿家,几乎每个新村里的家庭都会为莫名其妙的事情吵架,甚至动手。比如买菜少了一两,饭菜没有做热,更或者是学校里又要买校服了。

灿灿父亲下岗前是管质量的,除了有不少苏联传授的质量管理经验,更写着一手好字。下岗后的第二年,灿灿母亲想过和父亲一起去广州或东莞打工。母亲说南方经济好,去南方试试,总比在沈阳好死不活来着强。没想到家里各种阻扰,说是灿灿的母亲*迷心窍,让父亲不要走,说出去的人都是下三滥的,咱丢不起这人。

灿灿常看到母亲外出工作后回到家里哭泣。边哭边在缝纫机前做工,这工作也是帮邻里人家修剪衣物。她平常在外做保洁小时工,对象都是体制内官老爷的家,但谁又在乎呢,有钱赚总比饿死强。

那几年的冬天,雪依旧很大,街道上少有人走动。可在铁西区里都是冒着风雪外出摆摊的人,每个人面无表情,冷漠,沉默,仿佛下一秒就会爆发。而那段时间也经常有抢劫的事情发生,之后家人为了灿灿的安全,都轮流接送她上下学,灿灿印象里最深刻的一幕是一个同年级的女孩吵着要吃羊肉串,她的妈妈说,我们吃不起,回家吃饭好吗。

灿灿说,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拼了命的赚钱,但又不敢走出沈阳,只能在这里寻找渺茫的机会。一座落寞的工业城市,又怎能包容这些人的理想,甚至是基本生活。那时失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失色,更有每个人内心的不平衡。所有人都在想,等我坐到了什么位置我要如何如何,不为别的,只为那个人背后一个诺大的家庭。也许体制内的他却要养活背后一大家子人,而那点工资又怎么够呢。

离开东北南下打工,留在东北寻找体制,两条路如此清晰,却又如此刺眼。

那一天,母亲和父亲一起回到家里。卧室里,母亲坐在一张洗的发硬的床单上抹泪,衣冠不整,头发凌乱。父亲从口袋里拿出好几张百元钞票放进铁盒子。母亲问灿灿,我和你爸,你愿意跟谁。

原来那天,母亲被附近工人新村的两个男人猥亵,被父亲撞见,对方说了句,我体制内的,你能拿我怎么样?说着拿出几张百元大钞丢给父亲说,兄弟别紧张,我们就摸着玩玩,你要知道这些钱我去外面可以叫好几个。

年,灿灿的母亲离开了沈阳,就像这座城市里很多年轻人一样,舍不得却又不得不离开。灿灿如今多希望沈阳就像上海多好,或者是北京,那些城市里包容着每一个不同的人,即便再弱小,只要有一双手和肯吃苦的耐力总能获得自己的那片天。

沈阳铁西某工厂旧址

3

回乡.离乡

父亲和母亲分开后有两个女人跟过他,但都以离婚收场。现在和一个姓蔡的60多岁的阿姨在沈阳大东同居,原来在铁西的家出租给别人,把收租的钱用来日常开销。

对于大部分北京人来说,北师大的本硕已等同于北京大学,百年校史和北大同行;但灿灿的父亲和蔡阿姨并不这样看。在他们眼里,即便是什么博士,如果不在体制内,如果没有认识人,那么这个人的一生是失败的。所以,灿灿也是失败的。

这不是一个人这样想,而是在沈阳的每个身边人都这么看,甚至也成了东北这片土地的共识和潜规则。灿灿所谓北师大的硕士和那个什么CPA在老家的亲戚看来,还不如一个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可靠。不少人手里揣着十几万通关系,就为了子女能进一家国企或是有编织的事业单位。

当姚升再接到灿灿的电话时已过3个月。灿灿在电话那头说不出话,在不断地追问下姚升才慢慢得知个中缘由。

灿灿通过北师大几个老师的推荐,获得了当地大型国企的面试机会,但每到最后一个环节总被刷掉,一开始觉得可能是她着装或谈吐出了问题,但久了之后才渐渐发觉这当中也许还有其他因素。因为最后被录取的人都不如她和其他面试者。灿灿最后找了一家民企,没想到除了父亲不理解还被同居的蔡阿姨冷嘲热讽,他们说是一个北京出来的硕士生也不过如此,找的还是民企。

姚升在电话那头的意思是算了,你是学金融的还是北师大硕士,有CPA,好的人才在东北都留不住除非是公务员;还是回北京吧,能找到比这好不知几百倍的工作,何必在沈阳。姚升最后说,北京也就房价太贵这么点劣势,其他真不错。

几个月后,灿灿来到大连,和母亲同住两个月后又回到了北京,这个她熟悉了7年的城市,也终于解开了她的故乡情结。下火车的那刻,灿灿在心里对自己说,从此之后,北京就是故乡。最后,灿灿拿着5个月前发来的offer,进了一家外企的中国区总部。对方HR当初对灿灿说,我们保留你的offer一年,随时欢迎你来。

灿灿至今永远不会忘记沈阳铁西某国企所在的商务楼里,对面的HR翻阅着她的简历,似笑非笑地说,北京师范大学的啊?灿灿点点头,还补充了一句,我学的是金融数据分析,可以套用公司的原始商业数据和国际市场的关键大宗货物交易因子建立模型,这个模型能提前几个月推导最佳月订单,可以减少企业在下单投产准备前…

还没说完,对方挥挥手说,停,别整这些没用的,搞的好像我们不懂似的。灿灿委屈地说,不是的,不是的,我只是说我的专业优势能给公司带来的…又没说完,对方直接把灿灿的简历甩进旁边的纸堆里。然后很不屑地看着她说,那,北师大的硕士生你请回吧,等通知。

回到北京后,一切又恢复到正常的轨迹,她的名校和才能让她在北京这座城市里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灿灿说,尊重人才是一个城市最基本的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留在这里。

灿灿有时在想,有多少人离开东北,就有多少个被东北这片故土伤害的经历。可她一下子又释然了。她看着微博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海关外,艳阳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