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成建华人间佛教中国佛教的机遇与挑战
TUhjnbcbe - 2021/3/28 4:53:00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研究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人间佛教:中国佛教的机遇与挑战成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人间佛教是关于人本的佛教,是以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尊重人性和生命价值、净化心灵及实现人间净土为目的的人文宗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处理传统与现代,调和主体精神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当下,面临着其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受世俗化影响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人间佛教的思想渊源和特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保持自身超越性和主体精神的重要性等三个方面作了系统论述,明确指出在“末法时期”提倡人间佛教,绝不能片面地将这一契合现代性而发端的人间佛教,理解为适应世俗化生活的一项革新举措,从而忽略佛教固有的化世导俗、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根本功能和超越世间的出世精神。

本文原载《世界宗教研究》06年第5期

引用请参考原文及出处

佛教是人间的,其创立者释迦牟尼,不仅降生于人间,成长于人间,修道于人间,而且说法、度人和成佛亦在人间。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佛教通过自身的传播和发展,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和宝贵精神财富。然而,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如何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使之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是当今佛教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只有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佛教的主体精神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受浸染。所以,提倡和践行人间佛教,就是要继续调和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冲突,进一步彰显佛教自身的宗教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持佛教的主体精神和超越性。

一、渊源和特征

佛教本来就是一个极为重视人生和人间的宗教。释迦牟尼成佛的经验表明,“成佛在人生,成佛在人间”。阿含经中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六祖坛经》中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进一步阐明了佛法与世间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佛不是神仙,他不是在天上成佛的,而是出生于人间、出家于人间、修道于人间、成佛于人间、说法于人间、涅槃于人间的觉者。六道之中,人是最堪以修行办道、成就道果的。所以佛陀常说:“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诸善果故……,如是一切贤圣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证。”佛教本是人间的、人本的,佛教所追求的出世精神,离不开人间的修悟。佛教唯有立足于人间,弘扬济世度人的思想,其积极入世的精神和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隋唐之际的鼎盛时期,但到了明清以后,与中国思想界渐渐疏离开来,僧团在信仰和修习上日趋向道教及民间宗教信仰靠拢。伴随着封建社会末期吏治的腐败,僧侣队伍也开始腐朽堕落,他们在经济上不仅相互兼并庙产,同时在信仰上也接受了中国固有的*神观念和祖先崇拜,以至于佛教流落到“拜颂经忏、延生荐亡”的*本论的宗教,并招致知识界和一般社会的非议与质疑。为了一改明清以来佛教“只重死、不重生”的错误倾向,太虚大师融通大乘各宗,并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要,对传统佛教进行了改造,除弊振兴,提出了符合时代精神和佛教本怀的“人生佛教”,力求从制度上建立一个合理的、道德的、和谐的人生佛学。太虚大师在《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中说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首脍炙人口的偈颂,是太虚大师的人生佛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精彩表达。所以从“人成即佛成”的思想看,所谓“人生佛教”,就是要从人乘的本位上践行菩萨乘,以进趋无上的佛果为究竟。太虚大师认为,佛教不应专注关心死后的问题,应多注重现实人生问题。太虚大师这种“人生佛教”的思想主张,很快得到了佛教界有识之士的认同。后来,赵朴初、印顺和星云等一批理论家和宗教家,在继承和发扬太虚思想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论,极大丰富了“人生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

“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二者大同小异,没有本质的差别,重视人道是它们的共通之处,但所不同的是,“人生”侧重于个体与解脱,而“人间”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建华人间佛教中国佛教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