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然而过多的追求外在事物反而可能面临更多烦恼,今天让我们来看这篇文章,了解关于幸福的业因果。--加措活佛
作者介绍:
坦尼沙罗比丘(ThanissaroBhikkhu),又名阿姜?杰夫(AjaanGeoff,年出生),美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修行者,承泰国森林禅修传统。目前,他是圣迭戈郡慈林寺的方丈。坦尼沙罗比丘也是巴利经藏及其他现代佛教著作的翻译者和许多佛学书籍和论文的作者。
“当面对觉者时问:‘我要做什么以及何时做,才能得到长久的安乐和幸福呢?’此即通往智慧之路。”
——《中部》
按照佛教的标准来看,西方心理学只是刚刚走向智慧。经过数十年专注研究精神疾病后,西方心理学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称为积极心理学,集中研究人们如何才能找到长久的幸福。然而前述引文却指出,获得智慧的方法不仅是发问正确的问题,还在于跟合适的人进行探究。
尽管积极心理学吸取了心理学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它才发展为有系统的研究领域。塞利格曼认为将心理学的研究焦点从负面情绪转为正面情绪是他作为主席的使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必须挑战西方心理学源于各种单一神论的主流思想:人性本恶、幸福不如痛苦真实,以及负面动机可用作解释所有看似是模范的道德行为。塞利格曼成功抗衡这种主流思想的一种方法,就是建立了一个由世界各地的教授和研究学者们组成的积极心理学工作网络,致力研究幸福学。确立了它的科学地位后,幸福学的研究已经拓展到其他相关领域,诸如社会学和经济学。
有别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他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