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生就是佛教的人生观,包括了生死、生命和生活。生死是关键性,生命是延续性,生活是活动性。根据佛教的生命教育,参究证悟人生的历程,才能从生活中安顿身心,积极对待人生,永续的经营未来。
一、生死的关键性
生死的关键性,在认识人生死的意义。认识生死也不是一种学问,是生命的态度与终极关怀的探索,是生活的教育和生命延续的探究。一方面透过古今中外哲人的智慧,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一方面通过佛教的人生教育直视生命实相,开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成了千古的谜题与疑团,不断的被误会与曲解。以为睿智圣明的孔老夫子也避而不谈死亡,无形中主导了中国千百年来“只谈生,避谈死”的生死观。其实并不然,孔子这句话的用意是籍由反问的方式同子路进一步讨论生死问题,根本就不能代表孔子的生死态度。如果细读《论语》全书的篇章,曾多次谈及“生”与“死”的问题及其相关议题,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记载,孔子对其死后封坟的方式都有所交代,并由子夏处理身后事宜。
研究孔子“未知生,焉知死”之言,不能离“生”而论“死”,也不能论“死”而谈“生”,而必须“生死並观”与“生死并论”,才能徹见生死的奥秘与玄机。因此,我认为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是说明“生死”是可以深入地思维与探索,但并不代表孔子“已经知晓”或“了脱生死”,而是“生死大事”是可以思维和探索的,而且从人类有史以来即不断地被人们思考与探索,生命本身的观点反思,“生”与“死”本来就是“生命”一体两面,“生”与“死”都是生命之流无法分割和生命体现,无“生命”即无“生死”,无“生死”亦无“生命”。
欧洲有一位哲学家叫海德格尔,在他的名著《存在与时间》之重要名言:“人生‘向死的存在’。因此,他主张“在实现个人存在时,在为自己的未来设计时,也应当把‘死亡’计划进去。一个人不应该只接受了生命,而拒绝接受死亡,而是在计划自己未来时,把‘死亡’列入,而视为通过‘存有’的唯一通路。死亡的来临就意味着时间的结束,而随之而来的是永恒;永恒的来临就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存有和来临。”人唯有把握死亡,才能把握存在。“爱惜生命者,必将失落生命;凡牺牲生命者,必将获得生命。”
海德格尔提醒我们:“人是‘日日向死的存在’”。因此我们在计划自己的未来时,要把“死亡”列入考虑;同时,要从内心的“自觉”开始,负起“我存在”的责任,敢于面对“我死”的事实,永续经营未来,“人的存在”才有意义与价值。
列举了以上两位哲人的思维和探索,明白生死问题不是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而是一般社会大众在经历生、老、病、死的现象时,产生了诸多挂碍和困惑,是我们必然要探究的终极关怀。如人从何而来?死往何处去?生命的意义又如何?佛教认为有情众生是不会断灭的,只有证到阿罗汉果之后,才不受轮回的生死,但绝非断灭,但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都是因无明烦恼缠身,被业力牵引到六道的轮回,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生命历程无穷尽,主要担心死后往何处去?需要我们今生结束之前应该好好的规划来生的问题。
生死的课题,需要用功参究才能深刻契入生命问题,以此证悟生死的玄机。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在禅定中思维生死,直观众生生命流转的因-果,便是佛教的缘起论——十二因缘。
1.生死之由来
释迦牟尼世尊,是以人生生老病死的烦恼而出家修道,所以世尊六年苦行,证悟真理,证悟的即是生命流转的因果。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记载著世尊证道的经过。经中记述世尊六年苦行,最后在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结跏趺坐,经文称:
“尔时菩萨,至第三夜,观众生性,以何因缘,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为本,若离于生,则无老死。又复此生,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因于欲有色有无色有业生。
又观三有业从何而生?即知三有业从四取生。又观四取从何而生?即知四取从爱而生。又复观爱从何而生?即便知爱从受而生。又复观受从何而生,即便知受从触而生。又复观触从何而生?即便知触从六入生。又观六入从何而生?即知六入从名色生。又观名色从何而生?即知名色从识而生。又复观识从何而生?即便知识从行而生。又复观行从何而生?即便知行从无明生。”
2.生死之流转
十二缘生,又称十二缘起,是生命因果相续上,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3.生死之解脱
从佛教“十二因缘”之分析,可知“无明”是生死轮回的罪魁祸首。在我们生活的当下,没有办法改变过去的“无明、行”的因缘和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但可以控制现在的“爱、取、有”的因缘,以此来改变未来的果。’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以智慧之光,破无明之暗,开佛之见三叹奇哉!
般若观照功夫得力,照了“无明”本无自性,乃为真心上的一种虚妄,本非实体,凡夫不觉,故被贪、嗔、痴无明烦恼所迷,而妄造一切罪业,妄受生死轮回之苦。今即了知无明虚妄,当体即空,而不被其所迷,则无明无法活动,此则灭无明。无明一灭,则真心显现,于是对于一切事理都能明白,自然就不会产生“我执”和“法执”,也不会去造作一切恶业。——“行”。所以世尊告诉我们:“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无明”为生死之根本,所以“无明”一灭,其他十一支则随之自断了。因此,断了“无明”,便可“还”复真如本性,“灭”除生死烦恼,故称为“还灭门”。此乃是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为原则的十二因缘。可使众生还灭生死,于是得到解脱。
为了控制十二因缘中现在“爱、取、有”,做到如植树中断了水与肥等助缘,即在“受”中断爱与取的生死助缘,也如油灯中不添油,明白十二因缘在“受”中执著和追求,如喝*水,沉轮于生死苦海。因此,为了解脱生死,修行法门很多,以净业修行为例,在控制现在因缘的“爱、取、有”去欣求西方极乐,以“爱”阿弥陀佛,时时学习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并且发愿在十方诸佛国土中。仅“取”西方极乐世界,并且执持名号,一心称念,做到功夫成片,如此便能“有”往生西方净国与果报。在“无明”的贪、嗔、痴等烦恼中,一心念佛,万缘放下,则不起“贪”心;一心念佛,慈悲心发现,则不起“嗔”心;一心念佛,正念现前,则不起“痴”心。在净土法门而言,以念佛破“无明”烦恼,从而达到生死解脱。
通讯员:如本法师
编辑:法贤
审核:大信法师、明兰法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