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405/4603798.html《基于发展生涯理论的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以江西高校为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梁嘉欣江西师范大学前言因作者近日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业规划书作业,所以查阅了相关文献,于是便在知网查到这篇还不错的硕士毕业论文,并记录下来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这篇笔记是笔者对此论文的反思和扬弃,论文中还有大量的量性研究因涉及知识盲区所以未作评价,仅此分享一点拙见。笔记正文人大都期待着一个美好的生活——自己所想象的,而一个美好的生活因为种种因素,它并不会自动地走到人的面前来,而只能是作为人来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去走向它。因而就不得不去设想怎样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而这避不开规划。实际上人也在时常规划着自己,即使是笼统的、极短暂的。例如晚饭吃什么,明天需要干什么,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规划。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明确目标、提升效率,不至于临事手忙脚乱和经常地发生后悔的事情。学业规划作为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亦是如此。学业规划理论源于生涯教育理论,西方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生涯发展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涯规划体系,并且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的现状,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生涯规划辅导,这其中就包括着学业规划的指导。而我国大陆地区的生涯教育相关研究引进的时间较晚,大多停留在国外生涯教育的学习借鉴阶段,立足于本国国情的生涯发展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这一段的叙述比较符合我所接触到的客观现实。我所在的学校有学业规划这项活动,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是将其作为作业来对待,或草草了事、或抄改敷衍过去。这种学业规划,本质上还是在走形式的。张恒亮学者阐述,学业规划,是指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发展效率,而其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具体来讲,是指在求学者完成文化启蒙阶段的学习以后,也就是在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上,通过对求学者的自身特点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认识,确定其人生阶段性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路线,然后结合求学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获得阶段性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正如大多数的理解,在我这可以看作是偏见的事,他们总是将学业规划看作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或说是前奏。就像我的辅导员所讲:“读小学是为了读初中,读初中是为了读高中,读高中是为了读大学,读大学是为了找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工作。”但我仅部分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没有回答找工作又是为了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以一直追问下去,但这不正是应该思考吗?由此延申出来的意义不应该也体现在学业规划里面吗?所以我认为,学业规划不仅要注重它与职业规划相结合,更应该注重自身追求的怎样的一个人生,注重自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怎么落地化为现实从而体现在这一份学业规划里。在我国,张恒亮等人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提出的学业规划理论体系包含求学者、学业路线、求学决策与学业管理四大要素。求学决策与学业管理两大要素中,求学决策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针对本科的下一阶段(就业或读研)所涉及的未来发展方向、拓展领域而对目前的学习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学业管理是指大学生在利用高校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下,对自身日常学习的具体计划与安排,以及通过实践行动逐步实现阶段性的学业目标。这段对于学业规划理论体系的阐述是比较合理客观的。在实际的制定学业规划书方面具有很高的启发性和参考价值。张恒亮指出学业规划换言之,就是通过解决求学者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等问题,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时间、精力和资金)通过学习成长为满足阶段性职业目标要求的合格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并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学业规划还得想好为什么学?想透彻这个问题能激发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业规划的实施。这也决定了一份学业规划的质量,很少有人能保持长足的动力去干一件在内心还处于茫然的事情,如果一份学业规划仅止于“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就容易跌入跟风随潮的陷阱。然而怎么样既追求自己内心的理想又踏实地与实际社会需求相结合才是实事求是和关键的问题。大学生的学业是指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所进行的以学为主的一切活动,是广义的学习阶段,它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相关技能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思想道德、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等的学习。大学生的学业规划,就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学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的过程。具体来讲,是指大学生通过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并拟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的过程。换言之,学业规划就是大学生通过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打好基础。我还是对此持批判的态度,这是种处在市场经济下的常见的视角,终究还是缺乏了对人的关怀,学业规划必然要结合自身的人生理想,而非仅仅是职业规划。这种错误的思想和指导,不单是局限了接受这套思想的学生的视野,更有可能会局限了他们的人生发展的上限,将人给物化、庸俗化。“生涯”一词是由“职业”一词拓展而来的,生涯在英文中有人生历程、生活经历和职业、事业的含义。生涯的意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生涯指整个人生的发展,即除了终身的职业生活以外,包含个人完整生活的开展,不单只是关于职业的发展;狭义的生涯则只包括与个人一生所从事工作或职业有关的过程。本研究参考舒伯的生涯定义,即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所以生涯具有终身性、独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可以将它理解为介于“生活”和“职业”之间的概念。其中,大学阶段属于生涯探索期中的子阶段转换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通过自我认知和衡量自身实际情况做暂时的具有试探性的职业选择,并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加以尝试,逐渐形成清晰的未来职业概念、使自己的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作者作出的生涯的定义,总体上是符合我的主观认识。①生涯发展是建构自我概念的过程。生涯发展的过程主要是发展和完成自我概念,包括个人的兴趣、价值、能力的整体配合,并藉由生涯选择、生涯规划以及生涯目标追寻,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满的生涯。②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变化和逐渐发展的过程。人一生的过程,随着生理的成熟、经验能力的发展和自我概念的建构,个人通过对现实环境的认知和对职业的选择及生涯各阶段所作出的各种决定,都是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与自我发展。③生涯发展是一个配合的过程。生涯发展随时配合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力,一方面发展个人的特长,一方面配合社会需求的趋势,以达人尽其才及适材适所的境界。关于作者对生涯发展的原则的摘抄。本文所讨论的大学生学业规划是基于生涯发展理论,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学业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阶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出发,考虑面临的各种机遇或制约因素,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选择学业发展目标,拟定并执行实现目标的相关途径,并周期性评估与修订规划的过程。此规划既包括为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包括价值、能力、兴趣等因素的自我概念构建。关于作者所认知的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摘抄。个人选择学业目标时,先仔细探索周围环境与个人自身发展特质,大学生制定学业目标时应将自己的个人未来选择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决定粗略的方向,然后再逐步将自己的目标具体化、阶段化,做到学业目标符合实际,是可执行且可实现的。如果不是存在外界的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制约了梦想或是说目标,那么就可以大胆地设想并考虑其实现途径和概率。如果这是个小概率事件,就要进一步去思考是否愿意付上某个“成本”去实现它。目标或许不必保守,脚踏实地的同时不要掉入给自己设限的圈套里。内容维度上,学业规划不应局限于专业学习上,还应贯彻生涯发展理论的内涵,涉及到个人的价值观念、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拓展等方面。执行者针对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目标,进行具体的细化和分解,将目标具体化,并做好相应的详细记录,以便在未来执行计划、评估目标成效时能有相关的材料。前半段简而言之就是要全面发展自身,规划这件事不仅应该反映于职业中,也应该反映于你想要达成的任何想法中。后半段给我的提醒便是要注重规划在日常生活中的记录,比如利用APP进行任务打卡,周期性进行汇总复盘等。这既能鞭策执行,又能为后期改正和修订规划提供客观且翔实的数据。第二,学业规划以社会为导向。生涯发展理论中强调生涯是个人与社会不断相互配合的过程,因此在指导大学生设计学业规划时,应引导大学生注意社会需求变化对未来生涯的影响,规划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要引导学生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