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的秘密
段玉萍
南树清回到老家看望老娘。正准备午饭时,拉柱拎着一篮子菜进来了。
“自己家种的,拿你们城里人话说,叫绿色食品”。
“拉柱,谢谢你,我长年在外,多亏了你照顾我娘。”
“你说的是啥话么?说感谢的应该是俺。要不是你,俺那娃能顺顺利利地念下大学来?!”
几年前,拉柱的儿子考上了京城的大学,拉柱家祖祖辈辈是面朝*土背朝天的农民,人们说拉柱家祖坟上冒青烟了。可这天大的好事,却把在土地里抠钱的拉柱愁的团团转。
一个周末的晚上,拉柱家低矮的老房子里,昏暗的灯光下,拉柱蹲在炕脚闷头抽烟,拉柱媳妇说道:“能卖的粮食都卖了,这还差好多呢。”话音还未落,就听外面有人说道:“拉柱在家吗?”
进来的是南树清。
“拉柱,我这次回来,想请你帮个忙的。”寒暄了几句后南树清说道。
“有事你尽管说。俺别的本事没有,就有一把子力气。”
“你别急,我们单位是一个大型国企,为体现大国企的社会责任感,设立了一个希望工程助学基金,帮助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家庭困难的孩子圆求学梦。前几天娘电话上说娃儿考上京城的大学了。”南树清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表格。
“填了这份表格,我带回去,就算交了申请。过几天款就会打过来。这样一来,你不仅帮了我们的忙,咱娃儿还上了大学,两全其美嘛。”
拉柱高高兴兴地填了表,拉柱的娃儿高高兴兴地上了京城的大学。
去年拉柱的娃儿毕业了,特地做了一面锦旗送到南树清的单位以示感谢,但是问遍所有部门都不知道什么“希望工程助学基金”。最后,只好去找南树清,南树清正在参加董事局的会议,司机接待了他,百般追问之下,司机才无奈地道出了实情。原来这一切是南树清自己自导自演的。
“饭好了。柱儿啊,你们哥俩好好喝两盅。”南树清的娘热情地招呼到。
“咱们小时候,经常端了饭碗在门口的石墩上吃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却觉得好像是昨天的事。”南树清拉着拉柱坐了下来,一边端起酒杯一边说道。
两人边喝边聊,越说越开心,酒过三巡,拉柱的话多了起来:“还记得咱们和邻村孩们抢铁路上换下来橡胶垫不?”拉柱说着,夹了一口菜放到嘴里,他一点没注意到南树清的脸瞬间红了起来。
“咱们还打过架,打完就跑……”拉柱自顾自的说着,南树清好半天不言语。
拉柱见南树清不吱声,赶紧说道:“你看俺这臭德行,一沾酒话就多,不说了不说了。”拉柱以为自己口无遮拦说错了什么。
“拉柱,我想和你说,当年你卖废橡胶垫的一块钱,是、是我拿了。”南树清结结巴巴地说出了隐藏四十多年的秘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我知道,张老师说,你捡了我丢的钱交给了她,还说你要成为做好事不留名的小雷锋,不让我和任何人说这事,要为你保守秘密呢。”拉柱高兴地说道。
什么?南树清一下子闷了。
当年拉柱捡废橡胶垫卖了一块钱,放到书包里,课间操后发现钱不在了,就悄悄报告了班主任张老师。
当天包括拉柱的同桌南树清在内有三个同学没有出课间操。那天南树清装肚子疼,一张旧的有些卷边的一块钱和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交替在他脑海里闪现,后来打起了架,再后来《新华字典》赢了,拉柱的一块钱就悄悄到了南树清的口袋里。但是还没等一块钱变成《新华字典》,张老师便找到了南树清,张老师循循善诱的开导,南树清惭愧地低下了头,把一块钱交给了张老师。
下午放学时,张老师把南树清留下并告诉他说:“拉柱知道你很早就想买一本《新华字典》,他想帮你,但怕伤了你自尊心。他要成为做好事不留名的小雷锋,我们要为他守住这个秘密。”
……
张老师家里传来阵阵说笑声。
段玉萍,女,山西介休人。出生于年8月。高级统计师,曾供职于汾西矿业集团,年退休。多篇专业论文发表于《经济开发与研究》等杂志,并获得国家级煤炭经济论文二等,年退休。从小热爱写作,工作闲暇之余,写作一些情感、纪实类文章,曾有《携手人生》、《真诚难忘》等发表于《介休报》、《汾西矿报》等。“文学百苑·改稿荐稿”群启事
具体细节电话或
参赛或杂志征文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