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
作家迟子建携最新长篇小说《烟火漫卷》
做客年首场深圳读书论坛
与作家杨争光、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
围绕主题“生命如歌烟火漫卷”
展开对谈
本次活动
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尹昌龙博士担任主持嘉宾
▲迟子建在深圳读书论坛现场
据了解,《烟火漫卷》的写作始于年4月,终于同年岁末。作品完成之后,迟子建分别于今年2月、4月进行了两次修改。这是一部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景观与小说人物复杂隐微的命运交相辉映,柔肠百结而又气象万千。
《烟火漫卷》
迟子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年8月
5年间
“我的作品可能更沧桑了”
《烟火漫卷》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小说中,一个在音乐厅寻找丢失孩子的男人,遇到一个上门来送孩子的女人。四十年前火车站的一次意外,扭转了所有人的命运;四十年后送上门来的母子,打破了所有习以为常。自然野性的美丽,无法确证的来历,*娥的突然出现搅起所有人平静生活里深藏内心的愿景:榆樱院里重燃的烟火是非、翁子安奇怪的病症、杂拌儿缺席消失的父亲、谢楚薇对孩子的向往……人生无法摆脱负累与苦痛,能稍微减轻一点的,也许只有秘密本身。
如果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想到《白雪乌鸦》里描绘的黑与白、生与死交织而成的哈尔滨城,那么《烟火漫卷》则如暴风雨后的彩虹,于这种绚丽中能看到风雨雷电的痕迹。《烟火漫卷》刻画了一群在现代城市生活着的平凡人,穿行在《烟火漫卷》中的每个凡人,几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秘密中追问道德,在城市中寻找野性,当你和往事再次重逢,一切是否还能重新来过?苦行僧还是救赎者?秘密揭开后,能否继续对着自己的心做回一个好人?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曾评价:“看到这样一个个封闭着的人,在各种机缘之后,哪个缝里忽然打开,燃起微光,互相照亮,能够意识到这个时候我的生命的存在,尽管我是这么卑微、这么贫乏,甚至不靠谱,但我最后还是对着自己的心做了一个好人。”
和迟子建相识30余年的老友杨争光,在论坛现场评价迟子建的作品“用长久的耐性和韧性温暖读者”,因为作者“本身就是温暖的人”。时光匆匆向前,作者与读者都在岁月中历经磨砺,或许唯有小说故事中的那些人物永存。而每个故事本身又倾入了作者阶段性的生活感悟,“5年间,我的作品可能更沧桑了。”迟子建在论坛开始时便提到时间变迁对写作带来的影响。
小说的烟火气
在于生活的细节
每个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地理坐标,“哈尔滨”是迟子建笔下继“北极村”之后第二个精神家园,将城市生活作为小说的焦点,对迟子建来说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在哈尔滨生活30多年,迟子建此次把她体悟、观察到的属于哈尔滨的人和风物安放在小说里。
在她看来,《烟火漫卷》的烟火气恰恰在于生活的细节,于是我们看到,小说中满溢着城市烟火:凌晨批发市场喧闹的交易,晨曦时分的鸟雀和鸣,城市街道开出的每一种鲜花,食物的香味,澡堂子里氤氲湿润的热气,旧货市场的老器物,老会堂音乐厅的演出,饭馆或礼堂的二人转,风味小吃,服装,交通,做礼拜的教徒,古早的教堂……哈尔滨城的丰富生活包含其中,温婉细致,意味深长。迟子建说:“有一种烟火,可能是深藏在地下,又回到人间的。我喜欢烟火人间的感觉,虽然这些东西未必一定写到我小说当中,但是我不经意这样走过的时候,感染了这种人间烟火气。”
人世间最盛的烟火,可以说全在作品里了,那是每个人平凡生活的模样。正是这些琐碎平凡的美好,日复一日稳定普遍的美好,只要去观察去体味就能随处看到的美好,最终汇聚成城市的烟火银河,安抚着城市中生活着的历经挫折伤痛的灵*。
阿来评价其中的城市书写时说:“过去所写的乡愁都是农村,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唤写城市文学。这次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城市,就像小说里最重要的角色一样,整体地出现了,包括建筑,地理,人文等等。”
真正的抒情
是有力的白描”
熟悉迟子建的读者大抵都知道,她的每一部长篇从最初的酝酿到写作完成,周期都会在四至五年之间,而从真正动笔写作到出版事实上只花了1年时间。迟子建透露,写作的这1年里,她脑海里只有笔下塑造的角色,因此,写作完成后,她常会因为要与这些人物告别而感到失落。
但“小说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迟子建认为,回过头来看,每部作品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烟火漫卷》也不例外。这些遗憾却往往是她创作下一部作品的动力,“我希望写到七八十岁,每次都有点进步就行”。写作之于迟子建,就像一个不离不弃的“伴侣”,而在这条互相陪伴的路上,她追求的是每次都有进步。
现场谈到写作中表达情感的方法,迟子建认为,真正而高级的抒情恰恰来自于有力的白描。从她过往的作品中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可以看出,这也是她在写作中的坚持。当晚,迟子建鼓励正在读书的学生们要坚持写日记,真性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她还表示,爱文学,人生就多了一盏明灯。低头阅读的同时,也要多抬头看看身边的群山大海,对现实生活葆有情怀。
《烟火漫卷》中,主人公们如刘建国、*娥,在城市的八街九陌之间,寻找着,奔赴着;也在尘埃落定之后,依旧以坚韧之姿重归来处。回到现实中来,每个平凡之人都在奔波、努力,生活不是处处风平浪静,波折与磨难常会不期而遇,迟子建认为,虽然如此,但她依然觉得“活着是多么美好!尽管有那么多伤痛,但拯救自己、赎罪,永远是最温暖和最强大的应对方法”。恰如烹饪一般,坦然接受生活赋予的各种味道,调制自己的美好生活。
来源
晶报APP
编辑整理
深圳全民阅读
运营服务
晶报社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往期推荐
1
●一组老照片带你读懂爱阅之城:深圳
?点击阅读
2
●快看过来!最美校园图书馆评选活动开始啦!
?点击阅读
3
●深圳人最爱买它!已连续29年保持人均购买量全国第一
?点击阅读
4
●绘画、吟诵……她告诉孩子们,古诗还可以这样学!
?点击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