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影评心得丨应晓红评论经典影视,写尽肆
TUhjnbcbe - 2020/11/19 0:01:00
生姜能治白癜风吗 http://www.jk100f.com/

年第期(总第期)

评论经典影视,写尽肆意人生

应晓红

什么是影评

影评,顾名思义,是对影视作品的评论,究其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一种评论文体。影评,是为了告诉别人这部电影传递了什么思想?反映出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或是这部影片在思考什么问题?在观影之前,我一般都是先了解影片的导演,了解下电影导演为何要拍这部电影,他当时的用意是什么,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主张,我是带着这些疑问或心理的期待,去观看一部影片。

二、如何写影评

是要确定主题

主题是影视作品的核心与内涵,是影视创作者要想表现的主题思想。影视作品的主题往往渗透着创作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社会的认知。影视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多角度、多切入点的,包含了文学艺术、台词设置、演员演技、音乐舞美、戏剧冲突甚至建筑背景。所以,我们在看完一部影视作品,想要去写影评之前,先问问自己,哪种艺术形式是你感兴趣的,我们要以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为切入点写影评。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可以用自我提问法。比如说,这部电影是什么背景下拍摄的?影片的片名和情节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要这样开场,戏剧冲突是用哪些镜头来体现?以这样的结局想要留给观众什么样的思考等等。当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时,自然而然会找到我们想写的影评主题。例:《寻梦环游记》是年年底的贺岁片,是迪士尼?皮克斯打造的一部动画片。看完电影后,我写过一篇影评《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当时我选的主题是“爱与回忆”,我觉得皮克斯在整部影片中,超凡的想象力、斑斓的视觉效果、热情的音乐体验,统统都传达了一个主题,那就是“爱与回忆”。以下我是写的影评的开头:我有个习惯,不管是哪部影视作品,去看之前,我肯定要事先了解下导演。就像我看书之前,肯定要去了解作者一样。早在年,当皮克斯动画公司提出拍摄一部关于“墨西哥亡灵节”的影片时,几乎被所有人反对。但导演昂克里奇,成立了主创团队,5次前往墨西哥体验生活,还实地走访了当地众多家族企业,耗费6年时间,实地考察了很多细节画面,如彩色的剪纸、引领死者的万寿菊花瓣,做鞋子的世家等等都是创作团队在当地考察中发现后,被植入电影的。皮克斯打造这样的匠心之作,我是怀崇敬的心情走进影院的,我觉得这是对好作品应有的尊重。

是观摩演技

如果说一部影视的主题反映了导演思想和内涵,那么,演员的演技绝对是影视作品流量的担当。往往经典影视作品,对演员们的演技必须是非常严格的,有些演员演技特别精湛的,即使不用说台词,就能从演员的肢体语言看出整部剧情的走向。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拍影视剧很多都用离奇的特效、艳丽的舞美、先进的制作技术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我个人的观点,即使用老旧的拍摄和制作技术,如果演员演技精湛,也足够撑得起一部影视剧,并使之成为经典而历久弥新,留给观众的肯定远比特效带来的更震撼。下面,我举几个例子:例1:《小欢喜》第15集,15分钟处。《小欢喜》是我看过最接近生活的一部剧。该剧对三个高考家庭最现实的刻画,深度挖掘了生活中的真实,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代入感,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四个各有特色又接地气的上高三的孩子,三对不同风格、不同处境却又同样存在现实焦虑的家长,他们的故事发生在我们千千万万个家庭中。这也是一部由“老戏骨”托起的家庭生活群像戏。剧中的海清和*磊、陶虹和沙溢、咏梅和王砚辉演技炸裂。海清和*磊一强一弱中,演技自然流畅;沙溢和陶虹在冲突不断中,火花四溅;咏梅、王砚辉拿捏到位,演技炉火纯青。三对父母在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时刻所体现出来的那股挣扎和焦虑,这是中国许多家庭的缩影。高考从来不是孩子的独角戏,父母也是隐性考生,《小欢喜》中孩子们的高考,在于三位母亲全力的托举。强势霸道的宋倩,是个单身母亲,是一个心直口快的女强人,唠叨但不聒噪,强势却也有亲切的一面。陶虹虽多年未出山拍戏,但是一出场就自带气场,她举重若轻的表演把宋倩演绎得入木三分,在第15集,15分钟处有一场戏令人印象深刻。宋倩和女儿因为逃课问题发生对峙,宋倩气急打了英子一巴掌,陶虹比画半天下不去手。这一巴掌前后的十分钟堪称教科书式的表演,宋倩从进门、质问、拆乐高、吵架,到动手再到懊恼拍着大腿离开,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扫过去,一气呵成,让人看得过瘾又纠心。这十分钟里,宋倩从气愤、心痛到失控,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母亲的不舍和内心的挣扎,那一巴掌用的是手背而非手心,用的是“推”而不是“抽”。单亲母亲的辛酸无助被陶虹演绎得淋漓尽致,几种情绪抽丝剥茧一层层释放、一步步递进直到最后完全爆发,每一句都是母亲真实内心写照,每一个动作都是生活。陶虹在这部剧中,无论情绪,台词,眼神都把握得相当到位,甚至连小细节都抓得很好,比如当她得知女儿患抑郁症,医生轻拍她的手时,画面中她因为紧张和担心,把自己的手掐出了指甲印。看陶虹的表演,是一种享受,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把人物的爱憎全都抖落出来,她把自己的角色诠释得相当到位,张弛有度,丰富了角色的情感。例2:《芝麻胡同》第1集。观看《芝麻胡同》我是冲着何冰饰演严振声一角去的。《芝麻胡同》以年的北京为背景,讲述了严振声一家四十余年围绕经营酱菜铺生意而展开的烟火味十足的生活。剧中既有京味十足的四合院,酱菜缸,斑驳的门窗,旧时的街道和古城墙,一条胡同,一座大院,一砖一瓦、一器一具,都显出了老北京的年代感、斑驳感。剧中人物的岁月随着这些经典的场景慢慢铺陈开来。何冰演绎的严振声,无论从走路的姿势、说话时的肢体语言,对白时的神情和眼神,都让人体会了到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色彩。何冰老师扎实的演技功底把严振声演得更加立体,不只让观众看到了严振声的隐忍、踏实、顾家等特质,更看到他更多、更真实的性情,呈现了严振声更丰富的侧面。何冰老师在剧中的一颦一笑、一动一静都是戏,他将严振声的精神状态、处世哲学、思维模式通过他一嘴标准的京片子和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在《芝麻胡同》第一集中,严振声与孔老痴有一段对手戏,严振声和孔老痴刚开始只是礼貌性地接触,不动声色,先让孔老痴完整地表达自己,随着孔老痴的专业性水准不断显示,严振声头一沉、一抬,到眼睛直视孔老痴,何冰老师用肢体语言展现了人物此时的心理变化,向观众展现了严振声对孔老痴认识的刷新,从礼貌性地接触到逐步对孔老痴的认可,并不断对其重视起来,当严振声在孔老痴的叙述中大概猜测到其身份时,这才微笑上前拱手,称其为先生,并询问其名讳。何冰老师在这一段与陌生人初次相见的戏中,教科书般的演技堪称范本。何冰老师将剧中双方的亲疏关系、了解程度,在什么样的程度下表现什么样的神情、说辞和肢体语言、行为,都展现出了严密的逻辑线条和次序,一个立体、鲜活、世故但坦诚的严振声通过何冰老师的演绎立刻丰满起来。我个人非常敬佩何冰老师,他丰厚精湛的表演功底和细致入微的刻画能力,在各种大剧作中酣畅淋漓的绽放着无法掩盖的光芒。何冰老师在《*原》中的鹿子霖,他把这么一个狡诈奸猾的地主角色,演出了反差萌的可爱,更演出了反派的深度与意味深长。鹿子霖的可爱,就在于何冰不会脸谱化的去诠释一个人物。而是拼了命让角色更加立体丰满,有血肉、有瑕疵,坏得有亮色,他既演出了一个角色的黑,更是演出了一个角色的白。还有《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先不说演技,就宋慈经常在破案时要说大段大段医学台词,我相信每个观众都会被他深厚的台词功底深深地折服。宋慈这么一个正到没什么性格的角色,硬是被何冰老师演出了格局。内心有忧有痛,情绪把控精准到位,演艺发挥如行云流水,最后结局辞官归去,他无语回望,蓦然回首,尽是沧桑。角色多立体,戏就多难演,在何冰老师的演技里,没有讨好观众这种事,他要讨好的,始终讨好的,是角色,是戏本身。例3:《如懿传》18集,21分钟处在这个片段里,如懿的贴身侍女阿箬直指如懿迫害皇帝的子嗣,想扶持大阿哥上位,阿箬振振有词,把如懿的所有善行都说成是有预谋的虚情假意。当阿箬跪在主子们面前开始指认如懿时,与如懿有一个对视,镜头停留在如懿的脸上,如懿不能说,却被气得忍不住抽动的嘴角,展示了人受委屈时隐忍的极致表情!被陷害后的如懿空洞地望着远方,她仍不肯相信,因为阿箬是她的陪嫁,差不多相当于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她知道阿箬性格不好,但万万没想到她能做假证指认自己。阿箬退场后,一名太监也上场揭发如懿的“罪行”,后立马自尽,用生命把如懿逼迫到死角,这里给了如懿一个缓慢的镜头,她的头饰也开始乱了,说明她的内心已经走向崩溃,随后玫贵人上来就是一巴掌,这时候的如懿已经毫无表情,目光呆滞,内心绝望到了极限。而此时的如懿还是理智的,她自知当下人证物证据已无力回天,如懿没有申辩,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回头瞪了阿箬一眼,虽然是一个侧面的镜头,但隔着屏幕,能让观众感受到如懿深深的委屈与恨意。在这短短的10分钟的剧情里,*在前面8分钟里是没有一句台词的,被最信任的人背叛那种不可置信,难过,无助,不掉一滴泪,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通过眼神把整个情绪层层递进,全靠眼神完成了一段不可思议的表演,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每一个细节都在传达如懿这个角色的情绪。在这里,如懿这个人物被周公子教科书般的演技演绎得淋漓尽致,有血有肉。虽然,好故事好导演是电视剧成功的关键,但是好演员的倾情演绎却是重要的点睛之笔。他们让故事有了神韵,让作品活了起来。如果说影视像一坛酒,而演技精湛的演员就是一味关键配方,他们让人物丰满,让作品厚重,让观众沉醉。

是如何下笔

以前我们老一辈的影视评论员很像我们中小学里上语文课,先来一段时代背景,接着是故事大纲,中心思想,最后是具体分析等等。作为一种写法,这未尝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个人是尽量回避这种作茧自缚的写法的,害怕用一种形式把自己框死。通常看完一部影片后,我会想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也许是故事本身,也许是导演讲故事的方式,也许是演员的表演,也许根本没有故事,表演等,只是我的纯感受。一部影片可以谈论的东西很多,但应该谈论的是那感动自己的部分,一般情况,我都是围绕主题,用三到四个场景、镜头或者片段来写影评的。

写影评过程中,我提三点自己的想法:

一是不要纯粹写成观后感。我们往往非常容易把影评全篇写成观后感,虽然二者有不少交织的部分。但既然作为评论,就不该全文都在对影片的内容抒发感慨。我们需要告诉读者的是,为什么看了这部电影以后会有这样的感慨,我们写影评的着笔要在“为什么”上面。

二是不要面面俱到。一部影片的内容,往往非常非常非常多,你每个点都试图谈一下,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最后会发现,你哪个点都没有深入,甚至整篇影评不知所云。我们要有取舍,选取一个方面的内容评价,不意味着只对这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在评价这方面内容的论证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内容。毕竟一个作品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各个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这样使影评有所侧重,也避免了偏颇。

三是不要格式化。我写影评的时候,基本是对影片剧情不进行复述的,除非和我写的主题有关,我基本是直切主题,或是以影片的时代背景,或某个场景来切入。

最后,我想说,好的影评,是用文字本身的魅力来俘虏读者的,好的影评不依附于电影,它是具有独立精气神的艺术品。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些,有说得不恰当的地方,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正。

谢谢大家!

写影评的过程,它可以让我们重温观影时的愉悦。

作者简介

应晓红:金华作家协会会员,永康影视办特约影评员。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那时花开》散文集;曾在《永康日报》开辟“晓红夜读”专栏;《品味永康城》一文被收录到《魅力永康》初中版教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评心得丨应晓红评论经典影视,写尽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