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屠维能水彩作品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线上展示
屠维能
TuWeiNeng
个人简介
屠维能云南会泽人、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年结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协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民革画院理事,云南中山书画院副院长,“法中国际书画篆刻协会副主席”、亚细亚水彩联盟学术主持;云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顾问,云南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教授。
面对大自然的美妙让我们激动
序言
艺术美的追求向往,是人类传统文化与道德良知的体现,是理想的精神保健品,而绘画是一种有着明确历史继承的高格调审美活动是用美来呼唤善与爱的滋润剂。21世纪的文化是世界文化艺术交流比较的历史,是让不同声音彼此深度充满爱的连接,是美美与共的天下大同。
“我期待自己作画和教学都能成为以情激情的表达者。”屠维能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艺术的眼光,一以贯之观察自然中的一切,维护着人类向往美好理想的情丝,寻找着自己个性相通的知己。反映了知行合一的生活经络,并大胆运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赋予了绘画生命力的神奇力量。他把水彩作品中的意境、构成、色彩、气势、绘画性、精神性融为一体,流淌出了“运气落笔”的独特韵味,结伴终生的迷恋好奇;透露出了中国理想的儒家、自然人格的道家、宇宙神游的佛家;表达出了“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的顺理成章、清风道场、天人合一。在网络大数据到来的现实中,如何用美的向往和体验来让人们过上诗意化的、奇妙与可能的常新常变,自由与自尊的美好生活,尤为重要。在屠维能老师的艺术中,我们感悟着情景交融的奇妙美好柔情似水的润物无声、东方精神的诗化意境、充满“恋情”的践行担当。愿大家在他的作品中获得愉悦的感悟和心灵的滋养,领悟人法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精神气韵。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董事长张南红
面对大自然的美妙让我们激动,说明这个世界真可爱。以情激情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是人类世界踏上精神之旅的自信自悟,用美来呼唤善和爱的美妙的可能,是万物与我同在,我与世界共舞的春夏秋冬。
一切艺术学科都应从形而下的“器”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综合修养,才能达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超越向往,让审美从点、线、面、立体、多维的愉悦分享及常新常变。
在艺术交流中,获奖并不证明你的艺术境界,它只是一种激励和当时的满足感。更高的品格是几十年的润雨细无声的滋养,才能回答出你的艺术境界、审美眼光、气度教养。所以求艺之人,要能看到高于现实的东西,独立的精神情怀。
绘画过程中,如果我们用笔色表达的不是质感,而是美感;不是写实,而是写意;不是准确,而是生动。那么我们的品质已经超越像外,进入灵性了。
天道为人提供了最高的依据,若能在自然中发现美,这个世界就可爱。艺术的发展都是在对其现实的肯定与信赖中,进行情感表达再到意志品格的表达。
纵观历代作品中,一切形式构成都在向一个趣味中心集中,是繁中求简,简中求繁的松紧虚实,刚柔强弱的对比和谐。
“处处有清风,步步入道场,”作为一个画家,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发现美,表达美,“点石成金”,这需要践行体验与综合修养,用多维表达三维的立体,连接自然,感动周围,启迪社会。
面对自然写生使人充满灵气,壮大精神,并能在自然中寻找到与自己个性相通的知己,不同别人的色飞笔舞。
“大道无所不包,心观无所不达”。绘画就是由感受到认识,借认识发挥感受,是心灵深层的挖掘。如果说写文章能把死的东西写活方为高手,画画把静的东西画活也方为高手。
面对自然作画状态很重要,为此,有时要编故事感动自己,如罗丹曾说过“珍惜你激情中的冲动吧!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才能超常正常情况下的发挥,感动自己也要感动别人!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当我爬上乌蒙山之巅,人会被雄伟持重,经风雨而慈祥的大山所感动,此时你的灵性与自然的灵气融为一体。“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
晚间从大山回到温馨的小山村,我又会被柔情似水、润雨无声的亲情打动着,这时的心灵笔色,变成了柔软的“恋情”,心灵的寄托。
写意色彩要顺应时代而产生,不同的线色形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成了情感性和画面性的结构。从中我慢慢体悟着每一幅画的独特肌理组织及潜含的生命力量,也启示着更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水彩画中我大量吸收着中国画大泼墨,书法中的狂草,我作画的过程有时似张旭压抑后的宣泄,似梵高火一样的冲动,似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尽量表达着“意象”中的得意忘形,意尽情不尽,笔尽意不尽的情丝。
“意象”造型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华,也是现代的、未来的,是有意识调动无意识的灵性闪现,是学习庄子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超越领悟。
风动,树动,还是心动,面对此景,我往往得意忘形,表达出了不同于别人,不同于自己的话语来表达生活,来领悟笔无气不活,色无气则死,气生于精神.....。
泰戈尔认为“中国艺术伟大的美感,在于艺术家看到了事物的灵魂,并对此深信不疑。”寻求像外之象,变为法无定法的新法,已经变为了一种活的灵性的天人合一。
在面对自然感悟学习中,我们往往从一维的点到二维的线,三维的面来认识一切的。艺术也如此,当立体的把握了三维,达到四维跟宇宙“上帝”的对话时,那么你独立的声响,直觉的感应,将引起共鸣,你已有了自己的精气神,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历史的自己。
一幅画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经过秩序一复杂一混沌一新秩序四个阶段。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复杂系统无限性的过程,是混沌中求得清晰的活性肌体。
中国艺术家往往都是社会理想的儒家,又是自然人格的道家,还是宇宙神游的佛家。怎样让水彩画的研究交流及普及提升站在国际化的视野上的探索,把西方的水彩理论与东方“意象”多元与共舞,升华为中国特色的水彩精神影响世界,是我们共同的使命,最后:让我们呈现“中国气派”的水彩体验走向家喻户晓、千人万众,唱响永恒的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