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吕国英气墨灵象眺瞻美的远方中国军网
TUhjnbcbe - 2025/6/24 19:06:00

“气墨灵象”眺瞻美的远方

——《“气墨灵象”艺术论》跋

■吕国英

《“气墨灵象”艺术论》(图一)

拙著《“气墨灵象”艺术论》,已于辛丑仲春之际付梓。

这部直面现实文艺乱象、尝试建构高维之美的艺术新论,探研艺术哲学与检视艺术创作,既致力于理论层面的逻辑与阐释,亦不竭于实践路径的开掘与拓展。

“气墨灵象”,简单说,是几个字、一个语词、一句短语;一般谈,是几个观点、一个命题、一种理念;复杂论,是几大范畴、一大体系、一种思想。

依上述语言逻辑样式及节奏形式,(于认知“气墨灵象”)再作一次“循环”解读,价值意义或许更接近于其本质意涵。(气墨灵象)简单又说,是从历史悠久、文明演进迄今且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体系中“萃取”的独特文字,经特殊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人类文明史上未曾有过的文化新概念、艺术新命名、创作新命题。一般又谈,是以浩如烟海的中西文化艺术经典由来之检视、演进之“殚精竭虑”,经非常的逻辑、抽象,所建构的人类文化艺术未来与远方的文化新智慧、艺术新形态;复杂又论,是依跨越经验境界、进入超验境界,而达天地人、生命之精神与性灵相“灵缠”的感悟与体验,所呈现的承载生命理想、灵魂自在之审美新境界、精神新状貌。

《“气墨灵象”艺术论》(图二)

把这种简单说、一般谈、复杂论,再抽象、归结成一般意义言,气墨灵象既是一种思想、理念,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特别存在;既是哲学、美学的,也是文化、艺术的;既是宇宙万物的精神状貌,也是生命理想的艺术存在;既是美的最高境界,也是美的极致远方。

溯文化艺术滥觞,“轴心时代”的东西方先贤大哲,面对“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时代“拷问”,分别以人与人、人与神、人与物的苦思冥想与殚精竭虑,给出了儒学、道学、释学、美学的觉悟与智慧。如今,人类面临着同“轴心时代”相类似,且更广泛、更深远、更激荡的挑战,哲学、美学、宗教以及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纷乱之态、异变之象。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哲学、美学怎么了,文化、艺术怎么办?西方学界送出“转向学”应对,而东方智慧以“融学”解惑。所谓“融学”,就是融合之学,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观;所谓“转向学”,就是21世纪美学,也是传统美学由“本体论”向语言、文化学转向的超文化美学。显然,两者均追求共同价值、普遍意义。气墨灵象所观照的理想性精神状貌、终极性审美境界,正是这种共同价值、普遍意义的文化承载、艺术表达。

《“气墨灵象”艺术论》(图三)

气墨灵象,由“气”聚合(融通),以“墨”呈现,与“灵”纠缠,立“象”为美,是“融”的建构、“融”的统一,也是“融”的极致。而作为一种艺术新理论,不仅致力于其继承性、融合性、原创性,尤其敬畏于其完整性、体系性、闭合性。

“气墨灵象”艺术论,由眺瞻、纵横、察变、观象四部分构成。“眺瞻”为立论篇,作为本论的核心与灵魂,通过八篇文论阐述八个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笔墨(语言)的未来,“气墨”“灵象”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本质规律,“高学大德者”方入气墨灵象之境,作者与受众互相推挽方可“筑峰”,“气墨灵象”统摄艺术创新,极致之美是气墨灵象,形成提出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吕国英气墨灵象眺瞻美的远方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