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杜尚艺术理念与老庄美学思想的关系
TUhjnbcbe - 2025/6/24 12:56:00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07/8054811_0.shtml

谁是最出色的西方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敏捷的人马上会脱口而出。
  是的,毕加索。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能了解毕加索就能了解西方现代艺术最初起步的动机。
  可是我们有多少人了解杜尚?实际上杜尚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的地位是更重要的。我们或许只知道他的几件惊世骇俗的作品:他给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画胡子,他把小便池送到展览会当作品展出。我们哄然一笑,,以为那只是一个精巧的玩笑,玩笑之后,我们应该认真的画点什么呢?
  杜尚,法国人(他在年入了美国国籍,因此成了一个有双重国籍的人)。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一半时间在巴黎,一半时间在纽约,一半时间搞艺术,另一半时间下棋。


  杜尚天生有一种性情,喜欢无功利地循任自己的天性,不肯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他的这种处世风格变得愈加明显。在他晚年的时候,有人解释在他早期的这种行为已经是他反艺术的开始了。“有趣”是杜尚生存的原则,他痛恨对生活持严肃的态度。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没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属于任何流派,但许多现代流派都争着认作他的法嗣。他用自己的生活、生命本身提醒了我们一个重要事实:艺术被限制在一幅画或一个雕塑中是一种狭隘。他把艺术放大为做人,放大为人生。从他开始,艺术不再只是让我们能够画出一张美丽的画的技巧了,艺术却可以成为让我们活得潇洒,活得不苟从,活得充满创意的生存状态。他感兴趣的是精神的探索,他要透过事物的表面价值,趋近更为真实的核心——艺术到底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对这样一种活动投入如此大的
  杜尚在年通过他的《泉》告诉人们这样一个观念:艺术没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值得这样地被我们推崇,艺术应该成为非艺术,我们应该无分别地对待人类的各种活动,这样我们就能从自造的牢笼中走出来。他涉足艺术的起点极高——不是把艺术放在美的范畴里考察的,而是放在存在的范畴里考察的,于是他把艺术整个地翻了个个儿。能把自己从艺术的局限里拔出来,站在艺术之外来看艺术的,杜尚是唯一的一个。他的一生如愿而行——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恬然自适。杜尚自己说:“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如果我们一向以为,艺术不同于寻常的活动之处,是在于它能给我们的想象提供自由的话,那么,杜尚则使得他的生活尽可能地摆脱了一切束缚,呈现了一片自由畅意的人生风景。因此他把人生变成了艺术。他一生没有固定职业,他从没有牺牲过自己的自由以把自己出卖给某一种社会职业,成为一种职业动物——这是最令他不能忍受的一种人生。他说:“我喜欢呼吸甚于喜欢工作。”


  使得杜尚的作品显得不可思议的特点之一是:他的作品里找不到他的自我,他是无我的。这是一种奇特的性质,这也就是庄子《逍遥游》中提到的“至人无己”的境界。他从来不张扬自己,显示自己或者自己思想的重要性。相反,他常常尽可能地淡化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杜尚无疑是一位至人,他的艺术理念无意中响应了中国古代老庄思想美学的主张。老庄哲学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不是“美”,同样,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也并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相互连接的范畴。“道”是老庄美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他们对“道”的本质属性的规定其实也就是对美的本质属性的规定。老子认为,作为宇宙根本法则的“道”,有两个根本的特点:一是无为,二是无名。《老子》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说“道常无名”,他称“道”为“无名之朴”。就是说,“道”是不能用普通语言、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来把握和表达的。“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以“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寂兮寥兮”,所谓“大象无形”,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庄子美学的核心内容,是对于“自由”的概念的讨论,以及对于“自由”和审美的关系的讨论。他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最高的、绝对的美,而现象界的“美”和“丑”的本质都是“气”。“美”与“丑”并不是最高的范畴,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充分表现了宇宙一气运化的生命力。他通过“象罔得到玄珠”的寓言,强调只有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形象(“象罔”)才能表现宇宙的真理(“道”)。


  年,杜尚将一个买来的男用瓷质小便池签上“R·Mutt”的署名,给它取了个新古典主义美术绘画名作《泉》相同的名字,向美国“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展览会送交。安格尔的《泉》是西方美术史上描绘女性人体的名作,画中女子手提水罐、姿态优美,足下寒潭澄清,传达了一种高尚静穆的美。而杜尚的《泉》-一个签了名的小便池。即使在现在如此多元化的时代,也无法把这件作品与“美”画上等号。而这恰恰是杜尚想要的——取消美,取消艺术的趣味。他想通过选择毫无审美趣味可言的琐碎之物表明:艺术可以是随便什么东西,艺术不崇高,艺术不值得受我们太多的推崇。现成品正好给杜尚的这种思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们完全和艺术风马牛不相及,不涉及美,也不涉及丑。漠视美丑,漠视一起欣赏趣味。庄子说:“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小草杆和大木头,最丑的人和最美的人,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是没有差别的。庄子将美与丑的客观标准击碎,认为二者本质相同。这与杜尚的主张有相似之处,杜尚漠视艺术和一切美丑,而庄子认为“美”“丑”本质皆为“气”,不仅在于人们的好恶不同。年杜尚创作了他最早的一件“现成品”——《自行车轮》。他将卸下的自行车轮圈上下颠倒,固定在一个板凳上,光影投射效果被他加以利用,车轮由一成双,显示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他借此提出了有关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一一艺术的定义问题:从前的人对艺术品的定义是非实用性且获得人们正视,椅子用来坐,车轮用来骑,而在这一作品中,虽然杜尚基本上保留了物品原有的属性、特征,只对它本文们进行了存在方式和情境的处理,但无论是椅子还是自行车轮都失去了其原有功能,只能看不能用,它是否是艺术品?这是对艺术传达观念和艺术本质的思考,绘画不只是视觉的效果,更是人性的自由。抛开传统绘画所谓才艺、技术构建的外壳,正如庄子所说:“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艺术最大的用处就在于它的没有用处,“绘画,服务于心灵”,杜尚的艺术之道暗含着“无用之用”的老庄美学之妙。

1
查看完整版本: 杜尚艺术理念与老庄美学思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