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她是复旦优秀毕业生,拿国奖,发3篇SCI
TUhjnbcbe - 2025/6/11 20:11:00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51.html

宗嘉敏,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级生态学专业硕士,中共党员,获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她师从赵斌教授,研究方向为基于Landsat数据的淡水水体蓝藻监测研究,曾获-学年硕士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年复旦大学“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年复旦大学“优秀助管”、生命科学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目前拟录取为届江西省定向选调生。

在采访的过程中,“意义”、“初心”这两个词不断从嘉敏口中出现,聊完以后,发现她对“意义”的阐释是“能够直接、长久的帮助别人”,“初心”则是“让自己的内心实在、满足”,这两个词陪着她走过二十多个成长年岁,也帮她做了很多决定。

初心未改

宗嘉敏的学术之路要从在家乡的见闻说起。家乡空气和水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持续恶化,早已不如她小时候那般山清水秀,甚至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初中、高中期间她一直观察着环境变化对家乡带来的影响,思考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并最终选择在高三时报考了厦门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包含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专业)。在当年分专业时,本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态学。本科面临毕业之时,她发现只拥有本科学历很难从事与生态学专业的工作,若直接找工作则难免与自己的初心偏离,于是便决定读研,最终成功通过九月推免,成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级生态学专业硕士。

读研期间,她与蓝藻水华问题结缘,选定长江中下游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她找到了该区域40个大型湖库的蓝藻水华历史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这项研究明确了曾经具有不确定性的认识,不仅补充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型湖库蓝藻水华爆发动态的历史信息,还扩充了非热点研究湖库蓝藻爆发动态变化的基础信息,为有效控制湖泊蓝藻污染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该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投稿一个月内就被接收,宗嘉敏成功拥有了第一篇自己作为第一作者的SCI文章。

其实科研之路也并没看起来那么顺利,读研的第一年,她觉得“困难重重,各种压力大、身不由己”,付出无法很快看到成效,也曾说“科研是自己二十多年来遇到最难的事”,并且调侃“自己对科研的热情已经全部被消耗殆尽”。但回看来路,她依然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拿到国奖,发了三篇SCI(1篇第一作者)。

宗嘉敏正在进行国家奖学金评审答辩

关于“意义”

科研之外,社会调研和志愿活动占据了宗嘉敏的大部分时间。她尽量将自己的专业与社会热点结合,期望自己所学能为社会的生态发展做出一点贡献。年5月,国家环保部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这引起了宗嘉敏与她同学的注意,于是便一起着手相关的调研活动,期望对上海已有的相关政策,以及当时环保设施对公众的开放情况进行调研。在陆续走访了上海市民及环保设施单位负责人之后,他们发现实践中对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的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力不足,环保设施开放对象、手段、内容还不够完善,企业自主开放占主导、政府组织引导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他们的团队充分分析了巴黎、重庆、大连等城市的典型案例并借鉴了这些城市的部分经验,最终向政府提出了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

志愿服务则是她一直以来持续参与的活动。她在复旦大学拓客科技教育协会作为志愿者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并自己完成剪辑和配乐工作,服务持续了一年半,最终录制了音频24个、累计服务时长60小时,希望自己能够让视觉障碍的孩子听到多彩的世界。她也曾为上海多个社区的老年人组织开设健康讲座,给他们讲讲抗癌小贴士、智能手机使用攻略,也为他们辟谣

1
查看完整版本: 她是复旦优秀毕业生,拿国奖,发3篇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