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风的地方》的叙事空间在一个小小的云庙村,有风小院承载着每个人物的人生,对平淡生活细枝末节的展现,真实而温暖,最是动人。
人们为何越来越被治愈类题材的影视剧所吸引,本质上不过是在内心对抗过度现代性、都市化带来的焦虑与负面影响。
01意识的觉醒
许红豆是个北漂多年的年轻人,在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做到了前厅部经理的职位,或许很快还会升为副总监。
在优秀姐姐的影响下,许红豆如同一只永不停摆的时钟,她早已习惯了卷完学业卷事业的日子。
高压、忙碌的工作给许红豆带来体面的收入,也让她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她没有时间发展感情,没有时间好好为自己做一顿饭,冰箱里全是放过期的食物。
她忙到父亲的生日都需要姐姐提醒,与家人在电话里简单聊几句就又要投入到工作中。
闺蜜陈南星多次邀许红豆去云南旅行,她总是一推再推,终因工作繁忙错过了两个人的约定。
南星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了,她劝许红豆替自己多看看这个世界。
无论是一处风景,亦或是一道美食,她都希望红豆可以帮自己去感受,如此也算是无憾了。
酒店大钟的螺丝老旧了,维修师傅告诉许红豆替换一个就又能恢复正常。
这让一直以来拼命工作的许红豆忽然意识到自己对于这家酒店来说也不过是一枚螺丝钉,坏掉了随时可以被替换。
而她自己的人生除了工作,一无所有。
最懂她的朋友离世了,第一次近距离感受生死无常,许红豆也终于下定决心辞职,带上南星对未来的憧憬她踏上了去大理的路。
在经历重大挫折时人们总会选择完全相反的生活方式,或是为了逃避,或是重新开始,与过去的自己做切割。
02当地人
许红豆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暂时“逃离”,来到古朴宁静、充满人情味儿的云南云苗村。
这里乡邻之间相互关照、温暖友好,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对于初来乍到的许红豆也是充满善意。
曾经手机不离手的她发现,在云苗村即便手机坏上几天照样不影响日常生活。
热情爽朗的当地人与有着各自原因离开原本生活来到有风小院的异乡人,仔细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就明白何谓世间百态了!
“村草”谢之遥与许红豆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也曾在北京打拼多年,后放弃高薪工作回乡创业。
谢之遥清晰的明白自己要什么,比起做都市精英,他更喜欢随性自由的生活,更愿意回到家乡做实事。
随着谢之遥与许红豆日渐熟识,他邀请许红豆用她多年的酒店从业经验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度,规范化云苗村的文化旅游事业。
他把自己的人生与家乡建设联系在一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努力建设家乡。
在谢之遥身上,我们看到另一种可能,不一定只有在一线城市打拼才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与家乡一同成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木雕非遗传承人的谢师傅一辈子靠手艺吃饭,不愿与人谈生意。
他把全部的热情都寄托在木雕上,竭尽全力带徒弟,奈何徒弟们都想到外面发展,一个个离开了村子。
跟着谢师父学木雕的谢晓夏,就是一心想去上海闯荡,他厌倦现在平淡稳定的生活,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冒险、去奋斗。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诗与远方”,而随着时间变迁它也在变幻,如今苦苦追寻的,也许正是年少时急于脱离的。
谢师傅像是被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留在原地的人,他无法接受新事物,排斥网店、直播卖货。
在谢之遥的努力下,看到网上推广的成效后,谢师傅也终于改变了自己的陈旧思想。
谢晓春与谢晓夏是典型的中国式姐弟,姐姐刀子嘴豆腐心,骂弟弟外出打工想补贴家用却不直说,但弟弟在外被骗后,姐姐会偷偷给弟弟转钱。
古灵精怪地四小神兽到处广播阿远在裤子里拉肚子,弄得众人啼笑皆非。
他们无忧无虑的在村子里奔跑、玩闹,拥有数不尽的快乐。
温柔慈祥又可爱调皮的谢阿奶,听到不绑安全带会被罚款就秒变乖,会比OK手势。
拿着小锤追打不听话的阿远的她,又会心疼孙子为他准备好吃的,还时不时给阿遥的爱情助攻。
阿桂婶好八卦、爱面子,逢人便炫耀自己在山东工作的孩子多么成功、孝顺。
而她的“人生论”,又能用最朴实的话把马爷点醒,让许红豆心生敬意。
以及宝瓶婶、凤姨等当地人热热闹闹的氛围和努力生活的劲儿始终感染着众人。
03异乡人
在《去有风的地方》的镜头下,有风小院、洱海、油菜花地、马场等温馨治愈的风景随着剧情的展开缓缓进入视野。
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仿佛自己也陪着许红豆在旅途中得到了内心的疗愈。
许红豆入住的有风小院聚集着一群经历不同,性格各异的人,他们有着各自的理由来到有风小院。
谢之遥曾对许红豆说:“除了爱情就是事业,不是失恋就是迷茫,大城市人的生活无非就这两件事!”
这句话大概就可以总结人们离开原本的生活,去他处的原因。
生意失败的马爷为了抑制再创业的念头每天像个世外高人一般在院子里打坐,谁也不理。
到了晚上他又恢复如常,融入大家的聚会,边吃夜宵边聊天。
极度社恐的作家大麦虽然避开了许红豆的问好,但在知道她被蚊虫叮咬时会主动借出药,还会给她一本书来打发时间。
有风小院的租客兼咖啡厅服务员娜娜为人亲和,脸上常洋溢着笑容,却带着内心的创伤在努力重新生活。
还有整天抱着吉他的文艺青年胡有鱼,都是离开被外部环境追赶着的生活,来有风小院“歇歇脚”。
在这里没有工具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能从中找到自己,看见自己,认识自己。
两类人强烈的反差,彼此温暖、治愈,也带来更深的思考。
从大城市归来的人为村子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而当地人也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影响着异乡人。
《去有风的地方》通过对于角色群像的细腻刻画,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