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朝宏/文
一看到“如何致富”的书籍、文章,你有没有两眼放光?甚至热血沸腾,心跳加速?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富有的习惯》,又激动了一回。不过,冷静下来之后,又不由得反思,这种书真的有用吗?多少有点吧。感觉上,书越薄越好卖。但是,薄可以是短小精干,也可以是浅薄、轻薄。诚如先贤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缺少批判性思维,一味听信“专家”,很可能为书所害。笔者勉强算是个读书人,也希望借此自我警醒。
本文先简略介绍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亮点,再按照学术论文的评审标准,把它从头到脚“批”一回。从网上看到一句话,特别有意思,说“5%的人会思考,10%的人以为自己在思考,85%的人死也不思考”。不知道您属于哪部分?
概要和亮点
本书作者托马斯·科里(ThomasCorley)是美国的一位注册会计师。原书第一版出版于年,年进行了修订,中文版则出版于年。
作者自称花了5年时间,采用一份包含2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了位百万富翁(其中有位千万富翁)和位穷人的日常习惯,发现其间的巨大差异。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讲了4个普通员工从贫穷到富有的“逆袭”的案例。他们分别是保险推销员、秘书、汽车经销商和会计师。这种叙事方式是典型的先制造冲突、吊人胃口,再在后续各章给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它完全符合讲故事的“套路”,技巧娴熟。所选案例又非常贴近生活,很容易增强感染力、说服力,能够吸引眼球、打动人心。读者难免会将自己与故事主人公对比,而结论可能是:“我再不济,总比他(她)好吧。”这样,自然增加了运用这些“富有的习惯”的信心。
第二部分分为4章,讨论了4个问题。
一是习惯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坏消息是,你的很多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母、老师等影响,也就受制于先天基因和后天成长环境而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好消息是,阅读书本知识、增加生活体验并反思挫折,可以让你改变习惯。我们可以称之为阅历和经历。信念和情绪,也可以影响习惯。为了明确自己的梦想和人生目标,作者建议,假想未来的你,给现在的自己写一封信,或者为自己写一个死亡讣告。
二是习惯带来的后果。这包括5个方面:是否拥有快乐、富足、健康、聪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说明为什么好习惯让你“财务成功”,作者给出了减少支出、增加储蓄的10种小技巧。比如,买二手货、住小房子。显然,这么委屈自己的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不过,它们至少告诉了你另一个选择。
好习惯为什么让人聪明呢?因为你的睡眠好、饮食好,还愿意尝试新事物。这里,“更聪明”只是一个副产品,可能不是本来追求的目标。聪不聪明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能吃能睡才是。而且,能吃能睡肯定影响快乐、健康。也就是说,这是多因多果的关系。总之,好习惯真好,记住这个就对了。
三是富有的26个习惯,和贫穷的10个习惯。这部分内容是全书核心,占了整整50多页篇幅,难以简单概括。
四是如何改变习惯。第一步,你需要记录自己的习惯,你的每一天究竟是怎么度过的?只有较为细致的记录,才能帮助你清晰地觉察。当然,要不要像书中所说记录每顿饭吃了多少,恐怕存在争议。反正我是做不到的。在此基础上,第二步需要的是评估,为自己的各种生活、工作的点滴打上“勾”“叉”,评个好坏。最后,利用6个捷径,行动起来,这包括:习惯合并;限定人际交往对象;改变环境;从小习惯开始(有本书叫《微习惯》,也是此意);制定待办事项表(有专门APP可用);增加坏习惯的执行难度。
哪些习惯能富有?
接下来,笔者就假装进入“论文评审模式”,说说此书的不足。先抛开方法论层面的问题,单独谈一下书中所列的好习惯的清单。书中第一部分列出的清单有10个习惯,而第二部分又列出26个习惯。这即使不算自相矛盾,至少也是自我重复。论文写作中,这将给人以“凑篇幅”之感,大忌!如果后面的26个是前面10个的展开或延伸,那就需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但作者没有。此其一也。
其二,当我们陈述一堆并列式的词组或句子时,通常需要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换言之,机械式的堆砌是不够的。因为你无法保证其完整性。万一有遗漏呢?比如,在企业战略分析中,有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在内部控制中,有COSO提出的五要素框架。它们都能够以图形化的方式来展示,并表明各个单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而书中的习惯清单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怎么办?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论文“评审人”,不只是要当裁判,指出论文不足,还要当教练,指出修改办法。经过一番梳理,笔者将书中第71页所列的10个(核心)习惯分为三类。
第一类,有关自控、自制,有3条。简单而言,即:培养自己的日常富有的习惯,每天照做不误;生活得有节制;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原书中列为第1、6、10条,但如果放在一起,是不是更合理?
第二类,有关某习惯的具体指向,有5条。我们不妨用一个字来表示一条,并且用后面的26条来进一步解释。这里并不保证完整和准确,而只是提供一个框架。
心:“带着致富思维生活”。有目标、梦想、蓝图和使命;培养日常习惯;用积极、热情和乐观的态度去生活;做事不拖延,用清单和截止日进行时间管理;避开消极心态;适度冒险。
脑:“提升自我价值”。每天至少读书自学半小时。笔者补充,还可以考虑,每年学习一项新技能或新爱好。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