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财商与财富
年4月,美国人罗伯特·清奇作为主要作者,出版《穷爸爸,富爸爸》,在这本书当中,首次提出了财商的概念,从此轰动全世界。
此后,罗伯特·清奇创作了一系列富爸爸丛书,指导了很多没有财商思维的人如何拥有财商从而拥有财富,让学习者从最初的为钱打工转变为了解金钱的规律并让金钱为自己工作,至今富爸爸仍然是全球最经典的财商读物。
什么是财商?
财商是一个人认识、掌握运用财富、金钱的能力。财商和你现在挣多少钱没关系,财商是测试你能留住多少钱,并且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
其实,财商体现的是一个现代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是会计、投资、市场营销、法律等多种的综合因素的总和,财商与智商、情商并称为现代社会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能力。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如果你苦苦拼搏不是为了让你自己过上想过的日子,那又是为了什么?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部分有赚钱能力的人并不具备享受金钱的能力,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自由。
用一句话来概括财商就是要让你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
赚钱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赚钱是为了拥有财富?那拥有财富又是为了什么?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身家超过十亿美元的巨富,他的说法其实很有参考性,他说,财富是指你生活品质的程度,而不是你赚钱的多少,要体会富裕的滋味不需要靠上亿财产,只要让你过上你真正想过的生活就可以了,用现在人的大白话说那就是三有,有钱、有闲、有快乐。
什么是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是每个人的终极梦想,而财务自由真正的意义不关乎金钱。是关乎于你如何驾驭恐惧和担忧的智慧,所以给财务自由下一个定义,就是不依靠投入时间型的收入,仅依靠个人被动的收入,就可以达到自己所希望生活的水平,即不出售自己的时间就能获得收入和报酬。
什么是财富?
财,是指金钱,古时候后就是金、银、铜板,现在就是纸币、硬币,甚至是外汇。
富,是屋檐底下一亩田,意味着家里面非常充实。不缺吃,不缺穿。因此,财富的字面意思就是有吃,有穿,有钱花。
财富可以指一切具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按物理形态分为两类:有形的、无形的,有形的比如车子、房子,无形的比如品牌。
也可以按照作用不同分为三类:消费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消费品这一部分不产生利润,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比如用来生活的衣食住行。固定资产不经过流动就能产生利润,比如用来生产的机械设备。流动资本是只有经过流动易主才能产生利润,比如用于投资的货币。
而财商视角下的财富,不是你能赚多少钱,也不是你此时此刻拥有多少钱。而是说一个人不在工作的情况下,能支撑一个人生存多久的能力。
有形财富与无形财富?
有形财富,是可以量化、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产品、设备、房屋、土地。那么无形财富呢?他们难以被量化,却能为人们创造物质财富提供便利和动力。比如说知识经验、师徒相受、技艺工艺、发明创造,你掌握的渠道、客户的资源、信息媒体甚至你的组织管理能力,精神信仰都是无形财富。
无形财富还可以分为个人的和组织的,个人的比如说你的见识、知识教养、阅历、经验这些都属于无形财富,而对组织来说文化、传统、精神、信仰、人才其实都属于无形财富。
无形财富和有形财富,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在创造有形财富之时也在创造无形财富,而无形财富又会推动有形财富的创造,两者相辅相成、彼此关联。
举一个例子来说,知识产权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财富。他其实就可以通过有偿使用变成各种各样的有形财富,让他的拥有者从中受益。比如说科学家发明创造,他可以收专利费,这个作家出版的作品可以收版权税。用了某个人的某个知识可以收特许的经营费用,这些都是无形财富向有形财富的转化。
为什么会有贫富差?
社会经济学当中有一个“马太效应”,凡有的要加多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去,其实只有先天的富人,没有后天的穷人。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他工作,归根结底是思维方式,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固化,他以机械的工作来换取收入。这样就导致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获得有限的财富,而富人通过思维的转变来产生财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产生盈余的财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