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洞见
TUhjnbcbe - 2025/3/9 10:27:00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

伏久者,飞必高。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

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

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急,希望他尽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他说:“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抛却外界的繁华浮躁,闭关潜心创作,用8年时间精雕细琢,打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

一向不着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一个至简至深的真理: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辉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点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实积累的结果。

01

急于求成,反而不成。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卖橘子的小贩,想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便问路人,怎样才能尽快抵达城门。

路人回答:“如果你慢慢走,关城门之前能到达。如果你走得太快,那就到不了了。”

小贩感到很奇怪,以为听错了,就匆匆开始赶路。

结果因为走得太急,橘子总是往外掉,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停下来捡橘子,最终没能在关城门前到达。

急于求成,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知乎上有位网友讲过自己的经历。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干出一番事业。

起初,他签了一家专业对口的公司,结果上班没几天偶然得知,想要在这个岗位上取得一番成绩,一般至少需要6年。

一想到要等那么多年才可能有出头之日,他果断辞职了。

之后,他断断续续又找了几家公司,但基本都是干了不到三个月就离职。

只要短时间内业绩得不到提高,他就觉得在这家继续待着肯定也干不出什么名堂。

几年下来,他频繁换工作,不仅对前途失去了信心,连当初学的专业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

最后,他无奈地说:

“为什么我到现在还一事无成?因为我总是太急于求成了。任何一份工作我就想一下子看到大的成绩,每次看不到我就觉得工作有问题。后来扪心自问,才发现问题在自己身上。”

培根曾说:“过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追梦路上,恨不能一日千里,希望在短时间内就取得成功,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任何一种目标的完成,梦想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有繁华,都需要耐得住寂寞。

02

沉得住气,才成得了事。朱光潜说过:“一切需要时间沉淀的美好,都值得我们耐着性子去等待。”

那些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沉得住气,才能成得了事。

中国古时候有一位射箭的能手,名字叫飞卫,他的箭术了得,几乎百发百中。

有个叫纪昌的人慕名而来,向飞卫请教射箭之术。

飞卫告诉他,要学射箭,得先学会不随便眨眼睛。

纪昌回家之后,便开始苦练。

妻子织布时,他仰卧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晴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就这样坚持练了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已经相当到家了,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他兴冲冲地跑去拜见飞卫,问自己能不能开始练箭。

飞卫却说,还差得远呢。

等你练到把一个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一个细微的东西看得很清楚时,再来找我吧。

纪昌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绑住一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全神贯注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

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竟大得如同车轮一般了。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这才高兴地告诉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终于学到我的本事了。”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境遇下,只有忍得住环境的磨练,把手头的事做到最好,才能迈向成功。

正如《菜根谭》里所说:“伏久者,飞必高。”

人生路上,想要有所建树,就得先沉住气,静下心,在孤独中坚守。

03

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作家王宇昆曾在书里讲过自己的故事。

他出第一本书的时候,辗转了很多家出版社,结果大多出版社都不太接受新人作品。

在那段郁郁不得志的日子里,他焦虑得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加上当初跟自己同时出道的写作者,一个个都快速崛起,获得了很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