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悲慨产生于目的性与条
TUhjnbcbe - 2024/10/9 17:05: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www.pfzhiliao.com/

十九、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目的性所面临的的条件性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任何具体之物都无法突破自身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条件固然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达到,有的则无法达到,后者所引发的悲也往往要大于前者。比如人都有求知的欲望,但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即使是整个人类,其在一定时间阶段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也是相对有限的。

二是任何具体之物都可能会面对来自于外界的无法预料的具有压倒性力量的冲击,这种力量既可能来自自然界,也可能来自于社会,既可能作用于实体,也可能作用于精神,其所造成的破坏性越大,可能产生的悲也便越大。比如人们栽下一棵树,希望它茁壮成长,却可能会被一场飓风连根拔起。

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提到了“两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其实这可以理解为是目的性与条件性的冲突的一种虽然特殊却又相当普遍的形式,那便是不同目的性的冲突,因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目的,同一主体的也会有不同目的,于是一个目的相对于另一个目的便成为了一种限制性的条件。前者往往体现为斗争,比如两个人争斗,弱势正义的一方往往更易产生悲慨。

后者则体现为一种取舍,在古代有很多感人的送别诗歌,人们不愿分离是一种目的,分别后各自奔波是另一种目的,后者便成为了前者的条件性限制。一物之自主性越强,这种选择性也就表现得越为明显,植物很难自我选择,动物可以进行低级的选择,人自主选择的自由度最高,但做出恰当取舍所可能引发的内在冲突也随之更大,也能更深刻地体现出一个人的境界与追求。

比如作为一个画家,梵高自然希望人们能够欣赏自己的作品,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画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太过于超前,但他终不愿改变自己以迎合世俗,艺术性的真理追求和商业性的名利追求,梵高选择了前者,选择了生前穷困潦倒,寂寂无闻,但也因此在身后获得了更为真实而长久的声誉。

目的性与条件性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人类需要永恒面对的一个矛盾,既然前面已经说过条件性的限制无法避免,有的理论便主张从目的性入手试图加以解决,比如佛教和叔本华都认为欲望和意志是人类痛苦的根源,需要加以根除和否定,其本质上便是要否定任何目的性,然而事实上否定目的性也便否定了精神,否定了生命,否定了人生中的种种美好。矛盾是用来克服解决而不是用来否定的,而且旧的矛盾解决随之便会有新的矛盾产生,正是矛盾的不断运动产生了万物,至少悲慨的美学意义便产生于“悲”与“慨”之间的矛盾运动中。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欲有所不能得,意有所不能平,故生悲慨

「二十四品新解|精神」明通暗尽,妄绝相清,出神入化斯为神品

「东方美学标准之清奇」神清气和,剖断如流,得其雅致高妙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悲慨产生于目的性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