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摄
赵继: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细数三大关键词,回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40年
陈志文:谈到改革开放40年,教育领域的发展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赵继:从教育上来讲,这40年来有几个关键词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关键词是“机会”。我年参加高考,年2月入学,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王凯扮演的角色有很多经历跟我相似。在十七八岁下乡当知青时,我根本不相信自己会有高考的机会,但心里总是有憧憬和不甘心。我来自教师家庭,受父母的影响,在当时获取知识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学习资源和条件。所以,当高考的机会到来时,我总算考上了。恢复高考,真的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陈志文:77级大学生有很多共性,其中一部分来自民办教员,还有一部分来自有良好教育环境的家庭。
赵继:这在当时算是一个有利条件吧,我也做过民办教员。“拼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标签。我们读大学时特别拼,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周末,晚上熄灯后还在水房里、路灯下背单词、记公式。在基础知识底子薄的情况下,一边补习中学的知识,一边学习大学的知识。我原来下乡当知青时,觉得最缺的就是机会。随着改革开放,机会越来越多了,做选择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了。我们这一代人,都特别地珍惜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
陈志文:77、78级的学生都有一种刻苦学习的劲头。
赵继:第二个关键词是“改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教育基础非常薄弱,老师需从农村抽调、教材十分短缺、图书馆缺少资料、实验室破旧不堪、教学体系不规范。在改革开放的这40年,教育界大事一件接一件,不断的进行改革和突破,一步步发展起来了。
说到“改革”。其中重要的就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极大地拓展了百姓子女上大学的机会。我上大学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概只有5%左右,而现在马上将达到50%,增长了10倍。我就读的是当时县里最好的中学,那时考上大学的学生是个位数,而现在考上C9院校的学生就有三位数。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已经主要不是考生能不能上大学的矛盾,而是想上好大学的愿望和优质教育资源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
陈志文:您为什么最后选择做教师?
赵继:缘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我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曾发誓,将来做啥职业都行,就是不做教师。当时我最想读的专业,第一是政治学,第二是建筑学,最后学了机械,但后来阴差阳错还是当了教师。当时有两个因素促使我做出了留校任教的选择:第一,百废待兴,国家召唤,事业需要;第二,教师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不再是我父母那代人的命运了。这次选择,也让我有机会真切地看到了这4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变化,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陈志文:这涉及到一个敏感的话题,高等教育质量到底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潘懋元先生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赵继:我的观点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在某些方面有所提升,但也面临着新问题。从人才培养质量上来讲,现在这些大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外语语言能力、知识的丰富程度以及基础知识的宽度都是很好的,但是其担当精神、抗压能力、耐力韧性与那一代人比有所欠缺,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他人的理解也发生了新变化。然而,无论如何,这一代大学生所具备的不保守、不迷信、敢于创新的时代特征,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有重要意义。
第三个关键词是“变化”。高等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