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赵楷,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自杀了。他26岁,性格坚韧,温柔而可爱,颇有诗才。研究生毕业后半年他遇到了一些难题,论文未能完成,工作也有些不顺,但在他人看来都是小问题。
就在这“小问题”马上解决的时刻,他突然离去。从社交媒体上的动态看来,他走得平常、轻松。他本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正因如此,熟悉他的人就更感到困惑:为什么?
带着这个谜题,我走进了微博“树洞”的自杀群体,试图找到社交媒体时代关于死亡和拯救的答案。
朋友之死
年4月12日中午12时05分,赵楷点赞了一条关于减肥的搞笑视频。
大约两个小时后,他走进了自家的卫生间,封死了所有的缝隙,点燃木炭,枕着衣服,在马桶边平静地躺了下来,等待狭小的空间里弥漫起足够浓度的一氧化碳。
种种迹象显示,突如其来的自杀,早就经过精细策划。胶带与木炭早已备好;头天晚上,他写下一些细碎的句子,“决定自然而然地来了”;当天上午11点,他在手机便签上写好了简短的遗言……自杀实施前,他在等待母亲出门上班,在等待的时间里刷了会儿微博,点赞了一条搞笑视频。
我试图想象赵楷生命最后的光景:一个寻常的休闲时刻,就像过去,他坐在宿舍里写一会儿论文,玩一会儿手机。
他不算活泼,也不至于沉静,偶尔会开点玩笑,漾起温暖的笑容。他从未袒露自己的心事,即便是对最亲近的同学、室友。
后来我才留意到,在他少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