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华美学助力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性转化创新
TUhjnbcbe - 2024/9/13 23:16: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nb.ifeng.com/a/20191105/7860025_0.shtml

图为皖南美丽乡村。

影像中国

制图:赵偲汝

核心阅读

无论是美的创造,还是美的接受、美的培育,在当今社会都面临着新变化、新要求。美学应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与要求,积极拓展新领域、研究新课题

美学研究当下的审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审美趣味,培育美的高尚的情操,以此带动社会文化健康发展

美学不只是提升自我修养、培育美好人格的为己之学,更是应人民之所需,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好生活的为人之学

美学要发展,离不开对现实的关怀;美学要创新,必须以问题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适逢新时代新征程,中华美学亟须再出发,紧跟时代步伐,面向当下现实,把握人们新的审美需求,探索和回答在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中出现的新课题。这是中华美学面临的新形势,也是发展中华美学的必然选择。

把握新的审美需求,引导积极审美趣味

美学的再出发首先要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人的审美活动,把握社会大众新的审美需求。审美是人的精神需要,它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人获得精神满足。这其中隐含着审美的多层次作用:培养人的审美创造能力,提升人的审美判断能力,使人在审美中受到教育,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完善。无论是美的创造,还是美的接受、美的培育,在当今社会都面临着新变化、新要求。美学应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与要求,积极拓展新领域、研究新课题。

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审美活动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畴,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审美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常态。在我国,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在上世纪末开始讨论,今天仍有必要深入研究,因为这一问题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对美学的深化非常关键。

一方面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审美活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充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是日常生活本身也在逐步审美化。人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都伴随着审美,普通人越来越自觉地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品位,享受生活的舒适与惬意。这就要求美学不能只停留在文学艺术领域,而要去探讨日常生活的审美问题。要研究怎样把人类创造的人文之美以及天造地设的自然之美引进人的生活,研究如何把日常体验提升为审美体验,引导大众的积极审美趣味,相应地,也应警惕过度追求享受带来的一系列生态和心态问题。

审美变得日常,并不意味着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减弱或降低。实际上,伴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人们对文艺作品质量、品位、风格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文学艺术进一步提高艺术和审美水平。生活审美和艺术审美相互推动、相互促进,这才是良性循环。美学就是要通过研究艺术审美和生活审美的互动关系,促进这种良性循环,进而推动美学自身的发展。

进行价值引领,是中华美学的责任担当

在文化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美学还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美学助力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性转化创新